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野生植物引种栽培领域,具体涉及野生土生蕨类植物的引种栽培技术。
技术介绍
蕨类植物素有“无花之美”的美誉,它们或具有婀娜多姿的体态,或拥有潇洒飘逸的羽片,在色彩、形态、习性等方面独树一帜。蕨类植物多数种类四季常绿;或有颜色鲜艳的孢子或叶色,或有造型奇特、色彩眩目的根状茎,加上耐荫喜湿以及某些种类石生或附生的特殊生态习性,从而使 蕨类植物具有独特的观赏特性。蕨类植物多数为土生蕨类,占我国蕨类植物的绝大部分,土生蕨类分布广泛,许多种类具有株型秀丽、四季常绿的特点,观赏价值较高。在多种生境中,均有土生蕨类植物的生长,并在部分阴湿林下草本层中,占据优势位置。我国观赏蕨类的引种栽培研究刚刚起步,在华东地区,对土生观赏蕨类的引种栽培和移栽技术方面进行的研究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数百家提供一种土生蕨类植物的引种栽培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提高土生蕨类植物引种植株的成活率,形成一整套土生蕨类野生植株引种移栽的技术流程,为土生蕨类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国内对土生蕨类植物的研究较少,没有相关的专利报道,本专利技术填补了土生蕨类植物野生植株引种栽培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土生蕨类植物引种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土生蕨类野生植株的引种移栽时间,在华东地区应在秋季的10月上旬到11月中旬为最合适。(2)移栽植株的选择:要引种移栽所选种类中能够展现该种类形态特征的中等大小个体,要带宿土,要在原采集地收集腐叶土。(3)栽植地点和栽培基质选择:引种的土生蕨类植物栽培在有散射光条件,湿度较大的林下;栽培基质为泥炭+河沙+园土+腐叶土,pH值在6.1?6.5。(4)栽种:采挖后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种植下地,种植的深度应比野生植株的根部生长深度略深,栽植穴底部要垫一层蕨类植物采集地收集的腐叶土;栽植后进行浇水等管理。(5)栽培后管理:在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生蕨类植物引种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土生蕨类野生植株的引种移栽时间,在华东地区应在秋季的10月上旬到11月中旬为最合适。(2)移栽植株的选择:要引种移栽所选种类中能够展现该种类形态特征的中等大小个体,要带宿土,要在原采集地收集腐叶土。(3)栽植地点和栽培基质选择:引种的土生蕨类植物栽培在有散射光条件,湿度较大的林下;栽培基质为泥炭+河沙+园土 +腐叶土,pH值在6.1-6.5。(4)栽种:采挖后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种植下地,种植的深度应比野生植株的根部生长深度略深,栽植穴底部要垫一层蕨类植物采集地收集的腐叶土 ;栽植后进行浇水等管理。(5)栽培后管理:在第二年夏季的梅雨季节进行叶面肥的喷施,用0.5%硫酸亚铁+0.2%尿素进行土生蕨类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剑,孙起梦,朱洪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