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排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96793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9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排油装置,包括有电解液池、废油瓶,蠕动泵及无膜电极,电解液池、蠕动泵及废油瓶通过排油管串接在一起,所述的无膜电极设置于电解液池内与电解液池相连通,与电解液池相连的排油管通往无膜电极内腔,无膜电极还与控制电路相连以控制控制电路的动作,控制电路又控制蠕动泵的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排油装置,针对变压器油可与卡尔·费休电解液分离的特点,采用能够自动分离油品和电解液的电解电极。当分离的样品富集到一定程度时,自动启动排油装置,自动抽取分离出来的油品,使分析能够连续进行,免去了拆附件、手动抽取废油的麻烦,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配合变压器油水分分析仪使用的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自动排油装置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最重要、造价最高的设备,变压器油作为变压器绝缘介质,其状态好坏直接影响变压器的绝缘水平,而水分是伴随变压器油和纸的存在而存在的。水分在油中与绝缘纸中为一个平衡状态,油中水分对绝缘介质的电性能和理化性能均有很大的危害性,其最主要影响是使纸绝缘遭到永久性的破坏。因此测量变压器油中水分,通过控制变压器油中水分含量,能够及时掌握变压器的绝缘状态,避免变压器恶性事故发生,提高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目前测定变压器油中的水分含量应用最广泛的是库仑法,其弊端如下:①试验准备工作繁琐:更换电解液时需要试验人员拆除干燥管、电解电极、测量电极、进样垫等附件,再手工添加电解液,对各附件涂高真空硅脂密封,安装完成后需经过较长时间的等待直至电解液达到平衡终点。②工作效率低:排出废油需拆除排油孔的密封件,再用针筒抽掉电解液上层的油品,每次破坏电解池的密封状态后,都需经过较长时间的等待直至电解液达到平衡终点才可继续试验。③对人体有害:电解液中含有少量吡啶,即使是在通风橱内更换电解液或抽取电解液上层的废油,依然不可避免吸入少量吡啶,危害试验人员健康。吡啶是一种易挥发、有强烈刺激性、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的有毒物质,长期吸入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可导致肝肾损害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实现自动排油,以简化目前变压器油水分测试过程中更换电解液、排出废油的繁琐操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能够大大降低试验人员与电解液中有毒物质的直接接触时间,提高劳动防护水平的自动排油装置。一种自动排油装置,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有电解液池、废油瓶,蠕动泵及无膜电极,电解液池、蠕动泵及废油瓶通过排油管串接在一起,所述的无膜电极设置于电解液池内与电解液池相连通,与电解液池相连的排油管通往无膜电极内腔,无膜电极还与控制电路相连以控制控制电路的动作,控制电路又控制蠕动泵的动作。这种结构的自动排油装置,在试验时可利用本专利技术的电解液池替代现有技术中的变压器油水分分析仪中滴定池。这样当进行试验时,根据变压器油可与卡尔.费休电解液分离的特点,将无膜电极与电解液池设计为互相连通,所以电解液池内的乳浊液(电解液与变压器油的混合液)在搅拌装置的搅拌作用下,会与无膜电极内的液体交流,并且在搅拌过程中所产生的小漩涡的作用下,不断将乳浊液内的油滴富集到无膜电极内。因为油的密度比电解液的密度小且互不相溶,所以相对静止的无膜电极内的乳浊液中的小油滴相互结合,漂浮于电解液层的上部并自然分层。因为变压器油是绝缘的,当油层达到一定厚度触碰到无膜电极内的一对钼金触头时,触头间的电压高于设定值,通过控制电路自动启动蠕动泵动作以将油层抽薄,直至电压值恢复正常,即钼金电极间恢复导通,此时触头间的介质恢复为电解液。在电解液池设置有用于搅拌电解液的搅拌装置。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有由测量用的无膜电极及电阻构成分压电路、交直流转换电路,电压放大电路,压频转换器及单片机,单片机输出给蠕动泵,分压电路、交换直接转换电路、电压放大电路、压频转换器、单片机及蠕动泵依次连接,在分压电路中相连有正弦波发生器以将正弦波加到分压电路上。