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仁孔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82864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模仁孔的加工方法,是可用于加工一模具的一围绕一第一轴线而界定出一模仁孔的内周面,该内周面具有一顶周部,该顶周部具有一围绕该第一轴线的开口周缘,该方法是用以于该顶周部形成与该第一轴线夹一既定角度的离型周面,其特征在于:    该加工方法包括:    (A)准备一端朝该模仁孔逐渐缩小的一磨棒头,该磨棒头可绕一平行该第一轴线的研磨轴线转动以及沿平行该第一轴线方向往复移动,并具有一围绕该研磨轴线的研磨外周面,该研磨外周面是与该研磨轴线夹该既定角度;    (B)使该磨棒头移至该研磨外周面与该内周面的顶周部接触,以研磨该顶周部;    (C)使该磨棒头移至该研磨外周面远离该内周面的顶周部;    (D)使该磨棒头与该内周面的顶周部沿该开口周缘产生相对移动,而改变该顶周部与该磨棒头接触的位置;及    (E)循环步骤B至D,以使该顶周部形成一离型周面。(*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有关于镜片模穴的离型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为现有一种用于成型一塑胶镜片3(见图3)的模具1,该模具1具有一可供一模仁4(见图3)置入的模仁孔101,及一界定出该模仁孔101的内周面102,该内周面102具有一顶周部1021。当业者于该顶周部1021利用一电极5进行离型周面的放电加工后,该顶周部1021即可形成一对应该电极5形状的离型周面1023,而为了改善该离型周面1023的表面粗度,业者一般会再借由油石或钻石膏对该离型周面1023进行离型方向手工研磨加工,以使该镜片3成型后可顺利地离型脱模。虽然,业者可利用放电加工形成该离型周面1023,并可利用手工研磨而抛光该离型周面1023,但是,此种加工方式却具有以下的缺失由于放电加工的加工速度慢而耗时,且加工费用高,因此,利用放电加工成型该离型周面1023无异会增加生产成本,且,如图2所示,利用放电加工成型该离型周面1023后,该离型周面1023会因电弧放电而形成多数的凹孔1024,造成该离型周面1023的表面粗度一般只能达0.4μm左右,因而必须再利用手工研磨进行抛光加工,然而,如图3所示,虽然手工研磨加工可改善该离型周面1023的表面粗度,但是,手工研磨加工并无法完全将该等凹孔1024消除,因而造成该镜片3的周面于脱模后往往会产生磨痕,此外,在进行放电加工成型的过程中,该离型周面1023往往会产生一倒角部1025(见图2)。上述情况的缺点综合如下1.成本高昂,管理不易。2.由于放电加工所产生的精度依赖诸多条件设定,如放电间隙、电流大小等等,因而不易控制精密尺寸。3.由放电加工方法所产生的离型周面,仍需要a.后研磨制程,以研磨降低该模具1的顶面1026(见图3),进而磨除减少因为放电火花所造成的导角部1025。b.再利用手工抛光,以消除放电加工产生的微小孔洞。c.制作适当的放电电极。4.因为必须同时对多个模穴加工,使得各穴的表面品质、离型性、尺寸精度无法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速度快且成本低,并可形成一精确的离型周面,而使镜片容易离型的。本专利技术,是可用于加工一模具的一围绕一第一轴线而界定出一模仁孔的内周面,该内周面具有一顶周部,该顶周部具有一围绕该第一轴线的开口周缘,该方法是用以于该顶周部形成与该第一轴线夹一既定角度的离型周面,其特点是,该加工方法包括(A)准备一端朝该模仁孔逐渐缩小的一磨棒头,该磨棒头可绕一平行该第一轴线的研磨轴线转动以及沿平行该第一轴线方向往复移动,并具有一围绕该研磨轴线的研磨外周面,该研磨外周面是与该研磨轴线夹该既定角度。(B)使该磨棒头移至该研磨外周面与该内周面的顶周部接触,以研磨该顶周部。(C)使该磨棒头移至该研磨外周面远离该内周面的顶周部。(D)使该磨棒头与该内周面的顶周部沿该开口周缘产生相对移动,而改变该顶周部与该磨棒头接触的位置。(E)循环步骤B至D,以使该顶周部形成一离型周面。经由以上的说明,可再将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归纳如下一、本专利技术是利用该搪孔研磨机加工成型该离型周面,而,根据本案专利技术人实际测试比较,若针对相同的模具进行加工,本专利技术只需半天即可加工完成,而现有技艺的放电加工则需耗时三天方能完成,且本专利技术所花费的费用更是只约为现有技艺的十分之一而已,因此,相较于现有技艺的放电加工,本专利技术不但加工速度快,且加工成本低。