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玉米与大豆间作模式防控华北平原旱作大田土壤硝酸盐淋失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玉米与大豆间作种植减少氮肥施用,高效利用前茬残留土壤养分及外源养分,降低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风险。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关心地表水及地下水质量,硝酸盐对地下水的污染问题已引起许多国家的特别关注(胡国臣,张清敏,王忠,等.地下水硝酸盐氮污染防治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1999,18 (5):228-230;邢光熹,施书莲,杜丽娟等.苏州地区水体氮污染状况[J].土壤学报,2001,38(4):540-546 ;Rodriguez MA, ContinuoJ, MartinsF.Efficacyand limitations of critical as anitrogen catchcropina Mediterraneanenvironment[J].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2002,17:155-160)。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是华北平原主要轮作方式,但农户在两季作物上都投入大量氮肥,造成氮肥利用率远远低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控华北平原旱作大田土壤硝酸盐淋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旱作大田夏播季进行玉米和大豆间作种植吸收前茬作物残留养分及外源养分,减缓氮素淋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控华北平原旱作大田土壤硝酸盐淋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旱作大田夏播季进行玉米和大豆间作种植吸收前茬作物残留养分及外源养分,减缓氮素淋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4行玉米与6行大豆间作种植。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和大豆品种均为符合当地种植农时并在6-10月份期间能够完成生长期的作物。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符合当地种植农时并在6-10月份期间能够完成生长期的作物,是指每年6月份冬小麦收获后能及时播种并在每年10月份冬小麦种植前能及时收获的作物。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和大豆是能够互利共生、生物量较大、光合利用效率高并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品种。6.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宗,张亦涛,刘宏斌,任天志,尹昌斌,王洪媛,翟丽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