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国涛专利>正文

吞吃式间作套种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3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吞吃式间作套种播种机,它包括主动力轮,动力轮,轴,牵引板,机体结构架,传动带,从动轮,曲轴,轴承,连杆,离心轴,轴承,角度控制竖杆,角度控制滑动件,分连杆,底架,种子斗,扶手,下种道及犁滑,内吃子件,和外吃子件。其优点是:可播种各种大小不同的种子并可控制一次下种量,不卡子,可同时间播套种,提高大面积播种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吞吃式间作套种播种机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播种机械。目前,农业上普遍采用的播种机是齿轮式播种机和多孔式播种机。前者采用了毛刷控制法,其缺点是:摩擦面大,灵敏性能差;卡子现象严重;只能播种一种种子,不能间播套种。后者主要用于播种玉米、大豆种子,虽然在播种上较前者有较大改进,但仍无法提高自身的灵敏性,避免不了卡子现象,也不能间播套种。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吞吃式间作套种播种机,可大大提高播种机的灵敏度,避免卡子现象,播种均匀精确,可播种不同的种子,能完成间播套种的任务。为完成本技术的任务,本技术的播种机的设计方案是模仿动物吞吃的方式构思而成的,其具体构造如下,它包括:主动力轮,动力轮,轴,牵引板,机体结构架,传动带,从动轮,曲轴,轴承4,轴承5,连杆,离心轴,轴承9,角度控制竖杆,角度控制滑动件,分连杆,底架,种子斗,扶手,下种道及犁滑,具有吞吃种子功能的内吃子件,具有传送种子功能的外吃子件;所述种子斗分成若干相隔的种子格,每个格子下面设有漏种孔,每个漏种孔下面对应所述内、外吃子件。内、外吃子件采用内、外套装式结构,所述内吃子件侧面设有下种量调节推板和调节螺丝组成的调节装置。为使种子匀速播种,避免闪速,在外吃子件出子口处设有胶皮制作的柔性阀门。在所述底架上同时前后安装二个种子斗和与漏子孔数量相应的内吃子件及外吃子件,可以实现前后双播,此时若种子斗内放入不同的种子,可以实现间播套种。也可在前面的种子斗内放入种子,在后面的种子斗内放入肥料,实现施肥播种同时进行,而且不影响出芽率。本技术的播种机的工作过程是:主动力轮在人力或畜力的带动下转动,使与之同轴安装的动力轮转动,经传动带带动从动轮并使曲轴转动,连杆推动离心轴,使之摆动、并带动角度控制竖杆不断摆动,即前后变换角度。角度控制竖杆上的角度控制滑动件可以调高也可以调低,可以控制每次播种的种子量。又经分连杆,使内吃子相对于外吃子件前后推拉。内吃子件前后-->推拉的程度由容量调节推板来确定,调节它,可改变吞吃种子口的大小。本技术的特点是:1.由于容量调节推板和角度控制竖杆的设计,可控制每次播种量,大大提高了灵敏度,避免了卡子现象;2.由于角度控制滑动部件的设计,可在一孔内,经调节播下不同的种子;3.可以间播套种,方便种植;4.可同时施肥、播种,达到一次性壮苗。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播种机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吞吃式间作套种播种机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中动力部分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底架15和机体结构架10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1中离心轴8的工况示意图;图5是内外吃子件的组装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内吃子件的示意图;图7是图5中的外吃子件的仰视图;图8是图5中容量调节装置的侧视图。图1示出本技术的间作套种播种机的构造。参照图1,播种机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主动力轮1,动力轮2,轴7,牵引板12,机体结构架10,传动带13,从动轮3,曲轴6,轴承4,轴承5,连杆14,离心轴8,轴承9,角度控制竖杆21,角度控制滑动件20,分连杆24,底架15,种子斗16,扶手17,下种道及犁滑18,内吃子件22和外吃子件23。种子斗16分成若干相隔的种子格,如图1所示,分成3个种子格,实践中可设置多个,每个种子格下面设有漏种孔,每个漏种孔下面设有内、外吃子件22、23组成的吞吃种子部件。内吃子件22可沿外吃子件23类似推拉抽屉式的相对运动,其动力来自分连杆24。图2示出图1中动力装置的安装关系。参照图2,主动力轮1与动力轮2同轴安装于轴7上,轴7两端与机体结构架10固定,动力轮2与从动轮3之间设有传动带13,从动轮3中间穿过一曲轴6,曲轴6在图示位置装有轴承4,轴承5,连杆14与曲轴6连接,连杆14可推动离心轴8产生摆动。参照图3,机体结构架10与底架15连接,底架15上设有若干漏子孔31。图4示出离心轴8上角度控制滑动件20的三种位置,参照图4,左边示出滑动件20在水平轴位置,此时停止工作,即不出种子;中间示出滑动件20略高于水平轴位置,离心轴8开始工作,角度控制竖杆21产生摆动;右边示出角度控制滑动件20高出水平轴较多,此时加速工作,即播种量随角度控制滑动件的上升逐渐加大。角度控制滑动件20设置在角度控制竖杆21上,可容易地调高或降低,经分连杆24,使内吃子件22前后推拉式运动。-->图5至图8示出内外吃子件的构造,参照图5至图8,内吃子件22套入外吃子件23内,并可相对于外吃子件23进行抽屉式推拉运动,其动力为分连杆24,其推拉程度可由设在内吃子件22侧面的容量调节推板26和螺丝27来调节,调节它即可调节吞吃种子口的大小;外吃子件23下面种子出口处,设有胶皮制作的柔性阀门25,可使种子播出时均匀。另外,本技术的播种机可在底架15上前后安装二排种子斗16和相应的内外吃子件22、23,犁滑18,同时播种种子和化肥,实现一次性壮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吞吃式间作套种播种机,其特征是它包括主动力轮(1),动力轮(2),轴(7),牵引板(12),机体结构架(10),传动带(13),从动轮(3),曲轴(6),轴承(4),轴承(5),连杆(14),离心轴(8),轴承(9),角度控制竖杆(21),角度控制滑动件(20),分连杆(24),底架(15),种子斗(16),扶手(17),下种道及犁滑(18),内吃子件(22)和外吃子件(23);所述种子斗(16)分成若干相隔的种子格,每个格子下面设有漏种孔,每个漏种孔下面对应所述内、外吃子件(22)、(23),所述内、外吃子件采用内、外套装式结构,所述内吃子件侧面设有容量调节推板(26)和调节螺丝(2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吞吃式间作套种播种机,其特征是它包括主动力轮(1),动力轮(2),轴(7),牵引板(12),机体结构架(10),传动带(13),从动轮(3),曲轴(6),轴承(4),轴承(5),连杆(14),离心轴(8),轴承(9),角度控制竖杆(21),角度控制滑动件(20),分连杆(24),底架(15),种子斗(16),扶手(17),下种道及犁滑(18),内吃子件(22)和外吃子件(23);所述种子斗(16)分成若干相隔的种子格,每个格子下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涛
申请(专利权)人:刘国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