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工位磁瓦自动倒角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573 阅读:4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四工位磁瓦自动倒角磨床,属于磁性器件的加工设备,目的是解决现有各种磁瓦倒角加工方法存在的精度差、倒角尺寸不均匀、外观较差并影响终端产品品质等问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四个磨轮、输入储料机构和输出传送机构及输入侧方的上料机构,对应第一磨轮的上方处设置有第一托盘,对应第二磨轮和第三磨轮的下方处设置有第二托盘,对应第四磨轮的上方处设置有第三托盘,第一托盘、第二托盘和第三托盘下分别连接有顶升机构,在机架上位于输入储料机构与输出传送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以调节磁瓦位置的拨动机构,拨动机构与顶升机构通过设置在机架内部的集中分配凸轮机构联动控制。可适用于各种磁瓦的倒角自动加工生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磁性器件的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磁瓦加工的自动 倒角倒床。技术背景磁瓦作为机电工业中大量使用的磁性器件,需求量和要求越来越高。磁瓦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多道加工工序,如果成型后的磁瓦半成品没有倒角,易出 现掉角而造成废品。而现有的加工磁瓦倒角的器具或方式各有不足。(1) 用模具压制出倒角在磁瓦成型模具的上、下模上加工出倒角形状,压制出具有倒角的磁瓦生 坯,再经烧结成熟坯后磁瓦就有了倒角。但因磁瓦烧结变形影响因素较多,诸 如浆料粒度、含水量、压制参数、烧结参数等均会造成磁瓦烧结的变形量无法 量化,导致烧结后的磁瓦倒角不均匀, 一致性差。特别是再通过磨削加工后, 局部倒角处已不存在。同时,倒角模具的设计制造都相当困难,所以目前国内 大多数磁瓦生产厂家无法实现此种方式倒角。(2) 手工在磁瓦生坯上倒角由于倒角模具的设计制造难度较大,所以国内有部分厂家采取了人工用刮 片在磁瓦生坯的两端刮出倒角。此种方式依然不能解决上述烧结变形的影响, 同时增加了人工操作的随意性,故倒角效果更差。(3) 手工在烧结后的磁瓦熟坯上倒角 此种方式是人工拿持磁瓦,磁瓦轴心线与砂轮机轴心线成一定夹角,手工沿磁瓦轴心线方向旋转磁瓦沿圆周方向磨出倒角,此种方式同样具有人工操作 无法控制的缺点,倒角效果依然很差。(4) 圆周倒角机上倒角目前国内有厂家为解决手工倒角的失控而采用了机器倒角,即使磨轮轴心 线与磁瓦内弧轴心线成一定夹角,磁瓦以烧结后的内弧圆心作周向旋转,加工 出倒角。此种方式加工的倒角是以烧烧结后的熟坯内弧为定位基准,因烧结变 形量的不一致且成品磁瓦内、外弧与毛坯内弧错位,所以经此方式加工倒角再 经内、外弧磨削加工成成品后,倒角处尺寸不均匀,外观较差。另外,很多磁 电机制造厂要求高性能磁瓦倒角处的加工纹理应沿磁瓦轴心线方向以降低磁电机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对磁瓦人工倒角存在的精度差、 一致性差的 问题,以及采用圆周倒角机对磁瓦倒角存在倒角处尺寸不均匀、外观较差并影 响终端产品品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倒角磨床,可自动对磁瓦采用轴心线方 向磨削倒角,能连续自动依次对排列的磁瓦分四个工位进行内、外圆周的两端 倒角加工,减少人工劳动量,提高磁瓦倒角的精度和尺寸一致性,并能达到加 工纹理沿磁瓦轴心线方向的要求。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四工位磁瓦自动倒角磨床,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磨轮,设置在机架 上部两端的输入储料机构和输出传送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用以托举磁瓦的托 盘,所述磨轮为设置在输送平面下方用于加工内圆周倒角的第一磨轮和第四磨 轮及设置在输送平面上方、位于第一磨轮和第四磨轮之间的并列用于加工外圆 周倒角的第二磨轮和第三磨轮,对应第一磨轮的上方处设置有第一托盘,对应 第二磨轮和第三磨轮的下方处设置有第二托盘,第二托盘的尺寸适于托举两块 磁瓦,第四磨轮上方设置有第三托盘。第一托盘、第二托盘和第三托盘下方设 置有顶升机构,在机架上位于输入储料机构与输出传送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以调 节磁瓦位置的拨动机构,拨动机构与顶升机构通过设置在机架内部的集中分配 凸轮机构联动控制。所述四工位磁瓦自动倒角磨床分四工位进行内、外圆周前后两端的倒角加 工(沿磁瓦输送方向,前端指在出口方向的磁瓦端部,后端指在入口方向的磁 瓦端部)。