正弦波发生器产生正弦波,正弦波加在测量电极与一电阻组成的分压电路上,将测量电极上交流电压经过真有效值转换电路转换成直流电压,经过放大器进入到压频转换器,变成频率信号,由单片机进行频率测量,进而测量电极上的电压.测量电极上的电压与测量电极导电性相关,试剂是导电的,而油的导电性很差,当测量电极浸入油层时,由于导电性差,测量电极上的电压超过了程序设定的抽油启动电压,这时仪器自动控制蠕动泵将油品泵出,直到测量电极浸入试剂中时,测量电极上的电压低于程序设定的抽油启动电压,停止蠕动泵。所述的单片机与蠕动泵之间还连接有步进电机,由步进电机控制蠕动泵的动作。综上所述的,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如下优点:本技术的自动排油装置,针对变压器油可与卡尔 费休电解液分离的特点,采用能够自动分离油品和电解液的电解电极。当分离的样品富集到一定程度时,自动启动排油装置,自动抽取分离出来的油品,使分析能够连续进行,免去了拆附件、手动抽取废油的麻烦,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排油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排油装置的电路示意图。标号说明I电解液池2废油瓶3蠕动泵4无膜电机5排油管6压频转换器7单片机8正弦波发生器9步进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自动排油装置,包括有电解液池1、废油瓶2,蠕动泵3及无膜电极4,电解液池、蠕动泵及废油瓶通过排油管5串接在一起,所述的无膜电极设置于电解液池内与电解液池相连通,与电解液池相连的排油管通往无膜电极内腔,无膜电极还与控制电路相连以控制控制电路的动作,控制电路又控制蠕动泵的动作,在电解液池设置有用于搅拌电解液的搅拌装置。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有由测量用的无膜电极及电阻构成分压电路、交直流转换电路,电压放大电路,压频转换器6及单片机7,单片机输出给蠕动泵,分压电路、交换直接转换电路、电压放大电路、压频转换器、单片机及蠕动泵依次连接,在分压电路中相连有正弦波发生器8以将正弦波加到分压电路上。所述的单片机与蠕动泵之间还连接有步进电机,由步进电机控制蠕动泵的动作。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解液池、废油瓶,蠕动泵及无膜电极,电解液池、蠕动泵及废油瓶通过排油管串接在一起,所述的无膜电极设置于电解液池内与电解液池相连通,与电解液池相连的排油管通往无膜电极内腔,无膜电极还与控制电路相连以控制控制电路的动作,控制电路又控制蠕动泵的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电解液池设置有用于搅拌电解液的搅拌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有由测量用的无膜电极及电阻构成分压电路、交直流转换电路,电压放大电路,压频转换器及单片机,单片机输出给蠕动泵,分压电路、交换直接转换电路、电压放大电路、压频转换器、单片机及蠕动泵依次连接,在分压电路中相连有正弦波发生器以将正弦波加到分压电路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片机与蠕动泵之间还连接有步进电机。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排油装置,包括有电解液池、废油瓶,蠕动泵及无膜电极,电解液池、蠕动泵及废油瓶通过排油管串接在一起,所述的无膜电极设置于电解液池内与电解液池相连通,与电解液池相连的排油管通往无膜电极内腔,无膜电极还与控制电路相连以控制控制电路的动作,控制电路又控制蠕动泵的动作。本技术的自动排油装置,针对变压器油可与卡尔·费休电解液分离的特点,采用能够自动分离油品和电解液的电解电极。当分离的样品富集到一定程度时,自动启动排油装置,自动抽取分离出来的油品,使分析能够连续进行,免去了拆附件、手动抽取废油的麻烦,提高了工作效率。文档编号G01N27/28GK203037613SQ201320019449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5日 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解液池、废油瓶,蠕动泵及无膜电极,电解液池、蠕动泵及废油瓶通过排油管串接在一起,所述的无膜电极设置于电解液池内与电解液池相连通,与电解液池相连的排油管通往无膜电极内腔,无膜电极还与控制电路相连以控制控制电路的动作,控制电路又控制蠕动泵的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海泳李利贤何莉敏郑瑜吴簪麟马国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电业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