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98531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5 07:06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主体、可动组件、导向轮及线缆,主体具有第一理线槽;可动组件与主体可动连接,可动组件具有第二理线槽;导向轮设置于第一理线槽和第二理线槽之间;线缆连接主体和可动组件,线缆设置于第一理线槽、绕经导向轮并设置于第二理线槽,线缆具有位于第一理线槽导向轮和第二理线槽之间的冗余段。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相应的控制方法。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能够确保线缆不会过度弯折、打结甚至折断,保证了电子设备内部的通信质量。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本申请涉及通讯
,尤其涉及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移动终端的正面设有显示屏幕,以及用于自拍、感光的周边部件,显示屏幕的大小受到周边部件的影响,限制了显示屏幕向大屏幕、全面屏的发展。有些研究人员将周边部件形成在可动模块中,需要时从移动终端的主体内部向外部移动而显现,不需要时隐藏在移动终端的主体内部,从而不必布局在正面的显示区域,可以有效提高正面显示区域的屏占比。然而,可动模块和移动终端的主体之间还存在一些必要的线缆结构进行通信,如果这些线缆结构的运动轨迹不做限定,就会导致可动模块每次运动时,线缆的滑动轨迹都不相同、不顺畅,容易不规律弯折、打结甚至折断以至线路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线缆的移动轨迹不规律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主体、可动组件、导向轮及线缆,主体具有第一理线槽;可动组件与主体可动连接,可动组件具有第二理线槽;导向轮设置于第一理线槽和第二理线槽之间;线缆连接主体和可动组件,线缆设置于第一理线槽、绕经导向轮并设置于第二理线槽,线缆具有位于导向轮和第二理线槽之间的冗余段。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理线槽包括入口,导向轮至入口的部分形成冗余段。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主体具有固定板,导向轮设置在固定板。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理线槽为直线槽,直线槽相对于可动组件的移动方向具有夹角。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直线槽由两个限位部限定形成,两个限位部相对设置,两个限位部的间距等于线缆的外径,以夹持线缆。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动组件具有底面和延伸部,延伸部自底面向远离底面的方向延伸,第二理线槽位于延伸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理线槽具有第一槽底面,第二理线槽具有第二槽底面,第一槽底面与第二槽底面共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线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主体具有信号组件,可动组件包括天线辐射体,第一端与信号组件连接,第二端与天线辐射体连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理线槽具有入口,入口与第一端的位置位于同一水平线。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限位轮,限位轮位于第二理线槽与导向轮之间,所述线缆位于导向轮和所述限位轮之间。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对第一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检测天线辐射体的性能指标;当性能指标低于预设阈值时,触发可动组件相对主体发生远离主体的运动,冗余段进入第二理线槽。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动组件相对主体运动至最远位置时,冗余段处于绷紧状态。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性能指标高于预设阈值时,触发可动组件相对主体发生靠近主体的运动,且线缆的冗余段移出第二理线槽。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动组件相对主体运动至完全被主体收容的位置时,冗余段处于松弛状态。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理线槽、滑轮和第二理线槽,共同限定了线缆的走向,同时还限定了位于滑轮和第二理线槽之间的冗余段的滑动轨迹,从而确保线缆不会过度弯折、打结甚至折断,保证了移动终端内部的通信质量,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借助前述电子设备内的结构对线缆的走向实现了较好的控制。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主体和可动组件通过线缆连接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可动组件收容于收容腔时)。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可动组件伸出主体内部时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主体和可动组件通过线缆连接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可动组件伸出收容腔时)。图5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线缆的分布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主电路板和第二理线槽的侧视图。图7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主体和可动组件通过线缆连接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可动组件相对主体无运动时)。图8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具体为一个移动终端,其具有通信、拍照等功能。电子设备100包括主体10、可动组件20以及线缆30,线缆30连接在主体10和可动组件20之间,用于二者间的信号传输。可动组件20与主体10可动连接,具体地说,可动组件20选择性地位于主体10的内部(如图1所示)或者相对主体10运动至主体10之外(如图3所示)。除了位于主体10的内部,可动组件20还可以位于主体10的背部,这样可以至少保证主体10的一个表面(例如正面)具有完整性,以设置更大尺寸的显示屏。可动组件20的运动方式例如为滑动、弹出、电机线性驱动等。不同的运动方式可借助不同的机械组件来实现,例如通过在可动组件20和主体10之间设置滑槽、在主体10内设置弹性顶出机构、或者在主体10内设置马达与可动组件20连接等,这些方式以及现有技术提供的其他可以预料的方式均可以使可动组件20实现与主体10的可动连接,此处不再赘述。请参阅图2,线缆30具有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第一端31和主体10的电气元件连接,第二端32和可动组件20的电气元件连接。线缆30可以是射频同轴线缆。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4,主体10具有端部101、正面102、与正面102相背离的背面103、第一侧面104和第二侧面105。主体10还具有收容腔12,收容腔12由端部101的中央向主体10的内部凹陷形成,且未和正面102、第一侧面104、第二侧面105贯通,从而保证正面102的完整性;收容腔12可以与背面103贯通(收容腔12的轮廓从背面103可见),或者不贯通(收容腔12的轮廓从背面103不可见,如图1所示)。由于收容腔12只占据端部101的一部分空间,其收容的可动组件20也只占据主体10的局部。在本实施例中,端部101为主体10直立放置时的顶端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左右两个侧端,或者与顶端部相对的底端部。请参阅图5,主体10内部具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装配有主电路板16,主电路板16设有信号模块161,例如射频(RF)模块。线缆30的第一端31与信号模块161连接。固定板14可以是中框的组成部分。第一理线槽18可以为直线槽,用于限定线缆30从信号模块161引出后的走向。直线槽可以由至少两个限位部1810限定形成。具体地,主电路板16具有表面160,表面160设置至少两个限位部1810,两个限位部1810相对设置,且间距等于线缆30的外径,以夹持线缆30。限位部1810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既可以从线缆30的第一端31所连接的信号模块161一直延伸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具有第一理线槽;可动组件,与所述主体可动连接,所述可动组件具有第二理线槽;导向轮,设置于所述第一理线槽和所述第二理线槽之间;以及线缆,连接所述主体和所述可动组件,所述线缆设置于所述第一理线槽、绕经所述导向轮并设置于所述第二理线槽,所述线缆具有位于所述导向轮和所述第二理线槽之间的冗余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具有第一理线槽;可动组件,与所述主体可动连接,所述可动组件具有第二理线槽;导向轮,设置于所述第一理线槽和所述第二理线槽之间;以及线缆,连接所述主体和所述可动组件,所述线缆设置于所述第一理线槽、绕经所述导向轮并设置于所述第二理线槽,所述线缆具有位于所述导向轮和所述第二理线槽之间的冗余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理线槽包括入口,所述导向轮至所述入口的部分形成所述冗余段。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具有固定板,所述导向轮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理线槽为直线槽,所述直线槽相对于所述可动组件的移动方向具有夹角。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槽由两个限位部限定形成,所述两个限位部相对设置,所述两个限位部的间距等于所述线缆的外径,以夹持所述线缆。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组件具有底面和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自所述底面向远离所述底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理线槽位于所述延伸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理线槽具有第一槽底面,所述第二理线槽具有第二槽底面,所述第一槽底面与所述第二槽底面共面。8.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江华曾赞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