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燃料用喷射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05256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12:18
一种气体燃料用喷射阀,在阀柱塞(10)的前端面形成有圆形凹部(51),该圆形凹部(51)被成为阀柱塞(10)的外周部的环状台肩部(50)围绕,并且使该圆形凹部(51)的内周面(51b)形成为从该圆形凹部(51)的底面(51a)朝向环状台肩部(50)扩径的锥状,另一方面,从内周面(51b)到环状台肩部(50)的部位与落座部件(17)接合,形成落座于阀座(7)的环状唇(53),并且将落座部件(17)的环状唇(53)配置成其顶部的环状脊线(R)在阀柱塞(10)的轴向投影面上位于内周面(51b)上。由此,使落座部件的环状唇的高度尽量低,从而防止阀柱塞的反跳、环状唇的初期塑性变形、以及环状唇向阀座的粘附等情况,实现燃料喷射量特性的稳定化,同时环状唇能够良好地发挥对阀柱塞的闭阀冲击的缓和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CNG (Compressed Natural Gas:压缩天然气)、LPG (LiquefiedPetroleum Gas:液化石油气)等天然气作为燃料供给至内燃机的气体燃料用喷射阀,特别涉及下述的气体燃料用喷射阀的改良,该气体燃料用喷射阀构成为具备:阀体,其具有喷嘴部件、筒状的阀套、和固定铁芯,所述喷嘴部件具有阀座以及贯通该阀座的中心部的喷嘴孔,所述阀套由磁性体构成,并连接设置在该喷嘴部件的后端,所述固定铁芯配置在该阀体的后方;阀柱塞(valve plunger),其以能够自如滑动的方式配合安装在所述阀套内周的滑动引导面,该阀柱塞在前端接合有落座于所述阀座而封闭喷嘴孔的橡胶制成的落座部件;回动弹簧,其压缩设置在所述固定铁芯和所述阀柱塞之间,对该阀柱塞向所述阀座侧施力;以及线圈,其配置成围绕所述固定铁芯,在通电时,通过产生的磁力将所述阀柱塞吸引至所述固定铁芯使所述阀柱塞从所述阀座离开。
技术介绍
所述气体燃料用喷射阀已知有如下述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气体燃料用喷射阀。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4024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关于所述气体燃料用喷射阀,其与液体燃料用喷射阀相比,燃料喷射流量大,因此阀柱塞的工作行程也大,所以闭阀冲击也大。因此,在以往的所述气体燃料用喷射阀中,在与阀柱塞的平坦的前端面接合的橡胶制成的落座部件,形成有落座于阀座的截面为半圆状的环状唇,通过该环状唇来确保阀柱塞的闭阀性,同时缓和其闭阀冲击。然而,当环状唇的高度过高时,环状唇落座于阀座时压缩变形量过大而引发阀柱塞的反跳(bounce),反而妨碍了闭阀性,存在使燃料喷射流量特性不稳定的情况,而且,环状唇的初始塑性变形(永久应变)也变大,这就增加了环状唇与阀座的接触面积而产生向阀座的粘附,妨碍了开阀响应性,并且还由于阀柱塞在开阀时的开度增加,而成为导致燃料喷射量的无用的增加的原因。为了避免这样的不良情况,需要降低环状唇的高度,但高度过低的话,则会导致环状唇的对阀柱塞的闭阀冲击的缓和功能的降低。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燃料用喷射阀,其使落座部件的环状唇的高度尽量低,从而防止阀柱塞的反跳、环状唇的初始塑性变形(永久应变)、以及环状唇向阀座的粘附等,实现燃料喷射量特性的稳定化,同时环状唇能够良好地发挥对阀柱塞的闭阀冲击的缓和功能。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气体燃料用喷射阀,其构成为具备:阀体,其具有喷嘴部件、筒状的阀套、和固定铁芯,所述喷嘴部件具有阀座以及贯通该阀座的中心部的喷嘴孔,所述阀套由磁性体构成,并连接设置在该喷嘴部件的后端,所述固定铁芯配置在该阀套的后方;阀柱塞,其以能够自如滑动的方式配合安装在所述阀套内周的滑动引导面,该阀柱塞在前端接合有通过落座于所述阀座而封闭喷嘴孔的橡胶制成的落座部件;回动弹簧,其压缩设置在所述固定铁芯和所述阀柱塞之间,对该阀柱塞向所述阀座侧施力;以及线圈,其配置成围绕所述固定铁芯,在通电时,通过产生的磁力将所述阀柱塞吸引至所述固定铁芯,使所述阀柱塞从所述阀座离开,所述气体燃料用喷射阀的第一特征在于,在所述阀柱塞的前端面形成有圆形凹部,该圆形凹部被成为所述阀柱塞的外周部的环状台肩部围绕,并且该圆形凹部的内周面形成为从该圆形凹部的底面朝向所述环状台肩部扩径的锥状,另一方面,在所述落座部件形成有环状唇,该环状唇接合于所述内周面和所述环状台肩部,并落座于所述阀座,并且该环状唇配置成其顶部的环状脊线在所述阀柱塞的轴向投影面上位于所述内周面上。