一种在线脱气装置及脱气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00634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0 19:05
一种在线的脱气装置,包括:真空罐,其上开有进料口及出料口,进料口连接进料管并通过进料阀调整流量,出料口与出料管连通,所述的真空罐内设有螺旋提升机构,螺旋提升机构顶部为伞面,且在所述的真空罐侧壁上设置脱气薄膜片,真空罐的顶部设有视窗,其核心在于脱气过程中介质是通过流动中形成的薄膜进行脱气,脱气的效果可见,在线的脱气与储料在一个料罐中完成,因薄膜是在物料的流动过程中形成,不需要借助于运动的机构,不需要在真空罐之后再设定储料罐进行脱气完成后的储料。因此不会存在薄膜机构的磨损漏气。可以达到高速连续的脱气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液体介质或液固混合浆状介质的真空连续脱气。
技术介绍
真空脱气的目的在于在真空状态下去除介质中的空气,目前多采用罐内循环式的锚式搅拌或薄膜脱气(图1,图2),图1是通过锚式桨A在真空罐内搅拌,一般长时间的搅拌后均可达到较好的脱气,脱气后转移到储料罐供后道工序使用;图2采用脱气伞B进行脱气,当需要连续脱气时一般采用多级料罐串联方式,即前级料罐脱气后级料罐储料。当产量较大时就采用较大容积的料罐即可。而在线脱气是一种连续的脱气技术,这种技术不需要几级的脱气罐串联,可有效的提高脱气的效率,目前的在线脱气大多采用离心式的薄膜脱气(图3)或采用过滤式在线脱气(图4),其缺点在于机构较为复杂或脱气效率明显不够,同时其脱气过程看不到,脱气的效果如何只能在后道工序中的储料罐在确认。当脱气介质为易磨损的浆料时,对脱气机构的磨损也会加剧,脱气机构本身发生漏气,影响脱气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 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操作更简便的真空在线脱气装置及脱气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在线的脱气装置,包括:真空罐,其上开有进料口及出料口,进料口连接进料管并通过进料阀调整流量,出料口与出料管连通,所述的真空罐内设有螺旋提升机构,螺旋提升机构顶部为伞面,且在所述的真空罐侧壁上设置脱气薄膜片,真空罐的顶部设有视窗。所述的脱气薄膜片为由上向下依次排列的一组环状薄板,所述的一组环状薄板的内环面呈阶梯状逐渐变小。所述的脱气薄膜片为由上向下形成的螺旋环状薄板。使用上述在线脱气装置的脱气方法, ( )旋开进料阀,物料由进料口进入真空te ; (2)物料经脱气薄膜片,在脱气薄膜片上形成脱气薄膜,脱气效果可从视窗确认,如脱气效果不佳,则调小进料阀门的开度直至脱气效果达到标准许可; (3)确认脱气效果后的物料进入真空罐底部储料区后即可使用; (4)上述第3步中,如物料在真空罐中进行储料而后道工序无物料需求,则开启量并通过螺旋提升机构的伞面进一步脱气搅拌,保证罐内储存物料的挥发残存气体的去除并防止物料沉淀,当再次需要使用物料时开启出料口出料。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核心在于脱气过程中介质是通过流动中形成的薄膜进行脱气,脱气的效果可见,在线的脱气与储料在一个料罐中完成,因薄膜是在物料的流动过程中形成,不需要借助于运动的机构,因此不会存在薄膜机构的磨损漏气。可以达到高速连续的脱气需求。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专利技术现有技术示意图一; 图2是本专利技术现有技术示意图二 ; 图3是本专利技术现有技术示意图三; 图4是本专利技术现有技术示意图四; 图5是本专利技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5所示,一种在线的脱气装置,包括:真空罐1,其上开有进料口 11及出料口12,进料口 11连接进料管2并通过进料阀21调整流量,出料口 12与出料管3连通,所述的真空罐I内设有螺旋提升机构13,螺旋提升机构顶部为伞面131,且在所述的真空罐I侧壁上设置脱气薄膜片14,真空罐I的顶部设有视窗15。在实际使用中,所述的脱气薄膜片14可为由上向下依次排列的一组环状薄板,所述的一组环状薄板的内环面呈阶梯状逐渐变小,或为由上向下形成的螺旋环状薄板。