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雨槽汽车车顶变形矫正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49869 阅读:4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3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雨槽汽车车顶变形矫正夹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要点为:一种带雨槽汽车车顶变形矫正夹具,包括上夹板、下夹板和螺栓,所述的上夹板为两边设有凸台的U形板,该凸台的宽度小于车顶雨槽的宽度,凸台的高度大于车顶雨槽的深度,所述下夹板的一侧设有与车顶雨槽筋线相配的V形槽,另一侧设有挂孔,该V形槽与下夹板上平行于V形槽的端面的距离等于或小于上夹板凸台的宽度,所述的上夹板与下夹板上对应位置分别设有螺孔,并通过与螺孔配套的螺栓紧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很方便地完成带雨槽汽车车顶左右变形的修复,节约维修成本,操作简单可靠,并且省时省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顶变形修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带雨槽汽车车顶变形矫正夹具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带有雨水槽车顶的汽车,车顶在左右方向发生变形后的维修是采用节杆千斤顶撑张或用焊接U形铁丝的方法进行拉拔。当采用节杆千斤顶在车厢内维修时,需要对座椅及内饰进行全部拆除,增加维修时间和劳动强度;当采用在车顶侧焊接U形铁丝用导链矫正修复时,焊接铁丝产生的高温,易烧坏车厢内饰,同时在焊接铁丝处是局部加热,改变了原有铁皮的机械性能,另外焊接铁丝需要采用铜焊条,增加了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了一种带雨槽汽车车顶变形矫正夹具,该夹具不仅可以很方便地把汽车大面积凹陷变形部位拉出,而且还减少了焊接过程中拆卸汽车内饰等不必要的工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雨槽汽车车顶变形矫正夹具,包括上夹板、下夹板和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夹板为两边设有凸台的U形板,该凸台的宽度小于车顶雨槽的宽度,凸台的高度大于车顶雨槽的深度,所述下夹板的一侧设有与车顶雨槽筋线相配的V形槽,另一侧设有挂孔,该V形槽与下夹板上平行于V形槽的端面的距离等于或小于上夹板凸台的宽度,所述的上夹板与下夹板上对应位置分别设有螺孔,并通过与螺孔配套的螺栓紧固。本技术所述上夹板凸台的直角边与车顶雨槽配合处为圆弧倒角,所述的上夹板与下夹板的宽度一致。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很方便地完成带雨槽汽车车顶左右变形的修复,节约维修成本 ,操作简单可靠,并且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上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下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面说明:1、上夹板,2、下夹板,3、凸台,4、V形槽,5、挂孔,6、螺孔。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种带雨槽汽车车顶变形矫正夹具,包括上夹板1、下夹板2和螺栓,所述的上夹板I为两边设有凸台3的U形板,该凸台3的宽度小于车顶雨槽的宽度,凸台3的高度大于车顶雨槽的深度,所述下夹板2的一侧设有与车顶雨槽筋线相配的V形槽4,另一侧设有挂孔5,该V形槽4与下夹板2上平行于V形槽4的端面的距离等于或小于上夹板I凸台的宽度,所述的上夹板I与下夹板2上对应位置分别设有螺孔6,并通过与螺孔6配套的螺栓紧固。所述上夹板I凸台3的直角边与车顶雨槽配合处为圆弧倒角,所述的V形槽4的深度为4mm,宽度为6mm,所述的上夹板I与下夹板2的宽度一致。在车顶变形的带雨槽汽车的维修过程中,将上夹板与下夹板用螺栓连接夹住汽车车顶水槽,上夹板与下夹板的靠近车顶端平齐,然后用大梁校正仪上的塔架导链连接,实现校正汽车车顶的目的。本技术可以很方便地完成带雨槽汽车车顶左右变形的修复,节约维修成本,操作简单可靠,并且省时省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雨槽汽车车顶变形矫正夹具,包括上夹板、下夹板和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夹板为两边设有凸台的U形板,该凸台的宽度小于车顶雨槽的宽度,凸台的高度大于车顶雨槽的深度,所述下夹板的一侧设有与车顶雨槽筋线相配的V形槽,另一侧设有挂孔,该V形槽与下夹板上平行于V形槽的端面的距离等于或小于上夹板凸台的宽度,所述的上夹板与下夹板上对应位置分别设有螺孔,并通过与螺孔配套的螺栓紧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雨槽汽车车顶变形矫正夹具,包括上夹板、下夹板和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夹板为两边设有凸台的U形板,该凸台的宽度小于车顶雨槽的宽度,凸台的高度大于车顶雨槽的深度,所述下夹板的一侧设有与车顶雨槽筋线相配的V形槽,另一侧设有挂孔,该V形槽与下夹板上平行于V形槽的端面的距离等于或小于上夹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菊敏杜学鹏张桂春范新普李梦阳赵新乐王丁薛茂超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