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锰钢整铸辙叉新型轨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8165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4:02
一种高锰钢整铸辙叉新型轨顶结构,其车轮过渡区(1)轨顶与车轮踏面的接触面(2)等宽,并使车轮踏面在过渡区与翼轨轨顶面(3)全接触,且翼轨轨顶面(3)两外侧通过台阶(4)向两立墙(5)逐渐过渡。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辙叉车轮过渡区轨顶与车轮的接触面设计为等宽,并使车轮在过渡区与翼轨轨顶面全接触,改善心轨及翼轨的受力状态,减轻与有害空间相邻的心轨及翼轨顶面磨耗,并防止在翼轨轨顶面产生凹陷,从而提高辙叉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道岔
,具体涉及一种高锰钢整铸辙叉新型轨顶结构
技术介绍
高锰钢由于其优异的冲击硬化特性及良好的韧性和强度,广泛应用于铁路道岔关键部件辙叉的制造。经过多年的努力及创新,高锰钢整铸辙叉制造水平不断提高,实现通过运量总重达到1.2亿吨以上。辙叉下道原因以磨耗到限和剥落掉块为主。磨耗到限失效属于接触疲劳磨损,辙叉的顶面是和车轮直接接触并承受载荷的关键部位,磨损和剥落掉块缺陷主要产生在辙叉顶面,尤其是与有害空间相邻的心轨及翼轨顶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锰钢整铸辙叉新型轨顶结构,一是将辙叉车轮过渡区轨顶与车轮的接触面设计为等宽,并使车轮在过渡区与翼轨轨顶面全接触,改善心轨及翼轨的受力状态,减轻与有害空间相邻的心轨及翼轨顶面磨耗,并防止在翼轨轨顶面产生凹陷,从而提高辙叉的使用寿命。二是对辙叉翼轨轨顶壁厚、轮缘槽侧壁壁厚、轮缘槽底壁厚、立墙壁厚进行重新设计,增强铸造工艺的可操作性,以提高轨顶内部质量。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高锰钢整铸辙叉新型轨顶结构,所述辙叉车轮过渡区轨顶与车轮踏面的接触面等宽,并使车轮踏面在过渡区与翼轨轨顶面全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锰钢整铸辙叉新型轨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辙叉车轮过渡区(1)轨顶与车轮踏面的接触面(2)等宽,并使车轮踏面在过渡区与翼轨轨顶面(3)全接触,且翼轨轨顶面(3)两外侧通过台阶(4)向两立墙(5)逐渐过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锰钢整铸辙叉新型轨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辙叉车轮过渡区(I)轨顶与车轮踏面的接触面(2)等宽,并使车轮踏面在过渡区与翼轨轨顶面(3)全接触,且翼轨轨顶面(3)两外侧通过台阶(4)向两立墙(5)逐渐过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锰钢整铸辙叉新型轨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辙叉车轮过渡区(I)轨顶与车轮踏面的接触面宽度均为98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耀忠孙立彬严则会董彦录毛建平寸向宁邱昌昌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