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筒磨削方法及圆筒磨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2894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适合于小型小径轴承内圈的高速精密磨削的圆筒磨削方法和圆筒磨削装置。将被加工物夹持在主轴基准端面和搬送推压部的浮动部件的推压面之间,用滑靴保持被加工物外周,用磨具对被加工物外周面进行磨削加工。上述浮动部件被小径球向被加工物方向施力,用该施力推压上述推压面所对置的被加工物端面。由于浮动部件对小径球的自动调芯作用,浮动部件推压面仿形于对置的被加工物端面,从而用整个推压面均等地推压被加工物端面。通过该整个推压面的均等推压,被加工物以主轴基准端面和滑靴为基准,被稳定地保持着、并进行旋转,因此,可进行精密的磨削加工。浮动部件由于质量小,故可瞬时进行旋转起动、停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圆筒磨削方法及圆筒磨削装置,尤其是涉及适合于小型的小径轴承之内圈磨削的圆筒磨削方法及圆筒磨削装置。
技术介绍
象小型的小径轴承之内圈那样的小直径被加工物的圆筒磨削技术,以往,众所周知的有下述技术,即使被加工物的一端面与主轴的基准端面抵接触,用滑靴保持其外周,将主轴的旋转动力传递给被加工物,被加工物旋转时,一边将抵接力给予滑靴、一边用磨具进行磨削。该技术中,被加工物与主轴基准端面的对接作用,众所周知的有将与主轴同步旋转的推压部件推压在被加工物的另一端面上的方法,和用磁铁吸附在主轴基准端面上的方法。前者利用推压部件的方法,公开在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中。专利文献1实公平-7885号公报(参照说明书第4页左栏第47行-右栏第23行,第4页右栏第30行-第5页左栏第2行及图1)专利文献2实开平1-149260号公报(参照说明书第14页第9行-第12行及图4)专利文献1中,如图4所示,在主轴(对接旋转部件)110的基准端面110a与销129的凸缘状对接面129b之间夹持着被加工物133。被加工物133的外周由滑靴134以滑动接触方式支承着,一边通过主轴110和推压旋转部件101的旋转而进行旋转驱动、一边用磨具132进行磨削加工。销129被轴承127、128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套筒126内,用推压旋转部件101推压被推压部129a。于是,凸缘状对接面129b推压被加工物133,从而由凸缘状对接面和主轴基准端面110夹持被加工物。套筒126,滑动自如地被保持在装载臂123的一端上。推压旋转部件101和主轴110同步旋转,利用油压在轴线方向上得到驱动。装载臂123,在将销129的凸起部129c插入到被加工物133的中心孔133a中的状态下,在未图示的供给位置、排出位置和图中的加工位置之间旋转,供给、排出被加工物133,如图所示,在加工中停止在加工位置上。在旋转移动中,被加工物133的主轴侧端面133b与滑动板113进行滑动接触,不会脱离销129掉下。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当被加工物133的两端面133b、133c的平行度差,或销129的轴线与主轴110的轴线安装得不平行时,凸缘状对接面129b的一侧与被加工物端面133c碰抵,使被加工物133倾斜而离开主轴基准端面110a而浮动,在不稳定的支承状态下进行磨削加工。结果,存在着被加工物133振动而使加工精度降低的缺点。而且,还需要有使主轴110和推压旋转部件101同步旋转用的结构。在专利文献2中,如图5所示,被加工物133被夹持在主轴(对接旋转构件)110的基准端面110a和推压旋转部件111的前端部3处的弹性突起111a、111a、111a之间。被加工物133的外周被滑靴134进行滑动接触支承,一边利用主轴110和推压旋转部件111的旋转,进行旋转驱动、一边由磨具132进行磨削加工。推压旋转部件111和弹性突起部111a用相同材料形成一体,大概是用弹性塑料材料之类的弹性材料。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即使被加工物133的两端面133b、133c的平行度差、或推压旋转部件111的轴线与主轴110的轴线安装得不平行,由于弹性突起部111a的弹性变形,3处的弹性突起部111a也相当均匀地推压被加工物的端面133c,故被加工物133可较稳定地被支承着。但是,推压旋转部件111的材料是塑料之类的弹性材料,故存在着磨削液或混入磨削液中的磨粒、磨屑等易造成推压旋转部件损耗的缺点。而且,还需要有使主轴110和推压旋转部件111同步旋转的结构。在后者用磁铁吸附的方法中,在磨削加工中被加工物会磁化,故必须在磨削工序之后增加进行脱磁的脱磁工序。