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华专利>正文

环保免动力涡轮发电型通风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4449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8 01:02
环保免动力涡轮发电型通风器,由蓄电池(10)、微型充放电控制器(9)、涡轮体(6)构成,涡轮体(6)下端设置一基座(4),基座(4)下方设置一防水基板(7),涡轮体(6)上设有涡轮片(5),其涡轮体(6)与基座(4)之间设置一叶片固定框(3)、一永磁体(2)、一线圈(1),涡轮体(6)的一端通过导线(8)与微型充放电控制器(9)相连,微型充放电控制器(9)的另一端与蓄电池(10)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使得能源被循环利用了,绿色环保,另外本装置有维修,坚固耐用,防腐蚀,防漏水,高灵敏度,无噪音,防尘,重量轻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风器领域和微发电机领域,也涉及环保节能新能源领域,是一种新的环保免动力涡轮发电型通风器。技术背景: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低碳生产已是当社会的主流,作为无需电力,无噪音,免动力涡轮风机,正在顺应了此主流而生,它具有如下优点:免维修、坚固耐用,防腐蚀,防水止漏,灵敏度高,无噪音,防尘,重量轻,可增强光线,效果明显,节能环保,适用广泛,安装简便,零件可拆换,但从其结构原理上看,它是根据空气向上聚集的特征和流体热力学原理,这样的机构的产品唯一的弊端在于,能源无法做到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将涡轮风叶旋转的动能转化为电能,而提供一种既具备原有免动力涡轮风机的所有功能和优点,又能将原本被浪费的能量转换为电能并存储起来,以供照明的免动力涡轮发电型通风器。本技术主要特点在于:由蓄电池、微型充放电控制器、涡轮体构成,涡轮体下端设置一基座,基座下方设置一防水基板,涡轮体上设有涡轮片,其涡轮体与基座之间设置一叶片固定框、一永磁体、一线圈,涡轮体的一端通过导线与微型充放电控制器相连,微型充放电控制器的另一端与蓄电池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使得能源被循环利用了,绿色环保,另外本装置有维修,坚固耐用,防腐蚀,防漏水,高灵敏度,无噪音,防尘,重量轻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产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产品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在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环保免动力涡轮发电型通风器,由蓄电池10、微型充放电控制器9、涡轮体6构成,涡轮体6下端设置一基座4,基座4下方设置一防水基板7,涡轮体6上设有涡轮片5,其涡轮体6与基座4之间设置一叶片固定框3、一永磁体2、一线圈1,涡轮体6的一端通过导线8与微型充放电控制器9相连,微型充放电控制器9的另一端与蓄电池10相连。在旋转涡轮体6底部的叶片圆形固定框架内沿,与圆形基座4对应接叠处,不连续的安装有若干高强永磁体2,各永磁体极性同向位,对此对应,在圆形基座4外沿不连续的安装有若干线圈1,使得高强度永磁体2与线圈I呈“品”字排列,各线圈两极线分别依次与微型充放电控制器9,蓄电池10输入端相连,微型充放电控制器9的输出端口与电器(照明节能灯管等)相连。权利要求1.环保免动力涡轮发电型通风器,由蓄电池(10)、微型充放电控制器(9)、涡轮体(6)构成,其特征在于:涡轮体(6)下端设置一基座(4),基座(4)下方设置一防水基板(7),涡轮体(6)上设有涡轮片(5),其涡轮体(6)与基座(4)之间设置一叶片固定框(3)、一永磁体(2)、一线圈(1),涡轮体(6)的一端通过导线(8)与微型充放电控制器(9)相连,微型充放电控制器(9)的另一端与蓄电池(10)相连。专利摘要环保免动力涡轮发电型通风器,由蓄电池(10)、微型充放电控制器(9)、涡轮体(6)构成,涡轮体(6)下端设置一基座(4),基座(4)下方设置一防水基板(7),涡轮体(6)上设有涡轮片(5),其涡轮体(6)与基座(4)之间设置一叶片固定框(3)、一永磁体(2)、一线圈(1),涡轮体(6)的一端通过导线(8)与微型充放电控制器(9)相连,微型充放电控制器(9)的另一端与蓄电池(10)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使得能源被循环利用了,绿色环保,另外本装置有维修,坚固耐用,防腐蚀,防漏水,高灵敏度,无噪音,防尘,重量轻的优点。文档编号H02J7/32GK203035270SQ20122075170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1日专利技术者李华 申请人:李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环保免动力涡轮发电型通风器,由蓄电池(10)、微型充放电控制器(9)、涡轮体(6)构成,其特征在于:涡轮体(6)下端设置一基座(4),基座(4)下方设置一防水基板(7),涡轮体(6)上设有涡轮片(5),其涡轮体(6)与基座(4)之间设置一叶片固定框(3)、一永磁体(2)、一线圈(1),涡轮体(6)的一端通过导线(8)与微型充放电控制器(9)相连,微型充放电控制器(9)的另一端与蓄电池(10)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李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