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牛蒡护色保脆复配剂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果蔬保鲜技术领域。其特征是护色保脆复配剂由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钙和乳酸钙组成的水溶液,牛蒡经清洗、去皮、切分后,在护色保脆复配剂中浸泡10~30min,不仅能有效抑制牛蒡褐变,维持其色泽,同时能够延缓牛蒡软化,保持其脆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护色保脆复配剂使用方法简便,且安全高效,可用于新鲜牛蒡短期贮藏及加工产品前的保脆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果蔬保鲜
技术介绍
牛蒡(Arctium lappa L.)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牛蒡苷和菊糖等成分,属于保健型蔬菜。现代医学证明,牛蒡具有健脾胃、清热解毒之功效,对高血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癌症有较好的疗效。牛蒡等蔬菜贮藏与加工过程中容易褐变,当其受到机械损伤等危害时,体内酚类物质在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等酶的作用下生成邻苯二醌,继而转化为褐色素从而影响其色泽。同时,牛蒡等蔬菜采收后其质地变软且脆性降低。褐变和软化均会引起蔬菜感官品质下降,货架期缩短,商品价值降低,褐变甚至生成有毒物质,进而影响食用安全性。目前,抑制果蔬褐变主要通过气调、超声、微波和热水烫漂等物理方法以及化学方法加以控制。亚硫酸盐参与糖-氨反应,与羰基加成,抑制褐变的效果明显,但存在食用安全问题。柠檬酸、抗坏血酸盐和植酸盐等均被证实对果蔬褐变有一定效果,它们或通过螯合PPO辅基Cu2+、改变酶作用的酸碱环境而降低酶活力,或促使酚类物质结构发生改变、或与酚类物质结合以减少褐变底物。钙盐通过维持蔬菜植物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完整性,从而保持其脆性。专利(申请公开号CN 102266021A,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公开了“一种水煮牛蒡加工工艺”,专利(申请公开号CN 102793125A,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公开了“一种水煮牛蒡加工工艺”,在加工过程中为保持牛蒡色泽,两者均选择含有次亚硫酸钠的溶液漂白,考虑食用安全,后续工序中仍需脱硫处理,步骤复杂。专利(公开号CN 1602700A,公开日2005年4月6日)公开了“一种制备脱水保鲜牛蒡根的方法及其制备的脱水保鲜牛蒡根”,专利(公开号CN 1640273A,公开日2005年7月20日)公开了“一种速冻牛蒡的制作方法”,专利(公开号CN 101658200A,公开日2010年3月3日)公开了“一种果蔬及果蔬制品复合护色剂的配方及其应用方法”,专利(申请公开号CN 102125289A,申请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公开了“一种果蔬食品的加工方法”,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2524376A,公开日2012年7月4日)公开了 “一种去皮牛蒡的保鲜技术”,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2630740A,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公开了“一种保鲜牛蒡的制作方法”,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2823827A,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公开了“一种速溶牛蒡粉的生产工艺”,这些果蔬护色剂是由柠檬酸、柠檬酸亚锡二钠、柠檬酸钠、抗坏血酸、氯化钠、异抗坏血酸钠和半胱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均只涉及果蔬的护色效果,不能解决牛蒡等果蔬贮藏加工过程中质地变软和脆性降低的问题。专利(申请公开号CN 102150703A,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公开了“一种牛蒡护色保鲜的方法”,其护色保脆液涉及食盐、氯化钙、柠檬酸、Vc和EDTA-2Na等五种添加剂,种类繁多,使用不便。专利(公开号CN 1218635A,公开日1999年6月9日)公开了 “一种果蔬护色液”,其护色液由柠檬酸、氯化钠和氯化钙组成,但柠檬酸和氯化钠对牛蒡护色保脆的效果不明显。在批量筛选多种试剂对牛蒡的护色和保脆效果的试验基础上,本专利技术选取L-Cys、抗坏血酸钙和乳酸钙作为护色保脆复配剂。L-半胱氨酸具有良好的抑制褐变效果。一方面,L-半胱氨酸可鳌合酶促褐变的中间产物-醌,生成稳定的无色化合物。