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面排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给排水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路面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在城市道路建设中,给排水工程是一项重要工程,其对道路交通通畅、安全性有着很大的影响。道路为了便于排水,一般采用中间高、两侧低的结构。雨天时,落在路面上的雨水将排至道路两边,透过排水井盖,进入排水道中。路边的排水井盖,用的比较多的一种结构是圆形排水井盖,井盖上有条形的透水孔,如图11所示。这种井盖结构简单,抗压能力好,排水速度快,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对于当前这种排水井盖,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这种排水井盖由于需要兼顾排水速度,因此排水孔相对较大。在突遇暴雨时,短时间内降水量大,路面上的杂物容易顺着雨水穿过排水孔流入排水道中,造成排水道的阻塞;而疏通排水道则需要大量的人力协同工作,而且需要等到雨停后才可以进行;其次,在天气炎热时,排水道中的异味会通过排水孔逸出,影响周围空气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排水装置,可应用于当前的排水井盖上,避免杂物进入到排水道中,且具有防臭功能。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路面排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路面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地固定在排水井盖(1)下方井壁(6)上的阻挡盖(4),阻挡盖(4)底部开设有底通孔(17),底通孔(17)下方活动式装配有活动盖(5),活动盖(5)的外径大于底通孔(17)的直径,且活动盖(5)可在轴向上沿靠近或远离阻挡盖(4)的方向运动;所述的活动盖(5)上开设有透水缝(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面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地固定在排水井盖(1)下方井壁(6)上的阻挡盖(4),阻挡盖(4)底部开设有底通孔(17),底通孔(17)下方活动式装配有活动盖(5),活动盖(5)的外径大于底通孔(17)的直径,且活动盖(5)可在轴向上沿靠近或远离阻挡盖(4)的方向运动;所述的活动盖(5)上开设有透水缝(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挡盖(4)为漏斗形结构,在阻挡盖(4)的小端上设置有卡圈(16),所述的底通孔(17)即为卡圈(16)的中心孔;在阻挡盖(4)的大端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橡胶圈(1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壁(6)上设置有卡台(9),卡台(9)上设置有横截面呈T形结构的卡槽(18),卡槽(18)穿透卡台(9)顶面;所述的阻挡盖(4)的侧壁上设置有L形的支柱(40),在支柱(40)端部设置有滑块(4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盖(5)为半球面形结构,活动盖(5)的圆周上设置有一圈卡沿(1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井盖(1)的下方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包括环形的顶架(2),顶架(2)中沿直径方向设置有横杆(15),横杆(15)上设置有固定杆(11),所述的活动盖(5)通过伸缩杆(12)与固定杆(11)可拆卸式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路面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杆(12)包括上段杆(23)和下段杆(28),上段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