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与大豆间作套种模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6742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树与大豆间作套种模式,茶籽与大豆套种处,茶籽与大豆播种穴里面有三粒茶籽和两粒大豆,并且大豆需要种在茶籽的南侧;茶籽与大豆间作处,垄上大豆播种穴里面种两粒大豆,并且垄上大豆播种穴与茶籽播种穴平行。优点是:通过大豆易出土,从而导致土壤疏松,实现茶籽易出土。间作大豆一直为茶树幼苗生长遮荫,同时具有压草作用。茶树与大豆间作套种茶籽的出土率可达90%以上,幼苗成活率达98%以上,茶苗比单种茶树树高增加60%以上,平均达18.5cm;茶园杂草量显著减少,一年中可减少人工除草2次以上;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达2.5%以上,显著地提高了茶园土壤肥力。该技术特别适于在北方茶园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的栽培
,具体为茶树与大豆间作套种模式与耕种制度。
技术介绍
茶树具有“喜温、喜荫、喜湿、喜酸”等特点,因此在栽培上必须创造最佳条件,满足茶树生长发育需求。茶籽脂肪含量较多,当种子萌发时,脂肪被水解转化为糖类,需要大量的氧气,子叶大,萌发时顶土能力弱,尤其是在北方茶园,春季少雨,空气湿度低,土壤干旱,种子出土时间较长;而且在茶苗出土后,其幼嫩芽叶极易受到强烈日射而灼伤,严重时导致幼苗死亡,所以茶树播种时应采取抗旱保墒与遮荫等措施。茶树喜光耐阴,忌强光直射,光影响茶树代谢状况,也影响大气和土壤温、湿度变化,进而影响到茶叶的产量与品质。 茶树与大豆间作,大豆的顶土能力强,发芽早,可为茶树种子萌发创造良好的条件;而且茶树是耐阴喜湿植物,在生长期利用大豆枝叶对茶苗遮荫,减少直射光对幼苗的灼伤,提高茶苗成活率,同时创造散射光,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大豆的根系密布行间,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大豆根系又能固定空气中的氮,而且能分泌有机酸,有利于茶树根系发育;大豆秸杆及落叶、根系等腐烂后能增加土壤中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树与大豆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茶树与大豆间作套种模式,包括选用适宜本间作套种模式的茶树和大豆良种;确定合理的株行距配置方式和密度:茶树间株距26?33cm、列距28?32cm、行距130?150cm。其特征是:选择茶树与选定的大豆品种进行间作与套种,有茶籽与大豆播种穴和垄上大豆播种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兆堂王玉傅德龙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