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适合干旱荒漠区梭梭与甘草的间作套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931354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8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合干旱荒漠区梭梭与甘草的间作套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梭梭种植沟的开挖;⑵间作甘草地的土地整理;⑶选苗:选择一年生无病虫害的梭梭幼苗;⑷种植:第二年春天土壤解冻后,采用幼苗种植器随起随栽所述梭梭幼苗;⑸甘草种子处理;⑹甘草种子直播:在种植梭梭的垄沟之间的耕作面上撒播所述处理后的甘草种子,撒播后用耙子耙平并镇压、保墒;⑺田间管理措施。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梭梭与甘草间作套种,可以实现干旱荒漠条件下梭梭和甘草的互惠共生,不但解决了仅种植梭梭效益单一、植物成活率低等问题,而且达到荒漠治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而为干旱荒漠区农业安全高效产出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林业和沙漠化防治领域中的一种间作套种的方法,尤其涉及适合干旱荒漠区梭梭与甘草的间作套种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的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如何治理荒漠化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甘草为豆科植物,分布于大陆性气候地带,以其很深的根吸收地下水,来适应干旱的环境条件;性耐寒、耐旱、喜光、宜冷凉干燥的气候,能耐-40~35℃。夏季在酷热的荒漠、半荒漠地带生长良好;野生品种生于草原钙质土上,又是抗盐咸性很强的植物。梭梭是一种耐干旱、耐风蚀、耐盐碱植物,在我国的西北荒漠、半荒漠地区具有较为普遍的分布。人工栽植的梭梭生长速度快,防风固沙效果好,能够很好的改善沙漠戈壁环境。然而,在梭梭植树造林过程中,考虑到荒漠极端恶劣条件下成林后植株与植株之间的竞争关系,每亩只适宜种植梭梭300~400棵,因此导致在成林前的1~4年间,梭梭植物盖度小,防沙固沙生态效应较差;而且栽种单一的梭梭植物,抗灾害能力弱,潜伏着病虫害等灾害性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荒漠治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适合干旱荒漠区梭梭与甘草的间作套种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适合干旱荒漠区梭梭与甘草的间作套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梭梭种植沟的开挖:秋末初冬先将干旱荒漠地整平,再用带犁铧的拖拉机按东西方向开出一条宽35~45cm、深20~25cm的垄沟,垄沟与垄沟之间的距离为4~5m;⑵间作甘草地的土地整理:在种植前一年秋季于所述梭梭的垄沟与垄沟之间距离为4~5m的区域内深耕1 次,春季播前结合施农家肥再深耕整地1 次,每亩施用熟化的农家肥2000~3000kg;⑶选苗:选择一年生无病虫害的梭梭幼苗;⑷种植:第二年春天土壤解冻后,按1~1.5m的株距采用幼苗种植器随起随栽所述梭梭幼苗;⑸甘草种子处理:选用籽粒饱满、均匀一致、无虫蛀、纯净度在90%以上、千粒重为10~12 g的乌拉尔红皮甘草种子;将该种子放入容器中,每100kg种子加入体积浓度为75%~85%的浓硫酸2500~3000 ml,迅速搅拌后10~15min后放置1~2 h,捞出种子用清水冲洗3~5遍,然后在阴凉处晾干,即得处理后的甘草种子;⑹甘草种子直播:在种植所述梭梭的垄沟之间4~5m宽的耕作面上撒播所述处理后的甘草种子,按每666.7m2播种1.5~2.0kg,撒播后用耙子耙平并镇压、保墒;⑺田间管理措施:①浇水:当甘草苗高8~12cm且5片真叶后开始浇头水;梭梭的浇水随着甘草的灌溉同时进行;②中耕除草:甘草种植第一年经常中耕锄草,第二年甘草无需再中耕除草;梭梭种植的沟垄上杂草要全部除掉;③施肥:对所述甘草幼苗和所述梭梭幼苗第一年秋季每亩撒施荒漠盐碱生境嗜盐碱微生物固体菌肥250~350kg,对所述甘草幼苗第二年春秋季结合灌水每亩撒施10~20kg磷酸二铵;梭梭无需追肥;④病虫害防治;⑤甘草的采挖:甘草栽培3~4年后,于秋季采挖即可。