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座椅靠背随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08056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4 0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动座椅靠背随动装置,设置有靠背件、靠背第一支撑件、靠背第一连接件、靠背第二支撑件、靠背第二连接件、靠背导向件,靠背件与靠背第一支撑件通过第一转轴连接,靠背件与靠背导向件通过第七转轴连接,靠背第一支撑件与靠背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二转轴连接,靠背导向件与靠背第一连接件通过第六转轴连接,靠背第二支撑件与靠背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三转轴连接,靠背第二连接件与靠背导向件通过第五转轴连接,靠背第二支撑件与靠背第二连接件交叉后通过第四转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六转轴、第七转轴各自的中心线构成平行四边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洁,方便实用舒适,实现了活动座椅零靠墙、实现靠背与座垫在活动座椅各姿态都无缝隙以及靠背随背部移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沙发座椅装置,特别是一种在活动座椅上可实现靠背随背部移动,实现靠背与座垫在活动座椅各姿态都无缝隙,且在活动座椅展开与躺下的过程中实现零靠墙的活动座椅靠背随动装置
技术介绍
参见图5,目前现有的活动沙发座椅没有能实现在靠墙放置的基础上进行各姿态的运动,即活动沙发座椅靠背靠墙放置并将搁腿向前展开时,活动沙发座椅靠背仅向前移动很小一段,然后当靠背往下放时,靠背在向下移动的同时向后移动,导致靠背在没有放到位的时候就接触墙壁,使得活动沙发座椅不能完全靠墙,空间利用率不高;现有活动座椅也不具有能使靠背与人体背部进行同步运动的功能,当人体坐着时其背部位于坐姿背部K,其头部位于坐姿头部L,当人体躺下时,由于其座位位置不变,导致其背部位于躺姿背部K’,其头部位于躺姿头部L’,产生一个位移U,使得人体不舒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洁,实现活动座椅零靠墙、实现靠背与座垫在活动座椅各姿态都无缝隙及靠背随背部移动的活动座椅靠背随动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活动座椅靠背随动装置,其特征是设置有靠背件、靠背第一支撑件、靠背第一连接件、靠背第二支撑件、靠背第二连接件、靠背导向件,靠背件与靠背第一支撑件通过第一转轴连接,靠背件与靠背导向件通过第七转轴连接,靠背第一支撑件与靠背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二转轴连接,靠背导向件与靠背第一连接件通过第六转轴连接,靠背第二支撑件与靠背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三转轴连接,靠背第二连接件与靠背导向件通过第五转轴连接,靠背第二支撑件与靠背第二连接件交叉后通过第四转轴连接。本技术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六转轴、第七转轴各自的中心线构成平行四边形。本技术所述靠背导向件上设置一个靠背限位铆钉,用于支撑及在活动座椅躺下时的限位。本技术结构简洁,方便实用,实现了活动座椅零靠墙、实现靠背与座垫在活动座椅各姿态都无缝隙及靠背随背部移动,使人体背部感觉不到有摩擦感,提高活动座椅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应用时处于第一状态的侧视图,其中靠背安装部件与原靠背角度相同。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应用时处于第二状态的侧视图,此时活动搁腿处于展开状态。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应用时处于第三状态的侧视图,其中靠背与墙面有一部分距离且角度与原靠背角度大致相同。