二、本专利技术是利用该主轴带动该磨棒头沿该研磨轴线上、下移动及驱动该磨棒头绕该研磨轴线转动,并配合该工作台带动该模具,而使得该顶周部被研磨形成该离型周面,因此,该离型周面不会如现有技艺般产生多数的凹孔,而可具有良好的表面粗度(可达0.1μm),所以,本专利技术所加工形成的该离型周面,并不需再利用手工研磨进行抛光加工,而可简化加工制程。三、更重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使该离型周面与该第一轴线之间精确地形成与该夹角实质上相等的该离型角,而完全不会产生如现有技艺般的倒角部,因此,当一镜片(图未示)于该离型周面所围绕形成的空间内成型后,该镜片完全不会形成毛边,如此,该镜片于成型后即可顺利地离型脱模,而具有良好的面精度。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一模具的剖视示意图,说明一围绕形成该模具的一模仁孔的内周面是利用放电加工成型一离型周面。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一类似图2的视图,说明该离型周面经手工研磨加工后仍具有多数的凹孔。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所采用的一搪孔研磨机与一模具的局部示意图。图5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图6是一类似图4的视图,说明该搪孔研磨机的一磨棒头下移至与一围绕出该模具的一模仁孔的内周面接触。图7是一类似图4的视图,说明该磨棒头上移至脱离该内周面。图8是一俯视示意图,说明该搪孔研磨机的一工作台带动该模具移动,以使该内周面相对于该磨棒头产生移动。图9是一类似图6的视图,说明该磨棒头下移至完全与该内周面接触。图10是该模具的剖视示意图,说明该内周面已加工形成一离型周面。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所采用的一搪孔研磨机与一模具的局部示意图。图12是一类似图11的视图,说明该搪孔研磨机的一磨棒头下移至与一围绕出该模具的一模仁孔的内周面接触。图13是一类似图11的视图,说明该磨棒头上移至脱离该内周面。图14是一立体示意图,说明该搪孔研磨机的一工作台带动该模具移动,以使该内周面相对于该磨棒头产生移动。图15是该模具的剖视示意图,说明该内周面已加工形成一离型周面。图16是一类似图6的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磨棒头斜向下移至与一围绕出一模具的一模仁孔的内周面接触,而使一研磨轴线相对靠近一第一轴线。图17是一类似图7的视图,说明该磨棒头脱离该内周面后并斜向上移,而使该研磨轴线相对远离该第一轴线。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提出详细说明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实施例1参阅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欲加工的一模具10,及所采用的一搪孔研磨机20。该模具10具有一模仁孔11、一围绕一第一轴线Z并界定出该模仁孔11的内周面12,该内周面12具有一顶周部121,及一沿该第一轴线Z相反于该顶周部121的底周部122,该顶周部121具有一围绕该第一轴线Z的开口周缘1211。该搪孔研磨机20具有一可定义出一平行该第一轴线Z的研磨轴线u的主轴21、一装设于该主轴21的自由端上的磨棒22,及一可供该模具10装设定位的工作台23。该磨棒22具有一形成于其自由端上且概呈圆锥状的磨棒头221,该磨棒头221的外径是沿该研磨轴线u而朝该模具10渐缩,该磨棒头221具有一围绕该研磨轴线u的研磨外周面222,该研磨外周面222是与该研磨轴线u呈一斜度,而与该研磨轴线u形成一小于九十度的夹角θ,该主轴21可驱动该磨棒头221绕该研磨轴线u转动,且该主轴21可带动该磨棒头221沿该研磨轴线u上、下移动。该工作台23可沿一与该第一轴线Z垂直的第二轴线X移动,且该工作台23可沿一与该第一、二轴线Z、X垂直的第三轴线Y移动。参阅图5,利用上述的搪孔研磨机20对该模具10进行加工,本专利技术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参阅图4,准备该搪孔研磨机20,并将该模具10装设定位于该工作台23上。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伯菘赵圣瑞
申请(专利权)人: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