并且,本专利技术在第一特征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特征在于,在所述落座部件形成有平坦部,该平坦部与所述环状唇的内周端一体相连,并接合于所述底面。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特征,在阀柱塞的闭阀状态下,落座部件的环状唇受到来自阀座的反作用力而被压缩,但由于环状唇的顶部的环状脊线在阀柱塞的轴向投影面上位于阀柱塞的圆形凹部的锥状内周面上,因此环状唇不仅受到轴向的压缩载荷,还受到沿锥状内周面的缩径方向的压缩载荷,环状唇在上述两个方向被压缩变形。因此,即使将环状唇的自阀柱塞的环状台肩部起的高度设定得足够低,也能够借助环状唇的上述两个方向的压缩变形来有效地缓和阀柱塞的闭阀冲击。而且这样,能够将环状唇的高度设定得足够低,由此能够防止阀柱塞的反跳、环状唇的初始塑性变形(永久应变)、和环状唇在阀座的粘附等,从而实现燃料喷射量特性的稳定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特征,当环状唇向缩径方向被压缩变形时,该变形传递到与阀柱塞的圆形凹部的底面接合的平坦部,但由于该平坦部抵抗环状唇向缩径方向的压缩变形,因此能够防止环状唇向缩径方向的过度压缩变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气体燃料用喷射阀的纵向剖视图。(第一实施例)图2为图1的阀柱塞周边部的放大图。(第一实施例)图3为图2的落座部件周边部的放大图。(第一实施例)图4为图3的向着箭头4方向的视图。(第一实施例)标号说明1:气体燃料用喷射阀;R:脊线;1:阀体;2:喷嘴部件;3:阀套;5:固定铁芯;7:阀座;8:嗔嘴孔;10:阀柱塞;14c:环状槽;17:落座部件;22:线圈;34:弹黃座;35:回动弹黃;50:环状台肩部;51:圆形凹部;51a:底面;51b:内周面;52:平坦部;53:环状唇。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例1首先在图1和图2中,本专利技术的气体燃料用喷射阀I的前端部安装于在发动机的进气管E的管壁设置的安装孔Ea,在发动机的进气行程时,将气体燃料喷射到进气管E内。该喷射阀I的阀体I由如下部分构成:圆筒状的喷嘴部件2 ;中空圆筒状的阀套3,其由磁性体构成,该阀套3的前端部通过配合以及焊接而与该喷嘴部件2的后端的凸缘部2a的外周面结合;中空圆筒状的固定铁芯5,其经非磁性圆筒体4而一体地连接设置在该阀套3的后端;以及中空圆筒状的燃料入口筒6,其一体地连接设置在该固定铁芯5的后端。固定铁芯5形成为其内径比阀套3的内径小,前端的吸引面5b与阀套3的后述的阀柱塞10对置。喷嘴部件2具有:平坦的阀座7,其面向阀套3内;以及喷嘴孔8,其贯通阀座7的中心部并在喷嘴部件2的前端面开口,在喷嘴部件2和阀套3之间夹装有调整该阀座7的位置的环状的垫片9。阀套3的内周面为滑动引导面3a,由磁性体构成的阀柱塞10以能够自如滑动的方式配合安装于该滑动引导面3a。该阀柱塞10构成为从前端侧起如下部分依次呈同轴状地一体相连:短轴部11 ;第一轴颈部13,其直径比所述短轴部11的直径大,该第一轴颈部13以能够自如滑动的方式与所述滑动引导面3a配合;长轴部12,其直径比短轴部11的直径小、长度比短轴部11长;以及第二轴颈部14,其直径比短轴部11的直径大,该第二轴颈部14以能够自如滑动的方式与所述滑动引导面3a配合,能够落座于所述阀座7的橡胶制成的落座部件17如下述那样通过熔接而接合于阀柱塞10的短轴部11的前端面。如图2和图3所示,在短轴部11的前端面即阀柱塞10的前端面,形成有圆形凹部51,该圆形凹部51被成为阀柱塞10的外周部的环状台肩部50围绕。该圆形凹部51由平坦的底面51a和锥状的内周面51b划定而成,所述底面51a与阀柱塞10的轴线Y正交,所述内周面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10.08 JP 2010-2282681.一种气体燃料用喷射阀,其构成为具备:阀体(1),其具有喷嘴部件(2)、筒状的阀套(3)、和固定铁芯(5),所述喷嘴部件(2)具有阀座(7)以及贯通该阀座(7)的中心部的喷嘴孔(8),所述阀套(3)由磁性体构成,并连接设置在该喷嘴部件(2)的后端,所述固定铁芯(5)配置在该阀套(3)的后方;阀柱塞(10),其以能够自如滑动的方式配合安装在所述阀套(3)内周的滑动引导面(3a),该阀柱塞(10)在前端接合有通过落座于所述阀座(7)而封闭喷嘴孔(8)的橡胶制成的落座部件(17);回动弹簧(35),其压缩设置在所述固定铁芯(5)和所述阀柱塞(10)之间,对该阀柱塞(10)向所述阀座(7)侧施力;以及线圈(22),其配置成围绕所述固定铁芯(5),在通电时,通过产生的磁力将所述阀柱塞(10)吸引至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泷口直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京浜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