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两转一移三自由度无过约束非对称并联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4893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1:36
一种两转一移三自由度无过约束非对称并联机构,其包括动平台、机架以及连接它们的三个分支,其中第一分支中的球副与机架连接,转动副与动平台连接,球副与转动副之间通过移动副连接,其中移动副轴线与转动副轴线垂直;第二分支中的万向铰与机架连接,转动副与动平台连接,万向铰与转动副之间通过移动副连接,其中转动副轴线既平行于万向铰的第二转动副轴线,又垂直于移动副轴线;第三分支中的万向铰与机架连接、球副与动平台连接,万向铰与球副之间通过移动副连接,其中移动副轴线垂直于万向铰的第二转动副轴线;上述第一分支中转动副轴线与第二分支中转动副轴线不平行。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无过约束,加工装配简单,控制容易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并联机构。
技术介绍
并联机器人与串联机器人相比,具有刚度大、运动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在机械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而具有两个转动一个移动自由度的并联机构可以应用于运动模拟器,坐标测量机,加工中心的主轴头等,其中最典型的应用是作并联机床的主轴头,在该主轴头上增加一个两自由度的转头,便能实现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复杂零件的加工。现有的文献中,如K.Neumann 2008年发表的论文(K.Neumann, 2008.Adaptivein-jig high load Exechon machining & assembly technology, SAE International,08AMT-0044.)和专利 CN 101049699A,CN 201625978U,CN 201389855Y 中提到的并联机构,动平台存在无伴随运动的转轴而具有易于标定和控制的优点,但是这些机构存在共线这种严格的几何条件,配合精度要求非常高,反之,如若达不到该几何条件,则机构的性能达不到要求,这样的苛刻几何条件为机构的加工制造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难以保证加工精度。而另一类3-RPS/SPR两转一移并联机构,虽不存在苛刻的几何条件,但转动运动中存在伴随移动,导致标定和控制很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2控制的两转一移三自由度无过约束非对称并联机构。本专利技术包括机架、动平台以及连接它们的三个分支,其有三种连接方式: 第一种连接方式:第一分支中的球副与机架连接,转动副与动平台连接,球副与转动副之间通过移动副连接,其中移动副轴线与转动副轴线垂直;第二分支中的万向铰与机架连接,转动副与动平台连接,万向铰与转动副之间通过移动副连接,其中转动副轴线既平行于万向铰的第二转动副轴线,又垂直于移动副轴线;第三分支中的万向铰与机架连接、球副与动平台连接,万向铰与球副之间通过移动副连接,其中移动副轴线垂直于万向铰的第二转动副轴线;上述第一分支中转动副轴线与第二分支中转动副轴线不平行。第二种连接方式:第三分支中的球副与机架连接,万向铰与动平台连接,球副与万向铰之间通过移动副连接,其中移动副轴线垂直于万向铰的第一转动副轴线。第一和第二分支的部件和连接方式同第一种连接方式。第三种连接方式:第一分支中的移动副与机架连接,球副与动平台连接,移动副与动平台之间通过转动副连接,其中移动副轴线与转动副轴线垂直;第二分支中的移动副与机架连接,万向铰与动平台连接,移动副与万向铰之间通过转动副连接,其中转动副轴线既平行于万向铰的第一转动副轴线,又垂直于移动副轴线;第三分支中的移动副与机架连接,球副与动平台连接,移动副与球副之间通过万向铰连接,其中移动副轴线垂直于万向铰的第一转动副轴线;上述第一分支中的移动副轴线,第二分支中的移动副轴线和第三分支中的移动副轴线相互平行。