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块式金刚石磨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458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块式金刚石磨盘,包括刀头1和基体2。刀头1由金属粉末和金刚石颗粒混合均匀后经热压烧结成形,基体2经机械加工后与刀头1焊接在一起;刀头1呈倒棱台形,其上表面呈大梯形,下表面呈小梯形与基体2焊接在一起;基体2上在焊接刀头的相邻位置均开有斜U形排屑槽4,另设有与电动工具连接的中心孔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坚固耐用,磨削锋利、寿命长,产品质量稳定,加工工艺简单,制造周期短、生产效率高的金刚石磨盘,可用于花岗岩、大理石、水磨石以及各种人造石材等硬脆材料的磨削加工。(*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刚石磨盘,特别是一种节块式金刚石磨盘,可广泛应用于石材等脆硬性材料的磨削加工。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脆硬性材料的磨削抛光工具大都采用砂轮,砂轮用碳化硅、刚玉作磨粒,水泥或陶瓷作为粘结剂,成本较低,但磨粒与粘结剂之间的结合力差,硬度小,磨削性能差,效率低,成本高。近年来也有采用金刚石的烧结或焊接磨盘工艺,但其存在着刀头易脱落,锋利度不够,排屑困难,制造工艺长,生产效率低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坚固耐用,磨削锋利、寿命长,产品质量稳定,加工工艺简单,制造周期短、生产效率高的金刚石磨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块式金刚石磨盘,包括刀头和基体;刀头由金属粉末和金刚石颗粒混合均匀后经热压烧结成形,基体经机械加工后与刀头焊接在一起;刀头呈倒棱台形,其上表面呈大梯形,下表面呈小梯形与基体焊接在一起;基体上在焊接刀头的相邻位置均开有斜U形排屑槽,基体上设有与电动工具连接的中心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坚固耐用,磨削锋利、寿命长,产品质量稳定,加工工艺简单,制造周期短、生产效率高的金刚石磨盘,可广泛用于花岗岩、大理石、水磨石以及各种人造石材等硬脆材料的磨削加工。附图说明图1是节块式金刚石磨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刀头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附图是本技术的实施优选方案,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所示一种节块式金刚石磨盘,包括刀头1,基体2;刀头1由金属粉末和金刚石颗粒混合均匀后经热压烧结成形,基体2经机械加工后与刀头1焊接在一起;刀头1呈倒棱台形,其上表面呈大梯形,下表面呈小梯形与基体2焊接在一起,梯形刀头1可以增加焊接面积;基体2上在焊接刀头1的相邻位置均开有斜U形排屑槽4,既可以起排屑、减重的作用又可以消除焊接应力;基体上的中心孔与电动工具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节块式金刚石磨盘,包括刀头(1),基体(2);刀头(1)由金属粉末和金刚石颗粒混合均匀后经热压烧结成形,基体(2)经机械加工后与刀头(1)焊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头(1)呈倒棱台形,其上表面呈大梯形,下表面呈小梯形与基体(2)焊接在一起;所述的基体(2)上设有与电动工具连接的中心孔(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块式金刚石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体(2)上在焊接刀头的相邻位置均开有斜U形排屑槽(4)。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节块式金刚石磨盘,包括刀头1和基体2。刀头1由金属粉末和金刚石颗粒混合均匀后经热压烧结成形,基体2经机械加工后与刀头1焊接在一起;刀头1呈倒棱台形,其上表面呈大梯形,下表面呈小梯形与基体2焊接在一起;基体2上在焊接刀头的相邻位置均开有斜U形排屑槽4,另设有与电动工具连接的中心孔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坚固耐用,磨削锋利、寿命长,产品质量稳定,加工工艺简单,制造周期短、生产效率高的金刚石磨盘,可用于花岗岩、大理石、水磨石以及各种人造石材等硬脆材料的磨削加工。文档编号B24B9/06GK2894931SQ20062011508公开日2007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日专利技术者张新娟, 马志国, 祁勇, 张云霞 申请人:石家庄博深工具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块式金刚石磨盘,包括刀头(1),基体(2);刀头(1)由金属粉末和金刚石颗粒混合均匀后经热压烧结成形,基体(2)经机械加工后与刀头(1)焊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头(1)呈倒棱台形,其上表面呈大梯形,下表面呈小梯形与基体(2)焊接在一起;所述的基体(2)上设有与电动工具连接的中心孔(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娟马志国祁勇张云霞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博深工具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