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文桂专利>正文

一种单层茶叶连续揉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87217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6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层茶叶连续揉捻机,包括机架、揉捻装置、电机一和平行四边形机构;揉捻装置包括揉盘和揉捻芯,揉捻芯位于揉盘上方;平行四边形机构包括:传动机构、主动曲轴、从动曲轴、电机架;整个揉捻区间分为初揉缩区和揉捻区;揉盘固定不动,揉捻芯在电机一、平行四边形机构带动下做旋转和匀速平面圆周运动的复合运动;茶叶在揉盘一处边沿落入,被揉捻芯扫入初揉缩区,在初揉缩区内,松散的茶叶逐渐被粗搓揉紧;然后进入揉捻区,在揉捻区内,受到揉搓使其细胞破裂挤出茶汁,经揉盘中心的出料口出料。单层茶叶连续揉捻机是一种茶叶揉捻质量均一、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的制茶机械,可以满足茶叶加工流水线的要求,对操作者的文化素质要求不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层茶叶连续揉捻机
技术介绍
揉捻是茶叶初制加工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过程,它的好坏决定了成茶品质的优劣。目前,茶叶的揉捻原理基本相同,均是让杀青(或萎凋)叶团在由揉桶、压盖和揉盘组成的揉捻空间中利用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揉桶在揉盘上做匀速平行圆周运动,受到揉桶、压盖、揉盘、棱骨及叶团自身的多方向力的复合作用,使其沿各自叶片主脉揉搓成紧结圆浑的条索状,同时将叶细胞破碎,从而完成揉捻过程。揉捻机的结构也大同小异,由传动机构、副轴装置、揉盘装置和加压装置4个主要部分组成。电动机的动力通过减速装置和齿轮组传递到主轴上,驱动揉桶在布置有棱骨的揉盘上做旋转运动。揉捻过程中,压力调整通过丝杆和螺母的运动控制压盖的升降来实现。压盖的上、下浮动由弹簧控制。茶叶从揉桶的上方投入其中,揉捻完毕的茶叶从揉盘中央的出茶门排出。现有的自动揉捻机是在传统的筒盘结构揉捻机基础上将压盖的弹簧加压改为恒定的气动加压,用气缸经压盖对茶叶施压,而气缸压力的大小则由相应的电磁阀、换向阀和调压阀进行调节;对揉捻加压的力度和持续时间的控制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加料时,压盖的上升、开启及加料完成后的关闭和下降在机械结构上采用自驱动的立柱丝杆和螺旋槽导向结构,且动作的顺序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为了每次投入的杀青叶数量合理,采用了皮带称控制输送数量。为了将皮带称中的杀青叶准确的投入揉桶中,不使其外漏,采用了接近传感器并带有磁制动的主动力装置技术;揉捻结束为实现自动出叶,采用了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的气动回转气缸及带有机械放大装置的自动出茶门。由上述工作原理和结构可以得出传统揉捻机存在以下问题:(I)揉捻质量不稳定:目前,桶盘结构的揉捻机以 单机揉捻为主,投叶无计量装置,揉捻无计时装置,加压的时机和加压时间无机电控制,完全靠人工操作、判断,随意性很大。虽是同批杀青叶,但揉捻质量各有差异,导致成品茶质量参差不齐。(2)效率不高:桶盘结构的揉捻机,其上料、调整压力和下料均靠人工操作,效率较低。同时,桶盘结构的揉捻机是间歇工作,只能一桶一桶的揉捻,很难实现揉捻工序的连续化,工效低,揉桶透气性不好,容易形成闷揉,茶叶容易结团,揉捻后需要增加一道工序-解块工序。(3)不能适应流水线、自动化生产。从上述的叙述中可以得出自动揉捻机存在以下问题:(I)整套设备控制系统的高科技含量很高,设备机体庞大,从而成本也相应的提高;(2)整套操作、控制系统很复杂,对操作人员的文化素质要求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茶叶揉捻质量均一、可实现连续化生产、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的单层茶叶连续揉捻机。—种单层茶叶连续揉捻机,包括机架、揉捻装置、电机一和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的揉捻装置包括揉盘和揉捻芯,揉捻芯位于揉盘上方;所述的平行四边形机构包括:传动机构、主动曲轴、从动曲轴、电机架;所述的揉盘是一个平底圆盘,揉盘上铺设揉板,揉板上面有均匀分布凸起花纹;中心开有一个圆孔,做出料口。所述的揉捻芯由一个圆锥和一个倒置的圆锥台构成,上部是圆锥,底部是倒置的圆锥台;揉捻芯底部上设有螺旋导叶筋,螺旋导叶筋伸出圆锥面一段圆弧,做进料口 ;揉捻芯中心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上设有法兰。