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蒸发器溶剂二次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89195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6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蒸发器溶剂二次回收装置,包括溶剂回收器和废气过滤装置。所述的溶剂回收器为夹层的容器,在内层的顶部设有密闭盖,在一侧的中下部位设有出液阀,在出液阀水平下装有与回收溶剂相同的溶剂。在密闭盖上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的管口浸入溶剂中。溶剂回收器的外层为密封式结构,一侧下方设有夹层进水口,另一侧上方设有夹层出水口。所述的废气过滤装置内部装有颗粒状活性炭吸附剂,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的溶剂回收器的出气管与废气过滤装置的进气口用胶管连接。在旋转蒸发器与真空泵之间增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后,较现有旋转蒸发器的溶剂回收率提高了30%以上,溶剂的刺鼻气味也基本消失。(*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有机溶剂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溶剂再次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行业蒸发操作是非常普遍的。旋转蒸发器是实验室广泛应用的一种蒸发仪器,适用于回流操作、大量溶剂的快速蒸发、微量组分的浓缩和需要搅拌的反应过程等。旋转蒸发器的工作是真空浓缩、减压蒸馏的过程,现有旋转蒸发器的装置经常因真空泵抽速过快,溶剂不能彻底回收,导致一方面溶剂损失较大,另一方面化学试剂通过加热蒸馏时产生的刺鼻废气扩散出来,对实验室环境及实验人员的健康会产生很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旋转蒸发器溶剂二次回收装置,以降低使用旋转蒸发器的溶剂损耗,减少溶剂对环境的污染。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的旋转蒸发器溶剂二次回收装置,包括溶剂回收器和废气过滤装置,该回收装置设在旋转蒸发器与真空泵之间。所述的溶剂回收器是底部与周边为夹层的容器,在溶剂回收器内层的顶部设有密闭盖,在溶剂回收器内层一侧的中下部位设有出液阀,在溶剂回收器内层内出液阀水平下装有与回收溶剂相同的溶剂;所述的密闭盖上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的管口浸入溶剂中,出气管的管口尽可能缩短;溶剂回收器的外层为密封式结构,溶剂回收器的外层一侧下方设有夹层进水口,另一侧上方设有夹层出水口。所述的废气过滤装置内部装有颗粒状活性炭吸附剂,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的溶剂回收器的出气管与废气过滤装置的进气口用胶管连接。使用时,将溶剂回收器的进气管与旋转蒸发器的出气口用胶管连接,将废气过滤装置的出气口与真空泵抽气口用胶管连接,将溶剂回收器的夹层进水口与真空泵循环水出口用胶管连接,将溶剂回收器的夹层出水口与旋转蒸发器冷凝器的冷却水入口用胶管连接,将旋转蒸发器冷凝器的冷却水出口与真空泵循环水入口用胶管连接。工作时,因真空泵抽速过快导致旋转蒸发器冷凝管中没有被冷却成液体回收到收集瓶中的部分气态溶剂被从冷凝管抽出,经胶管、进气管到溶剂回收器的溶剂中,此时气态溶剂进入溶剂后,冷却成为液态溶剂被二次回收;在抽真空中产生的刺鼻废气,经溶剂回收器的出气管通往废气过滤装置的进气口,经过废气过滤装置内部的活性炭吸附,经废气过滤装置的出气口通往真空泵的气体中的溶剂气味基本消失。当溶剂回收较多时,打开出液阀放出回收溶剂,释放回收溶剂可以不停机操作。在旋转蒸发器与真空泵之间设置本技术的旋转蒸发器溶剂二次回收装置后,较现有旋转蒸发器的溶剂回收率提高了 30%以上,降低了使用旋转蒸发器的溶剂消耗量;溶剂的刺鼻气味基本消失,净化了实验室的工作环境,减少了对实验人员的健康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与旋转蒸发器及过真空泵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中:1、溶剂回收器,2、废气过滤装置,3、溶剂回收器内层,4、密闭盖,5、出液阀,6、溶剂,7、进气管,8、出气管,9、夹层进水口,10、夹层出水口,11、吸附剂,12、进气口,13、出气口,14、胶管,15、旋转蒸发器,16、真空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旋转蒸发器溶剂二次回收装置,包括溶剂回收器I和废气过滤装置2,设置在旋转蒸发器与真空泵之间。溶剂回收器I是底部与周边为夹层的容器,在溶剂回收器内层3的顶部设有密闭盖4,在溶剂回收器内层3 —侧的中下部位设有出液阀5,在溶剂回收器内层3内出液阀5水平下装有溶剂6。所述的密闭盖4上设有进气管7和出气管8,进气管7的管口浸入溶剂6中,出气管8的管口尽可能缩短。溶剂回收器I的外层为密封式结构,溶剂回收器I的外层一侧下方设有夹层进水口 9,另一侧上方设有夹层出水口 10。废气过滤装置2内部装有活性炭吸附剂11,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 12和出气Π 13。