另一方面,L-半胱氨酸的巯基对Cu2+有很强的亲和性,通过与PPO活力位点的Cu2+不可逆转结合或替代其活力位点的配体-组氨酸残基而抑制酶活力。另外,L-半胱氨酸作为天然营养成分,其添加后食用安全性高。钙盐通过抑制PPO活力而具有防止褐变的效果。同时,乳酸钙和抗坏血酸钙具有保脆作用。浸钙处理有利于改变细胞间隙离子环境,调节细胞活力,同时抑制乙烯合成,延缓衰老及软化,保持果蔬脆性。钙盐能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果胶甲酯酶等酶的活力,同时与果胶甲酯酶水解产生的果胶酸羟基基团结合,维持细胞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以解决目前牛蒡保鲜过程中不能有效抑制褐变并保持脆性,保鲜工艺繁琐以及保鲜剂安全性差等技术问题,为牛蒡深加工和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护色保脆复配剂是由质量百分比为0.05 1.5%半胱氨酸、0.05 1.5%抗坏血酸I丐和0.2 0.8%乳酸I丐组成的水溶液,具体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清洗:按公知的方法将牛蒡根用自来水洗去表面的泥沙等杂质;(2)去皮、切分:洗净后的牛蒡置于水中去皮,然后按鲜切产品或加工产品的要求将牛蒡切成段、片、或丝状;(3)护色保脆:将切分后牛蒡置于护色保脆复配剂中,料液比1: 2.5,浸泡10 30min后取出浙干,直接装袋贮藏或进行后续加工。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护色保脆复配剂及其使用方法具有以下优点:(I)本专利技术同时考量牛蒡的色泽与脆性研制护色保脆复配剂,维持牛蒡原有的良好感官品质,提升产品价值;(2)本专利技术的护色保脆复配剂无毒非硫、使用简便,且安全高效;四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将牛蒡根洗净、去皮、切段,切分后的牛蒡置于护色保脆复配剂中浸泡30min,料液比为1: 2.5;护色保脆复配剂中各成分质量百分比为L-半胱氨酸0.29%、抗坏血酸钙1.2%和乳酸钙0.2% ;将浸泡后牛蒡浙干,装入聚乙烯保鲜袋(25cmX17cm)中,扎紧袋口后置于4°C贮藏。牛蒡经复配剂处理后,在5天的贮藏期内仍能保持其白色与脆性。实施例2牛蒡根清洗、去皮、切分和护色保脆方法同实施例1。浸泡时间25min,护色保脆复配剂中各成分质量百分比为L-半胱氨酸0.2%、抗坏血酸钙0.6%和乳酸钙0.4%。复配剂处理的牛蒡于20°C贮藏I天后,仍能保持其白色与脆性。实施例3牛蒡根清洗、去皮、切分和护色保脆方法同实施例1。浸泡时间为20min,护色保脆复配剂中各成分质量百分比为L-半胱氨酸0.1%、抗坏血酸钙1%和乳酸钙0.2%。复配剂处理的牛蒡15°C贮藏,3天内仍能保持其白色与脆性。实施例4牛蒡根清洗、去皮、切分和护色保脆方法同实施例1。浸泡时间为15min,护色保脆复配剂中各成分质量百分比为L-半胱氨酸0.2%、抗坏血酸钙0.6%和乳酸钙0.4% ;复配剂处理的牛蒡20°C贮藏2天后,仍能保持其白色与脆性。实施例5牛蒡根清洗、去皮、切分和护色保脆方法同实施例1。浸泡时间为15min,10min,护色保脆复配剂中各成分质量百分比为L-半胱氨酸0.5%、抗坏血酸钙0.5%和乳酸钙0.8% ;复配剂处理的牛蒡10。°C贮藏4天后仍能保持其白色与脆性。以上详细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但这只是为了便于理解而举的实例,不应被视为是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同样,任何所属
的技术人员均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做出各种可能的等同改变或替换,但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牛蒡护色保脆复配剂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护色保脆复配剂是由质量百分比为0.05~1.5%半胱氨酸、0.05~1.5%抗坏血酸钙和0.2~0.8%乳酸钙组成的水溶液,使用时牛蒡经清洗去皮切分后,在护色保脆复配剂中短时间浸泡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的保护。权利要求1.一种牛蒡护色保脆复配剂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护色保脆复配剂是由质量百分比为0.05 1.5%半胱氨酸、0.05 1.5%抗坏血酸钙和0.2 0.8%乳酸钙组成的水溶液,使用时牛蒡经清洗去皮切分后,在护色保脆复配剂中短时间浸泡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牛蒡护色保脆复配剂及其使用方法,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振新,张婷,陈旭,任航海,魏明秋,李和平,董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