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置于铁道车辆的车身底架的前部上的排障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为了在铁道车辆的高速行驶中保护车身免受线路上的障碍物破坏,而在其最前部的车辆的车身底架的前部安装有排障装置。一般的排障装置形成为具备在俯视下具有向行驶方向前方以凸状弯曲的形状的排障板,并且该排障板能够挡住障碍物的结构(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5-5334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近年来铁道车辆正在推进高速化,从而存在障碍物与车辆冲撞时的冲击能量增大的倾向。此时,在设计排障装置时,需要考虑吸收较大的冲击能量而提高排障装置的耐冲撞性能。在日本特开2006-168709号公报记载的铁道车辆中,在排障板的后方设置有具备多个板簧的缓冲装置。借助于此,可以由缓冲装置充分吸收冲击能量,但是由于设置排障板和缓冲装置的两者,因此大幅度增大装置重量。在高速铁道车辆中轻量化的要求高,因此期待不增加重量的结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铁道车辆的排障装置中,提高冲撞时的单位重量的吸收能量,从而既轻量又能够实现有效的能量吸收。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铁道车辆的排障装置是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11.19 JP 2010-2585351.一种铁道车辆的排障装置,是设置于铁道车辆的车身底架的前部的排障装置; 所述排障装置具备在车辆行驶中保护车身免受线路上的障碍物破环的排障板; 所述排障板具有配置为利用面承受障碍物并在俯视下具有向行驶方向前方以凸状弯曲的形状的主板部、和从所述主板部向后方突出的副板部; 所述副板部从在所述主板部中以凸状弯曲的前端部分向行驶方向后方的左右一对的两侧部分并沿着所述主板部连续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道车辆的排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障装置具备将所述排障板的所述两侧部分与所述底架连接的支持装置; 所述副板部在从所述两侧部分突出的部分上具有随着从所述前端部分侧向所述支持装置侧靠近而突出量逐渐地增加的渐增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道车辆的排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板部具有包含从所述前端部分突出的部分并与所述渐增区域顺滑地连续地连接的突出量大致一定的一定区域; 在俯视下在沿着所述主板部的方向上,所述一定区域的长度形成为大于所述渐增区域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道车辆的排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板部包含从所述主板部的上端部向后方突出的上副板部、和从所述主板部的下端部向后方突出的下副板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道车辆的排障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口真,佐野淳,山田敏之,熊本秀喜,矢木诚一郎,富泽雅幸,
申请(专利权)人: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