所述的揉捻芯底部圆锥台锥面和揉盘构成初揉缩区,由于圆锥台倒放,使进料口的空间较大,向内空间逐步缩小;茶叶在初揉缩区内,受到螺旋导叶筋、凸起花纹和圆锥斜面、揉板壁的揉搓,使松散的茶叶逐渐粗搓揉紧,缩小茶叶体积。所述的揉捻芯底部圆锥台底平面和揉盘构成揉捻区,茶叶在揉捻区内,受到螺旋导叶筋、凸起花纹和圆锥台底平面、揉板壁的揉搓,使其细胞破裂挤出茶汁,之后完成揉捻过程,经揉盘中心的出料口出料。揉盘固定在机架上,传动机构、主动曲轴、从动曲轴安装在揉盘上,电机架通过主动曲轴、从动曲轴与揉盘活动连接;揉抢芯与电机一联接,电机一安装在电机架上;揉盘固定不动,揉捻芯在电机一、平行四边形机构带动下做旋转和匀速平面圆周运动的复合运动。本技术单层连续揉捻机的整个揉捻区间分为初揉缩区和揉捻区;揉盘固定不动,揉捻芯在电机一、平行四边形机构带动下做旋转和匀速平面圆周运动的复合运动;茶叶从杀青机出来,在揉盘一处边沿落入,在揉捻芯的作用下,茶叶被扫入由揉捻芯底部圆锥台锥面和揉盘构成的初揉缩区,茶叶在初揉缩区内,受到螺旋导叶筋、凸起花纹和圆锥斜面、揉板壁的揉搓,使松散的茶叶逐渐粗搓揉紧,缩小茶叶体积;然后进入由揉捻芯底部圆锥台底平面和揉盘构成的揉捻区,茶叶在揉捻区内,受到螺旋导叶筋、凸起花纹和圆锥台底平面、揉板壁的揉搓,使其细胞破裂挤出茶汁,之后完成揉捻过程,经揉盘中心的出料口出料。使用完毕,可以拆下揉捻芯,对揉盘、揉捻芯进行清洗。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所述单层茶叶连续揉捻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揉捻芯的主视图,图3为揉捻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参照图1,一种单层茶叶连续揉捻机,包括机架1、揉捻装置2、电机一 3和平行四边形机构4 ;所述的揉捻装置2包括:揉盘5和揉捻芯6,揉捻芯6位于揉盘5上方;所述的平行四边形机构4包括:传动机构7、主动曲轴8、从动曲轴9、电机架10 ; 所述的揉盘5是一个平底圆盘,底部做成花盘形,揉盘5上铺设揉板11,揉板11上面有均匀分布凸起花纹,设置凸起花纹是为增加摩擦阻力,使揉捻更充分;揉盘5中心开有一个圆孔,做出料口 12。参照图2、图3,所述的揉捻芯6由一个圆锥13和一个倒置的圆锥台14构成,上部是圆锥13,底部是倒置的圆锥台14 ;揉捻芯底部上设有螺旋导叶筋15,螺旋导叶筋15伸出圆锥面一段圆弧,做进料口 16 ;揉捻芯6中心设有传动轴17,传动轴上设有法兰18。所述的揉捻芯6底部圆锥台锥面19和揉盘5构成初揉缩区20,由于圆锥台14倒放、进料口 16的空间较大,向内空间逐步缩小;茶叶在初揉缩区20内,受到螺旋导叶筋15、凸起花纹和圆锥锥面19、揉板11壁的揉搓,使松散的茶叶逐渐粗搓揉紧,缩小茶叶体积。所述的揉捻芯6底部圆锥台底平面21和揉盘构成揉捻区22,茶叶在揉捻区22内,受到螺旋导叶筋15、凸起花纹和圆锥台底平面21、揉板11壁的揉搓,使其细胞破裂挤出茶汁,之后完成揉捻过程,经揉盘中心的出料口 12出料。揉盘5固定在机架I上,传动机构7、主动曲轴8、从动曲轴9安装在揉盘5上,电机架10通过主动曲轴8、从动曲轴9与揉盘5活动连接;揉捻芯传动轴法兰18与电机一 3联接,电机一 3安装在电机架10上。揉盘5固定不动,揉捻芯6在电机一 3、平行四边形机构4带动下做旋转和匀速平面圆周运动的复合运动。本技术单层连续揉捻机的整个揉捻区间分为初揉缩区20和揉捻区22 ;揉盘5固定不动,揉捻芯6在电机一 3、平行四边形机构4带动下做旋转和匀速平面圆周运动的复合运动;茶叶从杀青机出来,在揉盘5—处边沿落入,在揉捻芯6的作用下,茶叶被扫入由揉捻芯6底部圆锥台锥面19和揉板11构成的初揉缩区,茶叶在初揉缩区20内,受到螺旋导叶筋15、凸起花纹和圆锥台锥面19、揉板11壁的揉搓,使松散的茶叶逐渐粗搓揉紧,缩小茶叶体积。然后进入由揉捻芯6底部圆锥台底平面21和揉板11构成的揉捻区22,茶叶在揉捻区22内,受到螺旋导叶筋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层茶叶连续揉捻机,包括:机架、揉捻装置、电机一和平行四边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揉捻装置包括揉盘和揉捻芯,揉捻芯位于揉盘上方;?所述的平行四边形机构包括:传动机构、主动曲轴、从动曲轴、电机架;?所述的揉盘是一个平底圆盘,揉盘上设有揉板,揉板上面有均匀分布凸起花纹;中心开有一个圆孔,做出料口;?所述的揉捻芯由一个圆锥和一个倒置的圆锥台构成,上部是圆锥,底部是倒置的圆锥台;揉捻芯底部上设有螺旋导叶筋,螺旋导叶筋伸出圆锥面一段圆弧,做进料口;揉捻芯中心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上设有法兰;?揉盘固定在机架上,传动机构、主动曲轴、从动曲轴安装在揉盘上,电机架通过主动曲轴、从动曲轴与揉盘活动连接;揉捻芯与电机一联接,电机一安装在电机架上;揉盘固定不动,揉捻芯在电机一、平行四边形机构带动下做旋转和匀速平面圆周运动的复合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桂马文中
申请(专利权)人:马文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