而且,不能适合于非磁性体的被加工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筒磨削方法和圆筒磨削装置,这种方法和装置通过将被加工物稳定、且正确地推压并支承在主轴基准端面和滑靴上,便可实现精密的圆筒磨削。本专利技术中,用滑靴4、以滑动接触方式对被加工物6(标记参照图1-图3)的外周面进行支承,使上述被加工物的一个端面与主轴11的基准端面11a对置,用自动调芯结构的推压部件21对上述被加工物的另一端面进行推压,从而将上述一端面推压在上述基准端面上、使其紧密接触,边通过上述主轴的旋转而使上述被加工物旋转、边用磨具对上述被加工物的外周面进行磨削加工,由此而达到上述目的。在该专利技术中,上述自动调芯结构由推压部件21的轴芯后端部21a和与该轴芯后端部接触的小径球23构成,上述推压部件的外周隔着空隙27被盖25保持着,或者将上述推压部件设成浮动部件,或者进而将上述小径球配置在包含上述推压部件的推压面21b的面附近,上述小径球被上述推压部件和推力垫圈22夹持着,在上述推压部件的上述轴芯后端部和上述推力垫圈的小径球对接部分上,分别形成有接收上述小径球的圆锥凹部21a、22b,上述推力垫圈通过上述小径球、将上述推压部件向被加工物一侧施力时,便顺畅地进行自动调芯,同时,可大幅度地抑制传递给推压小径球23的推力垫圈22等施力机构的旋转转矩,主轴11引起的被加工物的旋转非常顺畅。若上述推压部件的质量为被加工物质量的2倍以下,则推压部件21和被加工物的惯性力矩小,与旋转的主轴11的接触及脱离动作相对应的、追随性良好地进行旋转起动、停止。小型的小径轴承内圈圈面的磨削若采用本专利技术,则可获得圆度良好的高精度的小型小径轴承内圈。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以上所述那样,在本专利技术中,用滑靴以滑动接触方式支承被加工物的外周面,使上述被加工物的一个端面与主轴的基准端面对置,用自动调节结构的推压部件推压上述被加工物的另一端面,从而将上述一个端面推压在上述基准端面上使其贴紧,一边通过上述主轴的旋转使上述被加工物旋转、一边用磨具对上述被加工物的外周面进行磨削加工。利用自动调芯作用,推压部件对被加工物端面进行仿形,用整个推压面均等地推压被加工物端面,故以主轴基准端面和滑靴为基准稳定地保持被加工物、并使其旋转,进行圆度高的精密的磨削加工。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形式的局部纵剖面图。图2是图1的II-II向视图。图3是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图4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圆筒磨削装置的部分放大剖面图。图5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圆筒磨削装置的部分放大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图1-图3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形式之局部纵剖面图,图2是图1的II-II向视图,图3是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图1-图3中,标记1表示主轴部,标记2为搬送推压部,标记3为磨具,标记4为滑靴,标记5为装载臂。主轴部分的构成上述主轴部分1包括旋转自如的主轴11,以及与该主轴11的后部直接连接的主轴马达12。在主轴11的前端面上形成有垂直于主轴轴线的基准端面11a(参照图3)。在该部分基准端面11a上,安装耐磨损性材质的衬板,或在表面上进行耐磨损处理较理想。搬送推压部的构成在该实施形式中,上述搬送推压部2固定在上述装载臂5的前端部上。该搬送推压部2包括推压部件21、推力垫圈22、小径球23、套筒24、盖25及弹簧26。上述小径球23,被推压部件21和推力垫圈22夹着。上述套筒24,设成内插推力垫圈22而进行滑动导向的形式。盖25固定在套筒24的前端部上,隔着空隙27包围推压部件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筒磨削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滑靴以滑动接触方式支承被加工物的外周面,使上述被加工物的一个端面与主轴的基准端面对置,通过用调芯结构的推压部件推压上述被加工物的另一端面,从而将上述一个端面推压在上述基准端面上并使其贴紧,一边通过上述主轴的旋转使上述被加工物旋转、一边用磨具对上述被加工物的外周面进行磨削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谷裕之德永范夫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