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物栽培技术,适用于中熟夏大豆品种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大豆[Glycinemax (L.) Merr.]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植物蛋白与食用植物油的来源,在世界粮食作物构成和国际油料作物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大豆约占世界油料作物产量的 35% (Wilcox,2004)。大豆的种植方式直接关系到其群体的大小,而群体的大小则是决定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因素。大豆高产栽培的基本原理是在合理利用和适应自然条件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栽培技术措施,以创造大豆生育良好的光、温、水、热、肥条件,使大豆品种的产量与质量遗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自然条件一般是不可控制的,主要是通过合理区划去适应。栽培技术是可以调控的,栽培技术的实质是改善光、温、水、热、肥等生态因子对大豆生理过程和生育进程的影响,从而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大豆常因籽粒皱缩、干瘪、粒重低而导致萌发力低、顶土力差和苗势弱;加之籽粒和幼苗鲜甜可口,易遭鼠虫危害。中熟夏大豆品种的生育期只有100-120天左右,但整个生育期处在高温多雨的季节,所以存在严重的缺苗、高温落花、密度过高造成倒伏现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熟夏大豆品种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秸秆粉碎:前茬小麦收获后,立即用秸秆粉碎机进行秸秆粉碎,秸秆粉碎通过筛网孔径为8.0?10.0?mm;同时施入复合肥25?kg/667?m2和有机肥300?kg/667?m2,避免由于土壤微生物在分解小麦秸秆时与大豆幼苗争夺土壤中速效氮素而使大豆苗期缺氮发黄;2)土壤消毒:将99%恶霉灵20?g和5%毒死蜱辛硫磷2?kg混合20?kg细土中人工施入667?m2大豆田,撒施均匀,防治大豆苗期根腐病、枯萎病、立枯病等作物病害,并降低根结线虫、地老虎、蝼蛄、蛴螬地下害虫的发生率;3)垄作方式:施用基肥和土壤消毒剂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熟夏大豆品种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秸杆粉碎:前茬小麦收获后,立即用秸杆粉碎机进行秸杆粉碎,秸杆粉碎通过筛网孔径为8.0-10.0 mm;同时施入复合肥25 kg/667 m2和有机肥300 kg/667 m2,避免由于土壤微生物在分解小麦秸杆时与大豆幼苗争夺土壤中速效氮素而使大豆苗期缺氮发黄; 2)土壤消毒:将99%恶霉灵20 g和5%毒死蜱辛硫磷2 kg混合20 kg细土中人工施入667 m2大豆田,撒施均匀,防治大豆苗期根腐病、枯萎病、立枯病等作物病害,并降低根结线虫、地老虎、蝼蛄、蛴螬地下害虫的发生率; 3)垄作方式:施用基肥和土壤消毒剂后,采用中型拖拉机一次性完成旋耕起垄,加厚了大豆生长的熟土层;旋耕深度为20-25 cm ;垄宽80 cm,垄高35 cm,垄间距40 cm ;每垄种植大豆2行,平均行距60 cm,穴距30 cm,每穴2粒种子; 4)种子处理:选取有限结荚或亚有限结荚习性,耐大豆病毒病、抗倒伏,叶形中小,株高70 90 cm,分枝3 5个,单株结荚45 50个,每荚粒数2.0个,全生育期100 120天,百粒重18-23 g的大豆品种;选好种子后,将其放在布袋中晾晒I天,然后采用小功率超声波处理; 5)适时迟播:迟播的主要效果是适当缩短营养生长期、推迟开花时间,有效避免大豆在最高温时段开花,从而提高结荚率;推荐长江下游夏大豆于6月20日-7月10日播种,8月15日左右开花,避开了 7月20日-8月5日的最高温度;如果迟于7月20日播种,多数夏大豆品种会因有效积温不足,不能正常成熟; 6)播种方式: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时播种,播深2-3cm ;干旱时必须坚持带水播种;如果连续阴雨,可以用小竹片挖一个2-3 cm深小洞,播种后不要覆盖,防止土壤板结、不利于出苗; 7)合理稀植:推荐每亩留苗5000-7000株左右;密度过低,个体发育茂盛,群体发育不足,不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密度过高,个体和群体发育的矛盾难以协调,大豆生长中后期田间通风透光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梅,顾和平,陈新,袁星星,陈华涛,崔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