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板式收缩的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滑板式收缩的自行车。
技术介绍
对于作为交通运输工具的自行车而言,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可将自行车头部与自行车尾部折叠于一起的自行车,该自行车的车架部分通过旋转轴连接,携带或者存放时可将自行车头部和自行车尾部折叠在一起,该类型的自行车相对于传统的不可折叠自行车有所改进;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其依然存在诸多地缺陷,例如:虽能有效地缩短车身存放长度,但由于零部件多且突出,致使其存放空间依然较大且未能有效地减少存放空间;功能按钮多而繁杂,在折叠存放、打开使用的过程中,使用者需用力要大才可操作,难免磕磕碰碰、操作繁琐且存在对人身的安全隐患;设计理念已日趋陈旧,无新意且缺乏艺术性和观赏性;零部件耗材多,不利于低碳环保;不适用于老人和小孩,难以进一步地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滑板式伸缩的自行车,该自行车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存放空间小且能够适用于小孩和老人,适用范围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滑板式收缩的自行车,包括有主车架,主车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板式收缩的自行车,包括有主车架(1),主车架(1)的前端部的上方装设有把手(2),主车架(1)的前端部的下方装设有前车轮(3),主车架(1)的后端部的下方装设有后车轮(4),其特征在于:主车架(1)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横架(11)、第二横架(12)、第三横架(13)以及第四横架(14),第二横架(12)与第三横架(13)拼靠于一起,第一横架(11)可相对水平横向滑动地装设于第二横架(12)的前端部,第四横架(14)可相对水平横向滑动地装设于第三横架(13)的后端部;第一横架(11)与第二横架(12)之间装设有前弹性组件(5),前弹性组件(5)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与相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板式收缩的自行车,包括有主车架(1),主车架(I)的前端部的上方装设有把手(2),主车架(I)的前端部的下方装设有前车轮(3),主车架(I)的后端部的下方装设有后车轮(4),其特征在于:主车架(I)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横架(11)、第二横架(12)、第三横架(13)以及第四横架(14),第二横架(12)与第三横架(13)拼靠于一起,第一横架(11)可相对水平横向滑动地装设于第二横架(12)的前端部,第四横架(14)可相对水平横向滑动地装设于第三横架(13)的后端部;第一横架(11)与第二横架(12)之间装设有前弹性组件(5),前弹性组件(5)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第一横架(11)以及第二横架(12)连接,第三横架(13)与第四横架(14)之间装设有后弹性组件¢),后弹性组件(6)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第三横架(13)以及第四横架(1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板式收缩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弹性组件(5)包括有分别呈波浪状的第一前弹性铁丝(51)和第二前弹性铁丝(52),所述第一横架(11)对应第一前弹性铁丝(51)设置有第一定位柱(71),第一横架(11)对应第二前弹性铁丝(52)设置有第二定位柱(72),所述第二横架(12)对应第一前弹性铁丝(51)设置有第三定位柱(73),第二横架(12)对应第二前弹性铁丝(52)设置有第四定位柱(74),第一前弹性铁丝(51)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第一定位柱(71)以及第三定位柱(73)连接,第二前弹性铁丝(52)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第二定位柱(72)以及第四定位柱(74)连接;第一定位柱(71)与第三定位柱(73)之间的水平距离等于第二定位柱(72)与第四定位柱(74)之间的水平距 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滑板式收缩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弹性组件(6)包括有分别呈波浪状的第一后弹性铁丝¢1)和第二后弹性铁丝(62),所述第三横架(13)对应第一后弹性铁丝¢1)设置有第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