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锁夹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9573 阅读:4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锁夹紧装置,包括温控微量位移驱动装置、面积效应行程放大装置以及双边单作用铰杆增力自锁夹紧装置,所述温控微量位移驱动装置包括一中空薄壁管,其内设有半导体快速制热/制冷元件;所述面积效应行程放大装置包括一主动活塞输入缸体,主动活塞一端设有绝热垫并与中空薄壁管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液体介质,通过管路分别连接左、右输出活塞结构;双边单作用铰杆的铰接点位于左、右输出活塞结构之间,其上设有滚轮,一端固定连接有力输出元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温控微量位移驱动装置,经面积效应行程放大装置驱动双边单作用铰杆进行自锁夹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稳定性好,无污染并且自锁性能优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采用铰杆增力自锁机构的夹紧装置。
技术介绍
无论是传统机械制造业,还是现代机械制造业,机床夹具的作用都是十分 重要的。而机床夹具的核心,则是夹紧装置。目前在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机动夹紧装置,大多采用气动或者液压传动,并 配合以适当的夹紧机构。中国技术专利CN2855645Y中公开了一种气动夹 紧装置,主要由气缸、本体、滑块、连杆、传动轴、压杆以及压板等组成,利 用气动原理,当气缸杆在气压作用下伸出时,便通过接头带动滑块向上运动, 连杆又迫使摇杆带动传动轴及压杆围绕固定点转动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压紧。利 用液压驱动的夹紧装置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1015851Y中公开的一种液 压夹紧装置,包括液压缸和第一夹紧件以及第二夹紧件,液压缸包括缸筒和活 塞杆,第一夹紧件与缸筒连接,第二夹紧件与活塞杆相连接,当液压缸中通入 压力油后,活塞杆和缸筒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从而使分别与它们相连接的第一 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产生相对运动,将待夹物夹紧。然而,在实际的使用中,液压与气动夹紧装置存在着下列不足。①夹紧力 所需要的机械能,要经过很多能量形式转换环节,造成能量损耗大,能源利用 率低。②存在高速旋转的机械传动装置,噪声污染比较严重。③液压传动夹具 在很多环节上无法避免油液泄漏,并由此造成比较严重的地面及空气污染。④ 许多液压传动夹具在切削加工过程中,为保持持续夹紧力而无谓地消耗能源, 对能源是一种浪费。可见,设计一种能源利用率髙、稳定性好、无污染且自锁性能优良的夹紧 装置,对于提髙夹具技术水平,实现节能降耗有着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能源利用率髙、稳定性好、无污染并且自锁性 能优良的夹紧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锁夹紧装置,包括驱 动装置和双边单作用铰杆增力自锁夹紧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由温控微量位移驱 动装置和面积效应行程放大装置构成,所述温控微量位移驱动装置包括一端固 定的中空薄壁管,所述中空薄壁管内设有半导体快速制热/制冷元件;所述面积效应行程放大装置包括一内设有主动活塞的主动活塞输入缸体, 所述主动活塞一端经绝热垫与中空薄壁管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另一侧设有液体 介质,通过管路分别驱动左、右输出活塞结构,所述管路上分别设有可控开关阀;所述双边单作用铰杆增力自锁夹紧装置包括双边单作用铰杆,所述双边单 作用铰杆的铰接点位于左、右输出活塞结构之间,铰接点上设有滚轮,所述双 边单作用铰杆一端铰接有力输出元件。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输出活塞结构包括输出缸体,所述输出缸体内设有 输出活塞,所述输出活塞与缸体之间构成液压腔,所述输出活塞输出侧与缸体 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右输出活塞结构右侧贯穿缸体设有一调节限位蠊钉, 所述调节限位螺钉位于缸体内一端与输出活塞连接。所述温控微量位移驱动装置中设有温度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器 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计算机控制中心电连接。所述输出活塞结构的液压腔与压强传感器连接,压强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 与计算机控制中心电连接。上文中,所述温控微量位移驱动装置主要由中空薄壁管和半导体快速制热 /制冷元件组成。所述半导体快速制热/制冷元件为现有技术,包括P型半导体 元件、N型半导体元件、热电偶、热端换热器以及冷端换热器。