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899538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0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主要由鲜叶拣剔、杀青、做形、初烘、摊凉、复烘、干茶拣剔等步骤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茶叶加工方法过程简单,无任何大型机械设备,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添加剂、辅助剂。同时采用多重烘茶的方法,与以往的只烘一次的方法相比,对茶叶所含的多种有益成分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茶生产领域。
技术介绍
茶叶作为一种饮料,从唐朝开始,流传到我国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地区,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了茶这种植物,最先利用了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如我国史籍所载,在未知饮茶前,“古人夏则饮水,冬则饮汤”,恒以温汤生水解渴。以茶为饮则改变了人们喝生水的陋习,较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至于茶在欧美一带,被认为“无疑是东方赐予西方的最好礼物”,“欧洲若无茶与咖啡之传入,饮酒必定更加无度”,“茶给人类的好处无法估计”,“我确信茶是人类的救主之一”,“是伟大的慰藉品”等等。世界各国饮茶及茶的生产和贸易,除朝鲜、日本以及中亚、西亚一带是唐朝前后就从中国传入者外,其他多是16世纪以后,特别是近200年以来才传入发展起来的。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因此较多的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绿茶是未经发酵的,中国产量最多,饮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茶。它的特点是汤清叶绿,营养丰富,可以防止疾病。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体为。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拣剔:挑选长椭园形或柳叶形茶树良种的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二叶初展的嫩黄绿色鲜叶,按品种、批次分类摊放,并拣剔;摊放和拣剔时间为4-8h,保证鲜叶面不带有雨水、露水等水分; (2)杀青:采用平口锅,保持锅内清洁光滑,每次的投叶量为100-150g,锅温保持120-1400C,抖炒3-4min,至叶色暗绿,叶质柔软,鲜叶减重20-25%时出锅; (3)做形:在杀青后降温度至60-70°C时,用抓、甩、压、捺等手法,将茶叶理顺、压扁和提毫,并同时抖开透气;直至茶叶外形符合要求;做形手势要轻,不能挤出叶汁;用理条机理条,并准备轻压棒,槽锅内应清洁光滑,每槽投叶量100-150g,槽锅温度先高后低维持在150-100°C,先抖炒1.5-2.0min,待芽叶基本成条手捏不粘时,将轻压棒投入槽内滚压0.5-1.0min后下机摊凉10_20min,散发水汽,茶叶减重35-40% ; (4)初烘:采用竹炕烘茶,炭火烘焙,无烟气无火舌,烘温先高后低,以三锅杀青叶为一-Ht.卜/、 (5)摊凉:初烘后摊凉1-1.5h,不宜摊得太厚,以3-5cm为宜; (6)复烘:仍采用竹炕烘茶,以初烘的2烘为一烘,开始烘温为70-80°C,以后逐次降低,最后降至50-55°C;每8-lOmin翻到一次,烘至茶叶含水量小于4%,手捻成粉时下烘;最后按各级茶叶的外形色泽要求,拣去黄片、蕉叶等杂质,即得所需产品。所述的初烘,第一烘温度为110_120°C,后3烘的温度逐次降低10°C ;第一烘时间3-4min,以后每烘延长时间l_2min ;换翻3_4次,烘至鲜叶减重70-75%时下烘。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茶叶加工方法过程简单,无任何大型机械设备,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添加剂、辅助剂。