第一工位是指磁瓦在第一托盘上时,第一托盘下降通过第一磨轮进行后端内圆周倒角的加工;第二工位是指磁瓦位于第二托盘后端时,第二托盘 上升通过第二磨轮进行后端外圆周倒角的加工;第三工位是指磁瓦位于第二托 盘前端时,第二托盘上升通过第三磨轮进行前端外圆周倒角的加工;第四工位 是指磁瓦位于第三托盘上时,第三托盘下降通过第四磨轮进行前端内圆周倒角 的加工。磁瓦连续自动依次通过上述四工位的加工后,实现了磁瓦内、外圆周 的前、后两端的倒角加工。所述第一托盘、第二托盘和第三托盘上方设置有四个夹持定位块(第一托 盘和第三托盘上方各设置有一个夹持定位块,第二托盘上方设置有两个并列的 夹持定位块);在输送方向上,设置有四个轴端定位块,第一轴端定位块位于第一托盘、第一磨轮和输入储料机构之间,第二和第三个轴端定位块分别位于 第二、第三磨轮下方及第二托盘两侧。第四轴端定位块位于第三托盘、第四磨 轮和输出传送机构之间。夹持定位块可对磁瓦进行上下夹持定位,保证其在加 工过程中的稳固;轴端定位块可以对磁瓦进行轴向定位固定,能避免因毛坯长 度误差导致倒角尺寸不一致,同时增强加工的稳固性。所述拨动机构包括拨爪,与拨爪连接的拨爪纵向滑台和拨爪横向滑台,以 及分别与拨爪纵向滑台、拨爪横向滑台连接的拨爪纵向顶杆和拨爪横向顶杆。 拨爪在纵向滑台和横向滑台的驱动下,可以纵向和横向移动,纵向移动指的是 沿输送方向的左右移动,横向移动指的是垂直于输送方向及顶升方向的内外移 动。拨爪可横向插入磁瓦后端对磁瓦进行纵向的位置调节。所述顶升机构包括位于第一托盘、第二托盘和第三托盘下方并与其连接的 顶升滑台,以及分别位于各顶升滑台下方并与其接触的第一托盘顶升摇臂、第 二托盘顶升摇臂和第三托盘顶升摇臂。顶升滑台在各自托盘顶升摇臂的驱动 下,可以上下往复移动,以使托盘上下往复移动,配合磁瓦的水平移动,使磁 瓦能够在磨轮的加工位置处得到加工。所述集中分配凸轮机构包括减速电机,与减速电机连接并由其驱动的集中 分配轴,依次安装在集中分配轴上的第一托盘顶升凸轮、拨爪横向驱动凸轮、 第二托盘顶升凸轮、拨爪纵向驱动凸轮和第三托盘顶升凸轮,以及安装在集中 分配轴输出方向末端的输出驱动轴;拨爪纵向驱动凸轮与拨爪纵向顶杆活动连 接,拨爪横向驱动凸轮与拨爪横向顶杆活动连接,第一、第二、第三托盘顶升 凸轮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托盘顶升摇臂活动连接。通过集中分配轴驱动各 凸轮的转动,再分别驱使拨爪的横向和纵向移动、第一、第二、第三托盘的上 下往复移动、输出传送机构的输送节拍之间保持协调一致,使磁瓦的加工步进 有序。所述磨床还包括设置在输入储料机构输入端的上料机构。上料机构分由上 料传送带和输送传送带两部份组成,分别为采用两个电动机驱动的皮带传送结 构,其上端面均为水平的输送面,磁瓦由人工以轴心线垂直于输送面的方式排 列于上料传送带输送面上。上料传送带与输送传送带之间的接合部,设置有一 个外侧向上倾斜的倾倒机构使磁瓦倒下呈轴心线与输送传送带平行的状态,输 送至输入储料机构。此机构可提高了人工上料效率,减少人工劳动量。上料机 构的运行状态受输入储料机构储料状况控制,当储料机构填满时,上料机构停止运行。本技术采用集中分配凸轮机构和四工位磨削结构,所有驱动动作及输 出传送速度由同一驱动轴集中分配,各项动作可有序、可靠地执行且调整简单、 方便,通过集中分配凸轮机构的有序控制,调节磁瓦的输送节拍、拨动机构的 动作节拍、顶升机构的动作节拍,使拨爪依次将第一块磁瓦的后端送入第一工 位进行后端内圆周倒角加工;再依次将第一块磁瓦送入第二工位处和第二块磁 瓦送入第一工位处,利用两个磨轮同时加工第一块磁瓦的后端内圆周倒角和第 二块磁瓦的后端外圆周倒角;拨爪继续依次动作,将第一块磁瓦送到第三工位 处、第二块磁瓦送入第二工位处及第三块磁瓦送入第一工位处,利用三个磨轮 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四工位磁瓦自动倒角磨床,包括机架(8),设置在机架(8)上的磨轮,设置在机架上部两端的输入储料机构(4)和输出传送机构(2),设置在机架(8)上用以托举磁瓦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轮为设置在输送平面下方用于加工磁瓦内圆周倒角的的第一磨轮(1-1)和第四磨轮(1-4)及设置在输送平面上方、位于第一磨轮(1-1)和第四磨轮(1-4)之间的并列用于加工磁瓦外圆周倒角的第二磨轮(1-2)和第三磨轮(1-3),对应第一磨轮(1-1)的上方处设置有第一托盘(5),对应第二磨轮((1-2)和第三磨轮(1-3)的下方处设置有第二托盘(6),对应第四磨轮(1-4)的上方处设置有第三托盘(7),第一托盘(5)、第二托盘(6)和第三托盘(7)下方连接有顶升机构(12),在机架(8)上位于输入储料机构(4)与输出传送机构(2)之间设置有用以调节磁瓦位置的拨动机构,拨动机构与顶升机构(12)通过设置在机架(8)内部的集中分配凸轮机构联动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军林方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四星液压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