其工作原理是 基于帕尔帖效应,把P型半导体元件和N型半导体元件连接成热电偶,并接 上直流电源后,由帕尔贴效应可知,在两个接头处就会产生温差,其中一个接 头处吸热,温度降低,即为冷端;另一个接头处放热,温度升髙,即为热端。 若干个这样的电偶对在电路上串联起来,就构成一个常见的制热/制冷组件,即热电堆。借助于热交换器等各种传热措施,将热端放出的热量加以利用,即 为制热;将冷端置于一定的环境中去吸热,即为制冷。只要改变电流方向,就 可以将冷热端方向相互转换。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面积效应行程放大装置利用帕斯卡原理,当一个装 置以密闭的流体为传动介质,使直径小的活塞推动直径大的活塞运动时,是一 个力放大装置,但同时也是一个行程縮小装置;反之,用直径大的活塞来推动 直径小的活塞运动,则是一个行程放大装置,同时是一个力缩小装置。主动活 塞输入缸体、液体管路、输出缸体组成一个封闭的装置,液体介质为传动介质, 大直径的主动活塞推动小直径的输出活塞运动,形成一个行程放大装置。主动 活塞通过管路与输出活塞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封闭在缸体和管路内的液体介质 将主动活塞接受的微量位移进行放大,输出活塞通过控制电磁开关阀的开合实 现左、右两方向的运动。作为过中心线临界点实现一次力放大自锁夹紧的双边单作用铰杆位于左、 右两输出活塞之间,并通过铰链与力输出元件固定连接。铰杆通过角度效应实 现一次力的放大。右边活塞的缸体右端配有一调节限位螺钉,用以控制活塞的 位移量,进而控制双边单作用铰杆的自锁角度。使用时,利用半导体快速制热/制冷元件对中空薄壁管进行快速加热和冷 却,使得中空薄壁管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线性递增,保证了温控微量位移驱动装 置的准确微位移输出。利用面积效应行程放大作用,将温控微量位移驱动装置 产生的微量位移进行有效的放大,能够实现髙精度的位移输出。中空薄壁管与 主动活塞固定连接,输出活塞分为左输出活塞和右输出活塞,主动活塞与输出 活塞之间,是一定体积的密封液体,并通过左、右两个可控开关阀,来控制密 封液体到左、右两个输出活塞液压腔的通断。左输出活塞驱动双边单作用向右 运动,进而通过铰杆的角度增力作用,使得力输出元件夹紧工件。左输出活塞 继续推动铰杆向右运动,铰杆杆件将会产生弹性变形,越过中心线1 3°后, 在调节限位螺钉的制约下停止。铰杆因其杆件中积蓄的弹性变形势能实现夹紧 装置的自锁功能,使力输出元件始终保持对工件的夹紧力。右输出活塞驱动双 边单作用铰杆通过中心线临界点实现工件的松开操作。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温控微量位移驱动装置与温度控制器以及温度传感器相连接,其信号经由网路与计算机控制中心相链接。所述温度控制器以及 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并且与计算机控制中心相连接,可以准确的对温度进行监 控,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输出活塞结构与压强传感器连接,其信号经由网 路与计算机控制中心相连接。所述压强传感器对压力信号进行采集,并将信号 计算机控制中心,进而对压力进行监控。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 由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半导体制热/制冷元件对中空薄壁管进行加热或冷却, 使得中空薄壁管的尺寸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递增,通过主动活塞将尺寸的伸长量 传递给液体介质,液体介质产生压强并驱动输出活塞进行夹紧操作,较之以往 的装置,本专利技术能源利用率髙,稳定性好;2. 本专利技术的整个装置中,没有髙速运动的机械构件,基本不会产生噪音 污染;主动活塞与输出活塞之间的液体介质是密闭的,泄漏问题容易解决,不 会产生一般液压系统因油液挥发泄漏而造成的地面及空气污染;3. 本专利技术中,输出活塞推动铰杆向右运动,铰杆将产生弹性变形,越过 中心线1 3°后,在调节限位螺钉的限制下停止,铰杆因弹性变形势能实现 自锁,使力输出元件始终保持对工件的夹紧,自锁性能优良;4. 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并且成本低廉,适合在生产中推广使用。附图说明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锁夹紧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双边单作用铰杆增力自锁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由温控微量位移驱动装置和面积效应行程放大装置构成,所述温控微量位移驱动装置包括一端固定的中空薄壁管(1),所述中空薄壁管内设有半导体快速制热/制冷元件(2); 所述面积效应行程放大装置包括一内设有主动活塞(4)的主动活塞输入缸体(3),所述主动活塞一端经绝热垫(5)与中空薄壁管(1)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另一侧设有液体介质(6),通过管路分别驱动左、右输出活塞结构,所述管路上分别设有可控开关阀(7); 所述双边单作用铰杆增力自锁夹紧装置包括双边单作用铰杆(8),所述双边单作用铰杆的铰接点位于左、右输出活塞结构之间,铰接点上设有滚轮(9),所述双边单作用铰杆一端铰接有力输出元件(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洋钟康民窦云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