图5是现有的活动沙发座椅使用状态变化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活动座椅靠背随动装置包括靠背件1、靠背第一支撑件2、靠背第一连接件3、靠背第二支撑件4、靠背第二连接件5、靠背导向件6,靠背件I与靠背第一支撑件2通过第一转轴A连接,靠背件I与靠背导向件6通过第七转轴I连接,靠背第一支撑件2与靠背第一连接件3通过第二转轴B连接,靠背导向件6与靠背第一连接件3通过第六转轴H连接,靠背件1、靠背第一支撑件2、靠背第一连接件3、靠背导向件6通过第一转轴A、第二转轴B、第六转轴H、第七转轴I控制靠背件I的位移及摆动角度,以达到适合活动座椅靠背需要的位移及躺姿角度,其中第一转轴A、第二转轴B、第六转轴H、第七转轴I各自的中心线构成平行四边形ABHI (参见图1),以达到调节灵活且调节范围大;靠背第二支撑件4与靠背第一连接件3通过第三转轴C连接,靠背第二连接件5与靠背导向件6通过第五转轴G连接,靠背第二支撑件4与靠背第二连接件5交叉后通过第四转轴F连接,使活动座椅在展开时形成的位移来驱动靠背第二支撑件4与靠背第二连接件5张开来控制靠背第一连接件3及靠背导向件6张开来达到位移的效果,让靠背中上部向下移动的同时让靠背下部向前(图中左边为前)运动,以此来达到靠背相对于人体背部基本不移动的目的。本技术还在靠背导向件6上设置一颗靠背限位铆钉J,用于支撑及在活动座椅躺下时限位,增加靠背的稳定性。本实施例靠背第二支撑件4与活动座椅驱动装置通过第九转轴E连接,靠背第二连接件5与活动座椅驱动装置通过第八转轴D连接,将人体背部驱动的力与活动座椅驱动装置进行联动。本实施例靠背件I在活动座椅处于坐姿状态时(即处于图2所示状态),活动座椅驱动装置(该装置为现有技术)处于收拢状态,随着活动座椅逐渐打开,活动座椅驱动装置通过第八转轴D与第九转轴E形成位移,所以在此靠背角度保持原有状态并与搁腿驱动装置同步位移(即处于图3所示状态);当活动座椅继续运动展开,通过第八转轴D与第九转轴E位置逐渐张开使得转轴F开始转动,带动第三转轴C与转轴G张开,随即第六转轴H与第四转轴F距离缩短并带动3靠背连接件一向下转动,第二转轴B也因3靠背连接件的向下运动,靠背第一支撑件2受第二转轴B牵引向下运动,在此同时因第六转轴H与第二转轴B的运动,靠背第一连接件3与靠背第一支撑件2、靠背导向件6的夹角减小,使得第七转轴I与第二转轴B距离减小,以上机构使靠背向前移动,靠背件I因靠背第一支撑件2上第一转轴A转的位移小,靠背导向件6上第七转轴I的位移大,从而改变其角度,使得靠背件I向后逐渐倾斜达到躺姿状态(即图4所示状态)。当完全展开后靠背导向件6上靠背限位铆钉J会承压住靠背第一连接件3,增加靠背稳定性。本技术具有消除靠背、实现靠背与座垫在活动座椅各姿态都无缝隙及人体背部摩擦感及活动座椅在各种姿态时靠背都不会擦到墙面的功能,且具有简单耐用、操作方便等特点,通过活动座椅姿态的变化来驱动靠背装置。凡是本技术的简单变形或等效变换,应认为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动座椅靠背随动装置,其特征是设置有靠背件、靠背第一支撑件、靠背第一连接件、?靠背第二支撑件、靠背第二连接件、靠背导向件,靠背件与靠背第一支撑件通过第一转轴连接,靠背件与靠背导向件通过第七转轴连接,靠背第一支撑件与靠背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二转轴连接,靠背导向件与靠背第一连接件通过第六转轴连接,靠背第二支撑件与靠背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三转轴连接,靠背第二连接件与靠背导向件通过第五转轴连接,靠背第二支撑件与靠背第二连接件交叉后通过第四转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动座椅靠背随动装置,其特征是设置有靠背件、靠背第一支撑件、靠背第一连接件、靠背第二支撑件、靠背第二连接件、靠背导向件,靠背件与靠背第一支撑件通过第一转轴连接,靠背件与靠背导向件通过第七转轴连接,靠背第一支撑件与靠背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二转轴连接,靠背导向件与靠背第一连接件通过第六转轴连接,靠背第二支撑件与靠背第一连接件通过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卫秦顺云李晓鸿王海波邹国礼
申请(专利权)人:锐迈机械科技吴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