同时采用多重烘茶的方法,与以往的只烘一次的方法相比,对茶叶所含的多种有益成分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拣剔:挑选长椭园形或柳叶形茶树良种的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二叶初展的嫩黄绿色鲜叶,按品种、批次分类摊放,拣剔;摊放和拣剔时间为4-8h,保证鲜叶面不带有雨水、露水等水分; (2)杀青: 将鲜叶放入臭氧水中浸泡30-40 min,再将茶树叶从臭氧水中取出,进行低温真空干燥,温度控制在25-30°C,至茶叶含水率达到35-40% ;放入锅内进行锅炒杀青,锅底温度110-120°C,至叶面失去光泽,叶色由鲜绿变暗绿,叶质变柔软,青臭气消失,清香透露; 停放12小时后,采用平口锅进行二次杀青,保持锅内清洁光滑,每次的投叶量为150g,锅温保持120°C,抖炒3min,至叶色暗绿,叶质柔软,鲜叶减重25%时出锅; (3)做形:在杀青后降温度至60°C时,用抓、甩、压、捺等手法,将茶叶理顺、压扁和提毫,并同时抖开透气;直至茶叶外形符合要求;做形手势要轻,不能挤出叶汁;用理条机理条,并准备轻压棒,槽锅内应清洁光滑,每槽投叶量150g,槽锅温度先高后低维持在150-100°C,先抖炒2.0min,待芽叶基本成条手捏不粘时,将轻压棒投入槽内滚压1.0min后下机摊凉20min,散发水汽,茶叶减重35% ; (4)初烘:采用竹炕烘茶,炭火烘焙,无烟气无火舌,烘温先高后低,以三锅杀青叶为一烘;第一烘温度为110-120°C,后3烘的温度逐次降低10°C ;第一烘时间3min,以后每烘延长时间2min ;换翻3次,烘至鲜叶减重75%时下烘。(5)摊凉:初烘后摊凉lh,厚度为4cm ; (6)复烘:仍采用竹炕烘茶,以初烘的2烘为一烘,开始烘温为70°C,以后逐次降低,最后降至50°C ;每IOmin翻到一次,烘至茶叶含水量小于4%,手捻成粉时下烘;最后按各级茶叶的外形色泽要求,拣去黄片、蕉叶等杂质,即得所需产品。实施例2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拣剔:挑选长椭园形或柳叶形茶树良种的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二叶初展的嫩黄绿色鲜叶,按品种、批次分类摊放,拣剔;摊放和拣剔时间为4-8h,保证鲜叶面不带有雨水、露水等水分; (2)杀青:采用平口锅对萎凋的茶叶进行杀青,保持锅内清洁光滑,每次的投叶量为150g,锅温保持120°C,抖炒3min,至叶色暗绿,叶质柔软,鲜叶减重25%时出锅; (3)做形:在杀青后降温度至60°C时,用抓、甩、压、捺等手法,将茶叶理顺、压扁和提毫,并同时抖开透气;直至茶叶外形符合要求;做形手势要轻,不能挤出叶汁;用理条机理条,并准备轻压棒,槽锅内应清洁光滑,每槽投叶量150g,槽锅温度先高后低维持在150-100°C,先抖炒2.0min,待芽叶基本成条手捏不粘时,将轻压棒投入槽内滚压1.0min后下机摊凉20min,散发水汽,茶叶减重35% ; (4)初烘:采用竹炕烘茶,炭火烘焙,无烟气无火舌,烘温先高后低,以三锅杀青叶为一烘;第一烘温度为110-120°C,后3烘的温度逐次降低10°C ;第一烘时间3min,以后每烘延长时间2min ;换翻3次,烘至鲜叶减重75%时下烘。(5)摊凉:初烘后摊凉lh,厚度为4cm ; (6)复烘:仍采用竹炕烘茶,以初烘的2烘为一烘,开始烘温为70°C,以后逐次降低,最后降至50°C ;每IOmin翻到一次,烘至茶叶含水量小于4%,手捻成粉时下烘;最后按各级茶叶的外形色泽要求,拣去黄片、蕉叶等杂质,即得所需产品。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鲜叶拣剔:挑选长椭园形或柳叶形茶树良种的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二叶初展的嫩黄绿色鲜叶,按品种、批次分类摊放,拣剔;摊放和拣剔时间为4?8h,保证鲜叶面不带有雨水、露水等水分;(2)杀青:采用平口锅,保持锅内清洁光滑,每次的投叶量为100?150g,锅温保持120?140℃,抖炒3?4min,至叶色暗绿,叶质柔软,鲜叶减重20?25%时出锅;(3)做形:在杀青后降温度至60?70℃时,用抓、甩、压、捺等手法,将茶叶理顺、压扁和提毫,并同时抖开透气,至茶叶外形符合要求;做形手势要轻,不能挤出叶汁;用理条机理条,并准备轻压棒,槽锅内应清洁光滑,每槽投叶量100?150g,槽锅温度先高后低维持在150?100℃,先抖炒1.5?2.0min,待芽叶基本成条手捏不粘时,将轻压棒投入槽内滚压0.5?1.0min后下机摊凉10?20min,散发水汽,茶叶减重35?40%;(4)初烘:采用竹炕烘茶,炭火烘焙,无烟气无火舌,烘温先高后低,以三锅杀青叶为一烘;(5)摊凉:初烘后摊凉1?1.5h,不宜摊得太厚,以3?5cm为宜;(6)复烘:仍采用竹炕烘茶,以初烘的2烘为一烘,开始烘温为70?80℃,以后逐次降低,最后降至50?55℃;每8?10min翻到一次,烘至茶叶含水量小于4%,手捻成粉时下烘;最后按各级茶叶的外形色泽要求,拣去黄片、蕉叶等杂质,即得所需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剑虎
申请(专利权)人:郎溪县雪瓯茶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