所述步骤⑷中的幼苗种植器包括手柄、连接杆和“U”形叉;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所述手柄,其另一端设有所述“U”形叉。所述手柄为长10~15cm、直径3~3.5cm的钢管。所述连接杆为长50~60cm、直径1~2cm的钢筋。所述“U”形叉为长4~5cm、直径0.5~1cm的钢筋,该“U”形叉的两端渐尖且两端点最宽距离为3~4cm。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开沟时间是秋末初冬。这个时间段为农闲时间,利用此时进行开沟并不会耽误正常的农事操作,还可以充分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2、本专利技术借助大自然的风力填平所开的垄沟,不需要人工进行机械繁琐的覆沙填埋工作,进而大幅度地减轻劳动强度,使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有效节约劳动力,大大降低了造林成本。3、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幼苗种植器,克服了传统栽植方式中挖坑填埋耗时费力的缺点,而且缩短了栽植时间,使种植效率大大提高。4、本专利技术将梭梭与甘草间作套种,可以实现干旱荒漠条件下梭梭和甘草的互惠共生,不但解决了仅种植梭梭效益单一、植物成活率低等问题,而且达到荒漠治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而为干旱荒漠区农业安全高效产出提供技术支撑。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柄 2—连接杆 3—“U”形叉。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一种适合干旱荒漠区梭梭与甘草的间作套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梭梭种植沟的开挖:秋末初冬先将干旱荒漠地整平,再用带犁铧的拖拉机按东西方向开出一条宽35cm、深20cm的垄沟,垄沟与垄沟之间的距离为4m。干旱荒漠区风沙大,经过一个冬天西北风就会吹动细沙将开的沟填平。⑵间作甘草地的土地整理:在种植前一年秋季于梭梭的垄沟与垄沟之间距离为4m的区域内深耕1 次,春季播前结合施农家肥再深耕整地1 次,每亩施用熟化的农家肥2000kg。⑶选苗:选择一年生无病虫害的梭梭幼苗。⑷种植:第二年春天土壤解冻后,梭梭种植沟内填满了细沙;此时,按1m的株距采用幼苗种植器(申请号:201620463608.2)随起随栽梭梭幼苗。即:操作人员将幼苗根部卡在“U”形叉3内,一手握住手柄1,一手拿起幼苗,将幼苗种植器斜插入土壤中,用脚踩实,同时保持幼苗直立。插入的深度要适中,保证土壤覆盖幼苗的全部根,且幼苗不倒。其中:幼苗种植器包括手柄1、连接杆2和“U”形叉3(如图1所示)。连接杆2的一端设有手柄1,其另一端设有“U”形叉3。手柄1为长10~15cm、直径3~3.5cm的钢管。连接杆2为长50~60cm、直径1~2cm的钢筋。“U”形叉3为长4~5cm、直径0.5~1cm的钢筋,该“U”形叉3的两端渐尖且两端点最宽距离为3~4cm。⑸甘草种子处理:选用籽粒饱满、均匀一致、无虫蛀、纯净度在90%以上、千粒重为10 g的乌拉尔红皮甘草种子;将该种子放入耐酸蚀的容器中,每100kg种子加入体积浓度为75%的浓硫酸2500 ml,迅速搅拌后10min后放置1h,捞出种子用清水冲洗3遍,然后在阴凉处晾干,即得处理后的甘草种子。⑹甘草种子直播:在种植梭梭的垄沟之间4m宽的耕作面上撒播处理后的甘草种子,按每666.7m2播种1.5kg,撒播后用耙子耙平并镇压、保墒。⑺田间管理措施:①浇水:当甘草苗高8cm且5片真叶后开始浇头水;梭梭的浇水随着甘草的灌溉同时进行。②中耕除草:甘草种植第一年经常中耕锄草,第二年甘草无需再中耕除草;梭梭种植的沟垄上杂草要全部除掉。