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定辉专利>正文

一种可折叠拖行的电动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5521 阅读:4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拖行的电动自行车,其车架前端为两个可随车辆倾侧而平行摆动的转向从动轮,后端为一可随车身折叠而收至前两轮之间的驱动轮,折叠时,上提位于车座下方的控制杆解锁车身,顺带上翻车座,用力使车把手与车座合拢,此时以驱动轮或脚架为后支撑点,两个从动轮为前支撑点,通过折叠车身的连杆机构,驱动轮则对应收入到两个从动轮之间,且脚架与两个从动轮对应形成三点支撑,以保证车辆折叠后的固定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折叠及展开过程简单快速容易;折叠后,体积小,通过两个从动轮拖行十分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可折叠拖行的电动自行车
技术介绍
: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目前的电动自行车比普通自行车增加了蓄电池、电机等部件,因此其整车的重量和体积也较普通自行车有所增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比如上下楼、乘坐公交车或者在不适合骑行的道路(人流量较大的步行街或广场等)时,因其重量和体积增加,搬运十分不便。而目前的可折叠自行车,其折叠方式主要是将前轮与后轮以座椅为中轴进行折叠,使前后轮重叠后固定,其折叠后虽然体积变小,便于用户搬运;但是对于重量较大的电动自行车而言,则不适用,这主要因为目前的电动自行车后置有蓄电池和电机,存在前后轮不对称的问题,折叠时因受到蓄电池和电机部件阻挡,按照目前的折叠方式无法保证体积最小,且不能保证有效固定,而且即使能够折叠,但因其重量较大,也难以搬运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拖行的电动自行车,实现电动自行车的折叠和拖行搬运,从而解决目前电动自行车无法折叠且搬运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拖行的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把手(13)、踏板(20)、车架、车座(14)、驱动机构(11)、两个从动轮(10)和一个驱动轮(9),所述车把手(13)及两个从动轮(10)安装在车架前端,所述车座(14)、驱动机构(11)及驱动轮(9)安装在车架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有主杆(1)、转向机构(2)、活动连杆(4)、前支撑连杆(5)、后支撑连杆(6)、展开锁杆(15)和后杆(3);所述转向机构(2)包括转向杆(202)和转向管(204),所述转向管(204)上套置有转向套管(201),转向杆(202)上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锁头(203);所述主杆(1)前端通过连接件(27)与转向套管(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拖行的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把手(13)、踏板(20)、车架、车座(14)、驱动机构(11)、两个从动轮(10 )和一个驱动轮(9 ),所述车把手(13 )及两个从动轮(10 )安装在车架前端,所述车座(14)、驱动机构(11)及驱动轮(9)安装在车架后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架包括有主杆(I)、转向机构(2)、活动连杆(4)、前支撑连杆(5)、后支撑连杆(6)、展开锁杆(15)和后杆(3); 所述转向机构(2)包括转向杆(202)和转向管(204),所述转向管(204)上套置有转向套管(201),转向杆(202 )上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锁头(203 ); 所述主杆(I)前端通过连接件(27)与转向套管(201)下端活动连接,后端固定安装有一主杆卡件(101 ),且在主杆卡件(101)后侧活动安装有一控制杆(16),该控制杆(16)连接有一活动连杆(18),该活动连杆(18)上连接有一连杆勾(19),所述连杆勾(19)上端活动固定在主杆卡件(101)上,下端与主杆卡件(101)形成一锁紧槽; 所述活动连杆(4)前端与转向套管(201)上端活动连接,后端与后杆(3)前端活动连接,中部则与前支撑连杆(5)的前端活动连接,所述后杆(3)中间与主杆(I)中间活动连接; 所述前支撑连杆(5)的后端与后支撑连杆(6)的前端活动连接,踏板(20)固定于支撑连杆(6)的前端;所述后支撑连杆(6)的后端通过锁连接杆(17)与展开锁杆(15)连接,且展开锁杆(15)可对应卡置于连杆勾(19)与主杆卡件(101)形成的锁紧槽中; 所述转向杆(202)上活动安装有上横杆(21),下端活动安装有与上横杆(21)平行的主横杆(23),且上横杆(21)左右两端各安装有一竖连杆(22),所述竖连杆(22)中间与主横杆(23)活动连接,主横杆(23)上有一延伸出用于安装从动轮(10)的轮连接架(24),竖连杆(22)底部活动连接有一横连杆(25),所述横连杆(25)与轮连接架(24)之间通过轮支架(26)连接,且所述从动轮(10)固定在轮支架(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定辉李伟扬
申请(专利权)人:李定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