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文平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可自动定位锁死的手动调整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8933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4:25
一种新型可自动定位锁死的手动调整臂,包括壳体、装设于壳体内的蜗轮、与蜗轮啮合的蜗杆、以及调整轴,壳体上对应开设有与蜗杆内孔相贯通的上安装孔及下安装孔,下安装孔内设有一弹性复位装置,位于上安装孔内的调整轴设有一台阶圆柱体,该台阶圆柱体外圆圆周上开设有复数个上端具有开口的齿槽,壳体上至少扩有一与上安装孔相通且与齿槽对应的径向通孔,径向通孔内固定一末端卡入或退出齿槽的定位轴。本结构调整臂的定位轴末端卡入齿槽中,调整轴无法径向转动,达到防松定位的目的;调整时只需将调整轴推进使定位轴脱离齿槽,即可进行刹车间隙调整,调整完毕,定位轴末端自动定位锁死在齿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刹车系统调整刹车间隙用的手动调整臂,具体来说是指一种新型可自动定位锁死的手动调整臂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交通发展的需要,汽车已经越来越普及,汽车在行驶中难免会振动颠簸,由此经常引发调整臂松动,从而影响汽车的刹车效果,驾驶者不得不经常对调整臂进行调整。目前,市场上使用较多的汽车刹车系统的手动调整臂是采用在调整轴中装上弹簧、钢珠和梅花套控制来进行刹车间隙调整定位,其原理是靠调整轴中的弹簧顶上大钢珠,大钢珠再撑开两颗小钢珠,小钢珠卡入梅花套中进行刹车调整定位,但此法防松锁紧的效果不佳,弹簧的弹力毕竟是有限的,只靠弹簧还不足以将推入梅花套槽内的小钢珠锁紧,汽车在行走时产生的振动,可能使弹簧弹力定位的钢珠回弹,而改变已调好调整臂角度影响刹车效果。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防松锁紧的调整臂,款式各种各样,目的都是如何防止已调整好的调整臂不再松动,但这些防松锁紧的调整臂的结构都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制造装配不便,效果一般。为此,我们经过多次研究试验,成功地制造出一种新型的可自动定位锁死的手动调整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可自动定位锁死的手动调整臂,以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可自动定位锁死的手动调整臂,包括壳体、装设于壳体内的蜗轮、与蜗轮啮合的蜗杆、以及调整轴,壳体上对应开设有与蜗杆内孔相贯通的上安装孔及下安装孔,调整轴贯穿于上安装孔、蜗杆内孔及下安装孔中,其上端头穿出上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孔内设有一弹性复位装置,所述调整轴下端头抵接于该复位机构,位于上安装孔内的调整轴设有一台阶圆柱体,该台阶圆柱体外圆圆周上开设有复数个上端具有开口的齿槽,所述壳体上至少扩有一与所述上安装孔相通且与所述齿槽对应的径向通孔,所述径向通孔内固定一末端卡入或退出所述齿槽的定位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自动定位锁死的手动调整臂,包括壳体、装设于壳体内的蜗轮、与蜗轮啮合的蜗杆、以及调整轴,壳体上对应开设有与蜗杆内孔相贯通的上安装孔及下安装孔,调整轴贯穿于上安装孔、蜗杆内孔及下安装孔中,其上端头穿出上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孔内设有一弹性复位装置,所述调整轴下端头抵接于该复位机构,位于上安装孔内的调整轴设有一台阶圆柱体,该台阶圆柱体外圆圆周上开设有复数个上端具有开口的齿槽,所述壳体上至少扩有一与所述上安装孔相通且与所述齿槽对应的径向通孔,所述径向通孔内固定一末端卡入或退出所述齿槽的定位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自动定位锁死的手动调整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通孔孔壁攻有内螺纹,所述定位轴为定位螺钉。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自动定位锁死的手动调整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螺钉为柱端紧定螺钉,所述蜗轮两侧边的壳体上分别装有封板,所述柱端紧定螺钉由所述封板盖住。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自动定位锁死的手动调整臂,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平李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李文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