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机构中无苛刻的几何条件,动平台存在无伴随移动的转轴,驱动器能接近机架,分支结构简单,无过约束,加工制造比较方便,标定和控制容易实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图1所示的两转一移三自由度无过约束非对称并联机构示意图中,第一分支中的球副Sll与机架I连接,转动副R13与动平台2连接,球副与转动副之间通过移动副P12连接,其中移动副P12轴线与转动副R13轴线垂直;第二分支中的万向铰R21、R22与机架连接,转动副R24与动平台连接,万向铰与转动副之间通过移动副P23连接,其中转动副R24轴线既平行于万向铰的第二转动副R22轴线,又垂直于移动副P23轴线;第三分支中的万向铰R31、R32与机架连接,球副S34与动平台连接,万向铰与球副之间通过移动副P33连接,其中移动副P33轴线垂直于万向铰的第二转动副R32轴线;上述第一分支中转动副R13轴线与第二分支中转动副R24轴线不平行。实施例2: 在图2所示的两转一移三自由度无过约束非对称并联机构示意图中,第三分支中的球副S31与机架I连接,万向铰R33、R34与动平台2连接,球副与万向铰之间通过移动副P32连接,其中移动副P32轴线垂直于万向铰的第一转动副R33轴线。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的部件与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 在图3所示的两转一移三自由度无过约束非对称并联机构示意图中,第一分支中的移动副Pll与机架I连接,球副S13与动平台2连接,移动副与动平台之间通过转动副R12连接,其中移动副Pll的轴线垂直于转动副R12的轴线;第二分支中的移动副P21与机架连接,万向铰R23、R24与动平台连接,移动副P21与万向铰之间通过转动副R22连接,其中转动副R22轴线既平行于万向铰的第一转动副R23轴线,又垂直于移动副P21轴线;第三分支中的移动副P31与机架连接,球副S34与动平台连接,移动副与球副之间通过万向铰R32、R33连接,其中移动副P31轴线垂直于万向铰的第一转动副R32轴线;上述第一分支中的移动副P12轴线,第二分支中的移动副P21轴线和第三分支中的移动副P31轴线相互平行。以上各实施例中,所述的移动副轴线是指与移动副的运动方向平行的直线,转动副轴线是指转动副转动时所围绕转动的中心线,万向铰的第一转动副指的是靠机架一侧的转动副,万向铰的第二转动副指的是靠动平台一侧的转动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转一移三自由度无过约束非对称并联机构,包括机架(1)、动平台(2)以及连接它们的三个活动分支,其特征在于:其第一分支中的球副(S11)与机架连接,转动副(R13)与动平台连接,球副与转动副之间通过移动副(P12)连接,其中移动副(P12)轴线与转动副(R13)轴线垂直;第二分支中的万向铰(R21、R22)与机架连接,转动副(R24)与动平台连接,万向铰与转动副之间通过移动副(P23)连接,其中转动副(R24)轴线既平行于万向铰的第二转动副(R22)轴线,又垂直于移动副(P23)轴线;第三分支中的万向铰(R31、R32)与机架连接、球副(S34)与动平台连接,万向铰与球副之间通过移动副(P33)连接,其中移动副(P33)轴线垂直于万向铰(R31、R32)的第二转动副(R32)轴线;上述第一分支中转动副(R13)轴线与第二分支中转动副(R24)轴线不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转一移三自由度无过约束非对称并联机构,包括机架(I)、动平台(2)以及连接它们的三个活动分支,其特征在于:其第一分支中的球副(Sll)与机架连接,转动副(Rl3)与动平台连接,球副与转动副之间通过移动副(P12)连接,其中移动副(P12)轴线与转动副(R13)轴线垂直;第二分支中的万向铰(R21、R22)与机架连接,转动副(R24)与动平台连接,万向铰与转动副之间通过移动副(P23)连接,其中转动副(R24)轴线既平行于万向铰的第二转动副(R22)轴线,又垂直于移动副(P23)轴线;第三分支中的万向铰(R31、R32)与机架连接、球副(S34)与动平台连接,万向铰与球副之间通过移动副(P33)连接,其中移动副(P33)轴线垂直于万向铰(R31、R32)的第二转动副(R32)轴线;上述第一分支中转动畐Ij (R13)轴线与第二分支中转动副(R24)轴线不平行。2.—种两转一移三自由度无过约束非对称并联机构,包括机架(I)、动平台(2)以及连接它们的三个活动分支,其特征在于:其第一分支中的球副(Sll)与机架连接,转动副(Rl3)与动平台连接,球副与转动副之间通过移动副(P12)连接,其中移动副(P12)轴线与转动副(R13)轴线垂直;第二分支中的万向铰(R21、R22)与机架连接,转动副(R24)与动平台连接,万向铰与转动副之间通过移动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华锋曹文熬赵世培王敬磊蔡长旺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