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蕨类植物孢子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92040 阅读:4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2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蕨类植物孢子繁殖方法,属于蕨类植物繁殖技术领域。在秋冬季,在简易温室内,利用家庭鱼缸用固定温度加温棒对浸在水中的盆播孢子进行加温处理,维持孢子萌发的最适宜(25℃左右)温度,促进孢子萌发;在播种过程中,不需要进行任何的消毒过程,养护过程中不需要特殊的管理;平均每盆产幼孢子苗142株。基质制备简单,操作方法简单易行,解决了孢子繁殖过程中的技术壁垒,播种和养护过程绿色环保,可大量进行蕨类植物的繁殖,能够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可推广到其它蕨类植物的孢子繁殖上,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繁殖
,特别是涉及一种蕨类植物孢子繁殖的实用方法。
技术介绍
:蕨类植物(Fern)也称羊齿植物,是原始的维管束植物,是介于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之间的一个分类群。它是高等孢子植物,具有明显的世代更替,并以无性世代的孢子体占优势。蕨类植物的孢子繁殖是一种快速繁育种苗的捷径,它具有简单易行、繁殖量大、成本低廉、简单易行等诸多优势,是蕨类繁殖的最主要方式。国外蕨类的大规模生产,主要依靠孢子来进行繁殖,并具有较成熟的生产技术。而国内的蕨类植物的生产主要依靠进口一些蕨类的种苗,进行加工生产,或者利用分株繁殖的方式进行生产;极少数种类的蕨类植物通过组培方法进行大量繁殖,但由于没有解决成本高,技术应用难度大的缺点,导致在实际生产中不能得到普遍应用;在夏季进行的孢子繁殖,孢子的萌发率和成苗率均较低,不能形成实际产量。国内的药用和观赏蕨类种类的生产用苗主要依靠在山上挖掘野生植株来进行,这一方法,极易造成野生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以及对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并且繁殖量有限,很难进行批量生产,进而难以进入和占领市场,这也是蕨类植物在我国的园艺生产中所占比例很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正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蕨类植物孢子繁殖方法,其特征是:(1)孢子的播种时间是10月上旬;孢子采集时间是夏季(需冷藏至播种时间)和9月下旬。(2)在常规玻璃温室内进行播种,温室内温度变化幅度在8?28℃;准备高度20cm以上的周转箱数个,用于盛水和盛装播种孢子所用塑料花盆,家庭鱼缸用固定温度加热棒(固定温度26℃,上下正负1℃)若干,用于对周转箱内的水温进行控制。(3)在塑料周转箱内装10cm深度的自来水,将播好孢子的塑料花盆放入周转箱内,周转箱上面覆盖塑料或玻璃板(起保温、防止杂菌进入,并保证有一定强度的光照);将固定温度加热棒放入周转箱内,在夜间温度低于20℃时,接通加热棒电源进行加温。(4)播种后的养护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蕨类植物孢子繁殖方法,其特征是: (1)孢子的播种时间是10月上旬;孢子采集时间是夏季(需冷藏至播种时间)和9月下旬。(2)在常规玻璃温室内进行播种,温室内温度变化幅度在8-28°C;准备高度20cm以上的周转箱数个,用 于盛水和盛装播种孢子所用塑料花盆,家庭鱼缸用固定温度加热棒(固定温度26°C,上下正负1°C )若干,用于对周转箱内的水温进行控制。(3)在塑料周转箱内装IOcm深度的自来水,将播好孢子的塑料花盆放入周转箱内,周转箱上面覆盖塑料或玻璃板(起保温、防止杂菌进入,并保证有一定强度的光照);将固定温度加热棒放入周转箱内,在夜间温度低于20°C时,接通加热棒电源进行加温。(4)播种后的养护管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起梦刘兴剑朱洪武仲秀林任全进胡乾军刘永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