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线路板的防断裂结构,包括设置于柔性线路板弯折处和/或连接处的迂曲部。由于,目前的柔性线路板的弯折处和/或连接处普遍为弯折部,即,弯折线形成的过渡区域,而弯折部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因而,在生产装配时,柔性线路板的弯折部容易使其扯断及扯裂,而本案中设置于柔性线路板弯折处和/或连接处的迂曲部,应力集中较小,有效地避免生产装配时柔性线路板容易扯断及扯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配置有该防断裂结构的柔性电路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路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线路板的防断裂结构及其配置的柔性线路板。
技术介绍
柔性线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FPC)又称“软板”,是用柔性的绝缘基材制成的印制电路板,具有许多硬质印制电路板不具备的优点。例如,可以自由弯曲、卷绕、折叠,可依照空间布局任意安排,并在三维空间任意移动和伸缩,从而达到元器件装配和导线连接一体化。利用柔性线路板,可以大大缩小电子产品的体积,适用于电子产品高密度、小型化及高可靠方向发展的需要,柔性线路板在便携设备(如移动电话)、移动电脑、PDA、数字相机等领域或者电子产品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如说明书的图1至图3所示,现有技术的柔性线路板10’的弯折处和/或连接处普遍为弯折部20’,即,弯折线形成的过渡区域,在生产装配时,柔性线路板10’的弯折部20’容易使其扯断及扯裂,这样的缺陷问题,不但造成柔性线路板10’的浪费,增加企业的成本预算,还会影响成品的出货进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手段以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线路板的防断裂结构及其配置的柔性线路板,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柔性线路板容易扯断及扯裂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柔性线路板的防断裂结构,包括设置于柔性线路板弯折处和/或连接处的迂曲部。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迂曲部采用弧形结构。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迂曲部采用U形结构。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迂曲部采用S形结构。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迂曲部包括多个弧形部,且多个弧形部之间采用平滑过渡。一种柔性线路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于其弯折处和/或连接处设置有迂曲部。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迂曲部采用弧形结构、U形结构或S形结构。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迂曲部包括多个弧形部,且多个弧形部之间采用平滑过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目前的柔性线路板的弯折处和/或连接处普遍为弯折部,即,弯折线形成的过渡区域,而弯折部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因而,在生产装配时,柔性线路板的弯折部容易使其扯断及扯裂,而本案中设置于柔性线路板弯折处和/或连接处的迂曲部,应力集中较小,有效地避免生产装配时柔性线路板容易扯断及扯裂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柔性线路板的第一种外形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柔性线路板的第二种外形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的柔性线路板的第三种外形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0’、现有技术的柔性线路板;20’、弯折部。图4是本技术的柔性线路板的外形结构的示意图,主要对应图1的柔性线路板的第一种外形结构作出改进;图5是本技术的柔性线路板的外形结构的示意图,主要对应图2的柔性线路板的第二种外形结构作出改进;图6是本技术的柔性线路板的外形结构的示意图,主要对应图3的柔性线路板的第三种外形结构作出改进;图7是图6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图8是图6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图中:10、柔性线路板;11、本体;20、迂曲部;21、弧形结构;22、U形结构;23、S形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现有技术的柔性线路板10’的弯折处和/或连接处普遍为弯折部20’,即,弯折线形成的过渡区域,而弯折部20’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因而,在生产装配时,柔性线路板10’的弯折部20’容易使其扯断及扯裂。请参阅图4至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线路板的防断裂结构,包括设置于柔性线路板10弯折处和/或连接处的迂曲部20。由于设置于柔性线路板10弯折处和/或连接处的为迂曲部20,而迂曲部20相对于弯折部20’,其应力集中较小,可有效地避免生产装配时柔性线路板10容易扯断及扯裂的问题。实施例一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迂曲部20采用弧形结构21。其中,弧形结构21不但便于加工,而且其能较好地降低弯折处和/或连接处的应力集中,继而较好地防止柔性线路板10的扯断及扯裂。实施例二请参阅图7所示,迂曲部20采用U形结构22。具体地,U形结构22除了较好地降低弯折处和/或连接处的应力集中,防止柔性线路板10的扯断及扯裂,还能保证柔性线路板10的美观。实施例三请参阅图8所示,迂曲部20采用S形结构23。S形结构23相较于弧形结构21、U形结构22,其更能降低弯折处和/或连接处的应力集中,但是其加工也相对麻烦。具体地,迂曲部20包括多个弧形部,且多个弧形部之间采用平滑过渡。其中,该弧形部为弧形结构21、U形结构22或S形结构23,而多个弧形部所形成的迂曲部20呈波浪状结构,该种结构适于应用在要求防扯断系数较高的柔性电路板1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柔性线路板10,包括本体11,本体11于其弯折处和/或连接处设置有迂曲部20。具体地,迂曲部20采用弧形结构21、U形结构22或S形结构23。具体地,迂曲部20包括多个弧形部,且多个弧形部之间采用平滑过渡。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线路板的防断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柔性线路板弯折处和/或连接处的迂曲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线路板的防断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柔性线路板弯折处和/或连接处的迂曲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线路板的防断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迂曲部采用弧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线路板的防断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迂曲部采用U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线路板的防断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迂曲部采用S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章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