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诊断装置以及X射线诊断用的支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85633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5 02:03
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诊断装置具备数据收集单元以及数据处理单元。数据收集单元通过从多个方向向插入了设有多个标识器的支架的被检体曝射X射线而从所述被检体收集与所述多个方向对应的X射线投影数据。数据处理单元根据由对所述X射线投影数据进行的第1图像重构处理生成的第1三维图像数据求出所述多个标识器中的至少1个标识器的空间位置,通过对所述X射线投影数据进行的第2图像重构处理生成第2三维图像数据,所述第2图像重构处理伴随着使用了所述X射线投影数据的对投影面的所述标识器的空间位置的投影位置和根据所述X射线投影数据求出的对应的标识器的二维位置之间的移位量的修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χ射线诊断装置以及X射线诊断用的支架。
技术介绍
作为基于X射线诊断装置的成像术之一,已知并用了支架(stent)的成像术。支架使用具有线样的构造的撑材(strut)形成网眼的筒状。作为与X射线诊断装置一起使用的有代表性的支架,能够举出颅内支架。颅内支架的撑材非常细小,用X射线诊断装置很难观察支架自身。具体而言,颅内支架的撑材的截面直径为60 μ m左右。因此,以往的支架中为了能够通过基于X射线诊断装置的成像术来把握大致的位置而设有标识器。具体而言,在形成支架的一端的同一圆上以均等间隔设置4个标识器,在将4个标识器向支架的长度方向投影的另一端侧的位置设有另4个标识器。另一方面,X射线诊 断装置,具备与X射线CT (computed tomography)装置相比空间分辨率高的X射线检测器。然而,在使用了 X射线诊断装置的透视图像以及摄影图像中,除了标识器以外几乎无法进行观察。但是,如进行三维(3D:three dimensional)成像术,则能够观察支架的撑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 - 10435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以往的X射线诊断装置中,有时很难将将搭载了 X射线检测器以及X射线管的旋转系统的定位误差抑制在100 150 μ m。S卩,由于与旋转系统的旋转引起的振动、X射线管的管球的热量变化相伴的微小的焦点偏离等要因,X射线的投影系统的位置在旋转度上有微小的变化。所以,不能保证100 150 μ m范围内的旋转系统的再现性。相对于此,一般在X射线诊断装置进行的3D成像术中,用使用振动等的修正的、用过去收集到的振动表格修正振动的方法的情况下,为了描绘具有细微的构造的支架的撑材,需要100 150 μ m的旋转系统的再现性。特别地,普遍认为为了清楚地描绘撑材,旋转系统的支持装置需要相当于Ipixel的1/4以下的50 μ m以下的旋转再现性。因此,有人进行了在机构学上使X射线诊断装置的稳定性提高的尝试、检测旋转系统的位置细微变化并修正检测到的位置的变化的尝试。然而,这些尝试存在会增加X射线诊断装置的成本的问题。此外,存在如果作为被检体的患者在摄影过程中稍微动动,则描绘具有细微构造的支架的撑材就变得很难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提高X射线诊断装置的稳定性、或者修正旋转系统的位置的变化,也难以清楚地描绘支架的撑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了支架的成像术中,能够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描绘细微的支架的撑材的X射线诊断装置以及X射线诊断用的支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诊断装置具备数据收集单元以及数据处理单元。数据收集单元通过对插入了设有多个标识器的支架的被检体从多个方向曝射X射线,而从所述被检体收集与所述多个方向对应的X射线投影数据。数据处理单元根据由对所述X射线投影数据进行的第I图像重构处理生成的第I三维图像数据求出所述多个标识器中的至少I个标识器的空间位置,通过对所述X射线投影数据进行的第2图像重构处理生成第2三维图像数据,所述第2图像重构处理伴随着使用了所述X射线投影数据的对投影面的所述标识器的空间位置的投影位置和根据所述X射线投影数据求出的对应的标识器的二维位置之间的移位量的修正。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诊断用的支架具有形成为筒状的撑材以及多个标识器。所述多个标识器以在向与所述撑材的轴方向不同的单一方向上投影的情况下至少有一个不重合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撑材的至少一端。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诊断用的支架具有形成为筒状的撑材以及多个标识器。所述多个标识器以在向所述撑材的轴方向上投影的情况下互相不重合的方式分别配置于所述撑材的两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诊断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示出能够与图1所示的X射线诊断装置一起使用的以往的支架的构造斜视图。图3是示出能够与图1所示的X射线诊断装置一起使用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诊断用的支架的构造例的斜视图。图4是示出能够与图1所示的X射线诊断装置一起使用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诊断用的支架另一构造例的斜视图。`图5是示出利用图1所示的X射线诊断装置进行插入了支架后的被检体的成像术时的流程的流程图。图6是示出在图1所示的数据处理系统的数据处理中所用的坐标系以及参数的定义的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诊断装置的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诊断装置以及X射线诊断用的支架。(第I实施方式)图1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诊断装置的结构图。X射线诊断装置I具备摄影系统2、控制系统3、数据处理系统4以及控制台5。摄影系统2具有X射线管6、X射线检测器7、C型臂8、基座9以及寝台10。此外,数据处理系统 4 具有 A/D (analog to digital)变换器 11、计算机 12、D/A (digital to analog)变换器13以及显示装置14。X射线管6以及X射线检测器7以夹着寝台10相对配置的方式固定于C型臂8的两端。C型臂8由基座9保持。基座9具备电机9A以及旋转机构9B,通过电机9A以及旋转机构9B的驱动,将X射线管6以及X射线检测器7与C型臂8 —起在希望的位置上像螺旋桨那样进行高速旋转。作为X射线检测器7,能够使用平面检测器(FPD:flat panel detector)、图像增强电视(1.1.- TV:1mage intensifier TV)等。此外,在X射线检测器7的输出侧连接数据处理系统4的A/D变换器11。控制系统3是通过向构成摄影系统2的各构成要素输出控制信号,而对摄影系统2进行驱动控制的装置。控制系统3与作为输入装置的控制台5连接,对控制系统3的摄像条件等指示信息,能够从控制台5进行输入。并且,摄影系统2构成为,能够从在控制系统3的控制下能够旋转的X射线管6向置于寝台10的被检体O以相互不同的角度顺次曝射X射线,并通过X射线检测器7顺次收集从多个方向透射过被检体O的X射线作为X射线投影数据。特别地,在X射线诊断装置I中,构成为:能够执行包含向被检体O的摄像部位插入的支架的摄像区域的成像术,并描绘构成支架的撑材。即,在摄影系统2中,能够收集来自包含向被检体O的摄像部位插入的支架的区域的X射线投影数据。图2是示出能够与图1所示的X射线诊断装置I 一起使用的以往的支架的构造的斜视图。如图2所示,以往的支架15在网眼的筒状形成的撑材16的两端分别对称且均等地配置4个标识器而构成。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支架15,插入颅内等含有动脉瘤的血管内,主要用于更安全地进行血管内的治疗等。标识器17由呈现比摄 像部位周边存在的基准物质更高的CT值的物质构成。例如,如果是在颅内使用的支架,则较实用的是由具有比骨骼和牙齿的CT值高的CT值的材料来构成标识器17。所以,如果从包含支架15的区域收集X射线投影数据,则能够生成与标识器17对应的区域作为低信号值而进行描绘的图像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摄影系统2作为通过从多个方向向插入了设有多个标识器17的支架15的被检体O曝射X射线而从被检体O收集与多个方向对应的X射线投影数据的数据收集单元而实现功能。但是,如果作为同样的数据收集单元的功能由X射线诊断装置I具备,则由其它构成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石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