如图2所示,溶剂回收器I的出气管8与废气过滤装置2的进气口 12用胶管14连接;溶剂回收器I的进气管7与旋转蒸发器15的出气口用胶管14连接;废气过滤装置2的出气口 13与真空泵16的抽气口用胶管14连接;溶剂回收器I的夹层进水口 9与真空泵16的循环水出口用胶管14连接;溶剂回收器I的夹层出水口 10与旋转蒸发器15冷凝器的冷却水入口用胶管14连接;旋转蒸发器15冷凝器的冷却水出口与真空泵16的循环水入口用胶管14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蒸发器溶剂二次回收装置,包括溶剂回收器(I)和废气过滤装置(2),该回收装置设在旋转蒸发器与真空泵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回收器(I)是底部与周边为夹层的容器,在溶剂回收器内层(3)的顶部设有密闭盖(4),在溶剂回收器内层(3)—侧的中下部位设有出液阀(5),在溶剂回收器内层(3)内出液阀(5)水平下装有与回收溶剂相同的溶剂(6);所述的密闭盖(4)上设有进气管(7)和出气管(8),进气管(7)的管口浸入溶剂(6)中;所述的溶剂回收器(I)的外层为密封式结构,溶剂回收器(I)的外层一侧下方设有夹层进水口(9),另一侧上方设有夹层出水口(10);所述的废气过滤装置(2)内部装有废气吸附剂(11),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12)和出气口(13);所述的溶剂回收器(I)的出气管(8)与废气过滤装置(2)的进气口(12)用胶管(1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蒸发器溶剂二次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剂(11)为颗粒状活性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蒸发器溶剂二次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回收器的进气管(7)与旋转蒸发器(15)的出气口用胶管(1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蒸发器溶剂二次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气过滤装置(2)的出气口(13)与真空泵(16)的抽气口用胶管(14)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蒸发器溶剂二次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回收器的夹层进水口(9)与真空泵(16)的循环水出口用胶管(14)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蒸发器溶剂二次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回收器的夹层出水口(10)与旋转蒸发器(15)冷凝器的冷却水入口用胶管(14)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蒸发器溶剂二次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蒸发器(15)冷凝器的冷却水出口与真空泵(16)的循环水入口用胶管(14)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蒸发器溶剂二次回收装置,包括溶剂回收器和废气过滤装置。所述的溶剂回收器为夹层的容器,在内层的顶部设有密闭盖,在一侧的中下部位设有出液阀,在出液阀水平下装有与回收溶剂相同的溶剂。在密闭盖上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的管口浸入溶剂中。溶剂回收器的外层为密封式结构,一侧下方设有夹层进水口,另一侧上方设有夹层出水口。所述的废气过滤装置内部装有颗粒状活性炭吸附剂,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的溶剂回收器的出气管与废气过滤装置的进气口用胶管连接。在旋转蒸发器与真空泵之间增设本技术后,较现有旋转蒸发器的溶剂回收率提高了30%以上,溶剂的刺鼻气味也基本消失。文档编号B01D1/30GK203030015SQ20132001262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1日专利技术者高忠东, 许光映, 胡晓军, 李群 申请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蒸发器溶剂二次回收装置,包括溶剂回收器(1)和废气过滤装置(2),该回收装置设在旋转蒸发器与真空泵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回收器(1)是底部与周边为夹层的容器,在溶剂回收器内层(3)的顶部设有密闭盖(4),在溶剂回收器内层(3)一侧的中下部位设有出液阀(5),在溶剂回收器内层(3)内出液阀(5)水平下装有与回收溶剂相同的溶剂(6);所述的密闭盖(4)上设有进气管(7)和出气管(8),进气管(7)的管口浸入溶剂(6)中;所述的溶剂回收器(1)的外层为密封式结构,溶剂回收器(1)的外层一侧下方设有夹层进水口(9),另一侧上方设有夹层出水口(10);所述的废气过滤装置(2)内部装有废气吸附剂(11),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12)和出气口(13);所述的溶剂回收器(1)的出气管(8)与废气过滤装置(2)的进气口(12)用胶管(1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忠东许光映胡晓军李群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