使用上述在线脱气装置的脱气方法, (1)旋开进料阀21,物料由进料口11进入真空iil I ; (2)物料经脱气薄膜片14,在脱气薄膜片14上形成脱气薄膜,脱气效果可通过视窗15观察脱气效果; (3)真空罐(I)内的储存物料为经过确认的脱完气的可使用物料; (4)上述第(3)步中,储料区的物料因后道工序未出料而一直储存,则开启并通过螺旋提升机构13的伞面131进一步搅拌并循环脱气,确保物料的不发生沉淀或挥发出的气体进一步脱气,后道工序需要用料时开启出料口出料。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要点在于,1.流料片与提升薄膜伞均安装于储料罐的内部;2.提升薄膜伞是用来对储存物料存储过程中可以利用提升薄膜伞进一步脱气并防止物料沉淀;3.流料片的多少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的物料需要达到的脱气效果来设计数量的多少。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专利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在线的脱气装置,包括:真空罐(1),其上开有进料口(11)及出料口(12),进料口( 11)连接进料管(2 )并通过进料阀(21)调整流量,出料口( 12)与出料管(3)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罐(I)内设有螺旋提升机构(13),螺旋提升机构顶部为伞面(131),且在所述的真空罐(I)侧壁上设置脱气薄膜片(14),真空罐(I)的顶部设有视窗(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线的脱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气薄膜片(14)为由上向下依次排列的一组环状薄板,所述的一组环状薄板的内环面呈阶梯状逐渐变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线的脱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气薄膜片(14)为由上向下形成的螺旋环状薄板。4.使用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在线脱气装置的脱气方法,其特征在于: 旋开进料阀(21),物料由进料口( 11)进入真空iil (I); 物料经脱气薄膜片(14),在脱气薄膜片(14)上形成脱气薄膜,脱气效果可见; 真空罐(I)内的储存物料为经过确认的脱完气的可使用物料; 上述第(3)步中,真空罐(I)底部储存的物料脱气后未使用并处于存储状态时,启动螺旋提升机构(13)将物料提升到伞面(131)上进一步搅拌并脱气并防止存储物料的沉淀,并通过视窗(15)观察效果,如有输出物料需求,则开启出料口出料。全文摘要一种在线的脱气装置,包括真空罐,其上开有进料口及出料口,进料口连接进料管并通过进料阀调整流量,出料口与出料管连通,所述的真空罐内设有螺旋提升机构,螺旋提升机构顶部为伞面,且在所述的真空罐侧壁上设置脱气薄膜片,真空罐的顶部设有视窗,其核心在于脱气过程中介质是通过流动中形成的薄膜进行脱气,脱气的效果可见,在线的脱气与储料在一个料罐中完成,因薄膜是在物料的流动过程中形成,不需要借助于运动的机构,不需要在真空罐之后再设定储料罐进行脱气完成后的储料。因此不会存在薄膜机构的磨损漏气。可以达到高速连续的脱气需求。文档编号B01D19/00GK103191587SQ201310151989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7日专利技术者黄金仕, 常国成 申请人:厦门维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线的脱气装置,包括:真空罐(1),其上开有进料口(11)及出料口(12),进料口(11)连接进料管(2)并通过进料阀(21)调整流量,出料口(12)与出料管(3)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罐(1)内设有螺旋提升机构(13),螺旋提升机构顶部为伞面(131),且在所述的真空罐(1)侧壁上设置脱气薄膜片(14),真空罐(1)的顶部设有视窗(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金仕常国成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维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