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尾矿修复技术,也涉及一种双穗雀稗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铅锌矿浮选尾矿回收硫铁矿时,多采用硫酸作为选硫的调整剂和活化剂,铅锌硫化矿依次浮选铅锌后,锌尾选硫的浮选浓度较低。因此需加入大量的浮选药剂,特别是硫酸,这造成最终排放的铅锌矿浮选尾矿中硫酸根含量很高,另外尾矿中的二价铁离子容易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被氧化之后导致整个尾矿呈酸性,丛该尾矿中流出的水既具有很强的酸性,又具有很强的氧化腐蚀能力,会导致尾矿区所在的周边区域的水资源受到污染。 因此可以看到,铅锌尾矿一旦酸化将会非常难以治理,而这种尾矿自身的氧化、酸化都是丛尾矿表面开始的,因此要防止尾矿发生酸化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尾矿表面形成植被,通过植被的根系分泌物以及其伴生微生物的作用改变尾矿的酸碱度,以及改变尾矿的氧化还原微环境,从而达到防止尾矿变成酸性尾矿的目的。双穗雀稗(Pspalum distichum L.),别名红拌根草、过江龙、游草、游水筋,属于多年生禾本科草,该草具有繁殖能力强、喜湿、高重金属耐受性等特点。另外其还具有较为突出的根际固氮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铅锌尾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铅锌尾矿上种植双穗雀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尾矿表面处理:对尾矿表层进行深度为15厘米的翻耕,并在翻耕时按照每平方米1~5千克的硼砂用量施用于尾矿表面,并且通过翻耕将硼砂与尾矿混合均匀,之后将翻耕过的尾矿地放置2~3天,之后将尾矿表面整平;(2)播种:在整平的尾矿表面开出深5厘米的沟,行距30厘米,将双穗雀稗种子撒于沟中,然后用尾矿砂填平,浇足量的水;(3)双穗雀稗的日常管理:从双穗雀稗播种到幼苗出土这段时间内每隔5天浇一次水,一般20天左右出苗,其余时间双穗雀稗在生长过程中不需人为干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洪新,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市天目湖保健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