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锅筒正压水煤气立式余热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20061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锅筒正压水煤气立式余热锅炉,包括炉膛,炉膛内设有上烟道和下烟道,上烟道由上锅筒、炉膛膜式壁、对流管束、隔墙膜式壁和下锅筒组成,上锅筒和下锅筒分别位于上烟道的上下两端,炉膛膜式壁位于四周,炉膛膜式壁内设有两道隔墙膜式壁,两道隔墙膜式壁之间设有对流管束;下烟道采用密封轻型箱体炉墙,其内自上而下设有省煤器和软水加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上烟道采用全膜式壁敷管炉墙结构,下烟道采用全密封性轻型箱体炉墙,有效地避免了因密封问题而导致危险气体的泄漏,使用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锅筒正压水煤气立式余热锅炉
技术介绍
一般的水煤气正压余热锅炉,多采用立式烟道布置,轻型炉墙,支撑式蛇形管束,由于密封的不严密性常常造成危险气体泄漏甚至炉墙保温层破坏炉门变形,严重时烟气中的可燃成分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或热爆炸而危及人身安全,此外锅炉还存在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积灰严重,热膨胀性及适应性受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可靠的双锅筒正压水煤气立式余热锅炉。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锅筒正压水煤气立式余热锅炉,包括炉膛,炉膛内设有上烟道和下烟道,上烟道由上锅筒、炉膛膜式壁、对流管束、隔墙膜式壁和下锅筒组成,上锅筒和下锅筒分别位于上烟道的上下两端,炉膛膜式壁位于四周,炉膛膜式壁内设有两道隔墙膜式壁,两道隔墙膜式壁之间设有对流管束;下烟道采用密封轻型箱体炉墙,其内自上而下设有省煤器和软水加热器。所述上、下烟道之间采用膨胀节密封连接。所述炉膛膜式壁采用膜式水冷壁外侧敷管炉墙结构。所述省煤器为独立模块分体式省煤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上烟道采用全膜式壁敷管炉墙结构,下烟道采用全密封性轻型箱体炉墙,有效地避免了因密封问题而导致危险气体的泄漏,使用安全可靠;2、上下烟道之间采用膨胀节密封连接,有效的解决了锅炉的热膨胀性问题;3、独立模块分体式省煤器和软水加热器双级结构可以实现低温或超低温排放,使锅炉岛布置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双锅筒正压水煤气立式余热锅炉,包括炉膛12,炉膛12内设有上烟道8和下烟道9,上烟道8由上锅筒1、炉膛膜式壁3、对流管束2、隔墙膜式壁4和下锅筒5组成,上锅筒I和下锅筒5分别位于上烟道8的上下两端,炉膛膜式壁3位于四周,炉膛膜式壁3内设有两道隔墙膜式壁4,其中一道隔墙膜式壁4下端开口,另一道隔墙膜式壁4上端开口,两道隔墙膜式壁4之间设有对流管束2,图中箭头所示为上烟道8内烟气流动路线,炉膛膜式壁3采用膜式水冷壁外侧敷管炉墙结构,密封良好,有效解决了因密封不严产生的烟气泄漏问题;下烟道9采用全密封性轻型箱体炉墙,其内自上而下设有独立模块分体式省煤器6和软水加热器7,实现烟气的低温排放,提高锅炉效率。上、下烟道之间采用膨胀节11密封连接。烟气由锅炉进烟口 10进入由上锅筒1、对流管束2、炉膛膜式壁3、隔墙膜式壁4和下锅筒5组成的上烟道8,然后进入下烟道9内与省煤器6和软水加热器7进行热量交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锅筒正压水煤气立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炉膛内设有上烟道和下烟道,上烟道由上锅筒、炉膛膜式壁、对流管束、隔墙膜式壁和下锅筒组成,上锅筒和下锅筒分别位于上烟道的上下两端,炉膛膜式壁位于四周,炉膛膜式壁内设有两道隔墙膜式壁,两道隔墙膜式壁之间设有对流管束;下烟道采用密封轻型箱体炉墙,其内自上而下设有省煤器和软水加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锅筒正压水煤气立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炉膛内设有上烟道和下烟道,上烟道由上锅筒、炉膛膜式壁、对流管束、隔墙膜式壁和下锅筒组成,上锅筒和下锅筒分别位于上烟道的上下两端,炉膛膜式壁位于四周,炉膛膜式壁内设有两道隔墙膜式壁,两道隔墙膜式壁之间设有对流管束;下烟道采用密封轻型箱体炉墙,其内自上而下设有省煤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锋曹健张利褚俊喜陈艳星冯付振万中波田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中鼎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