③施肥:对甘草幼苗和梭梭幼苗第一年秋季每亩撒施荒漠盐碱生境嗜盐碱微生物固体菌肥(专利号:ZL201110443305.6)250kg,对甘草幼苗第二年春秋季结合灌水每亩撒施10kg磷酸二铵;梭梭无需追肥。④病虫害防治:在初夏及夏未喷洒2~3次质量浓度为0.033%~0.1%的多菌灵、石硫合剂、托布津以及代森锰锌杀菌剂进行预防及防治工作。⑤甘草的采挖:甘草栽培3~4年后,于秋季采挖即可。本专利技术方法经实际应用发现,使用此项技术间作套种后甘草与梭梭成活率分别增加了16.34%和13.89%,种植效率大大提高,从而降低了种植成本。实施例2 一种适合干旱荒漠区梭梭与甘草的间作套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梭梭种植沟的开挖:秋末初冬先将干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合干旱荒漠区梭梭与甘草的间作套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梭梭种植沟的开挖:秋末初冬先将干旱荒漠地整平,再用带犁铧的拖拉机按东西方向开出一条宽35~45cm、深20~25cm的垄沟,垄沟与垄沟之间的距离为4~5m;⑵间作甘草地的土地整理:在种植前一年秋季于所述梭梭的垄沟与垄沟之间距离为4~5m的区域内深耕1 次,春季播前结合施农家肥再深耕整地1 次,每亩施用熟化的农家肥2000~3000kg;⑶选苗:选择一年生无病虫害的梭梭幼苗;⑷种植:第二年春天土壤解冻后,按1~1.5m的株距采用幼苗种植器随起随栽所述梭梭幼苗;⑸甘草种子处理:选用籽粒饱满、均匀一致、无虫蛀、纯净度在90%以上、千粒重为10~12 g的乌拉尔红皮甘草种子;将该种子放入容器中,每100kg种子加入体积浓度为75%~85%的浓硫酸2500~3000 ml,迅速搅拌后10~15min后放置1~2 h,捞出种子用清水冲洗3~5遍,然后在阴凉处晾干,即得处理后的甘草种子;⑹甘草种子直播:在种植所述梭梭的垄沟之间4~5m宽的耕作面上撒播所述处理后的甘草种子,按每666.7m2播种1.5~2.0kg,撒播后用耙子耙平并镇压、保墒;⑺田间管理措施:①浇水:当甘草苗高8~12cm且5片真叶后开始浇头水;梭梭的浇水随着甘草的灌溉同时进行;②中耕除草:甘草种植第一年经常中耕锄草,第二年甘草无需再中耕除草;梭梭种植的沟垄上杂草要全部除掉;③施肥:对所述甘草幼苗和所述梭梭幼苗第一年秋季每亩撒施荒漠盐碱生境嗜盐碱微生物固体菌肥250~350kg,对所述甘草幼苗第二年春秋季结合灌水每亩撒施10~20kg磷酸二铵;梭梭无需追肥;④病虫害防治;⑤甘草的采挖:甘草栽培3~4年后,于秋季采挖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干旱荒漠区梭梭与甘草的间作套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梭梭种植沟的开挖:秋末初冬先将干旱荒漠地整平,再用带犁铧的拖拉机按东西方向开出一条宽35~45cm、深20~25cm的垄沟,垄沟与垄沟之间的距离为4~5m;⑵间作甘草地的土地整理:在种植前一年秋季于所述梭梭的垄沟与垄沟之间距离为4~5m的区域内深耕1 次,春季播前结合施农家肥再深耕整地1 次,每亩施用熟化的农家肥2000~3000kg;⑶选苗:选择一年生无病虫害的梭梭幼苗;⑷种植:第二年春天土壤解冻后,按1~1.5m的株距采用幼苗种植器随起随栽所述梭梭幼苗;⑸甘草种子处理:选用籽粒饱满、均匀一致、无虫蛀、纯净度在90%以上、千粒重为10~12 g的乌拉尔红皮甘草种子;将该种子放入容器中,每100kg种子加入体积浓度为75%~85%的浓硫酸2500~3000 ml,迅速搅拌后10~15min后放置1~2 h,捞出种子用清水冲洗3~5遍,然后在阴凉处晾干,即得处理后的甘草种子;⑹甘草种子直播:在种植所述梭梭的垄沟之间4~5m宽的耕作面上撒播所述处理后的甘草种子,按每666.7m2播种1.5~2.0kg,撒播后用耙子耙平并镇压、保墒;⑺田间管理措施:①浇水:当甘草苗高8~12cm且5片真叶后开始浇头水;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荣谢晓蓉余倩倩张琼达军山卢建男王菊兰杨有俊郭同刘铁军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太环境治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