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组抗冲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9813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组抗冲击结构,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电池,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型材框架,所述型材框架对应电池的位置设置有框架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抗冲击、震动主体零部件是型材和减震垫片,在电池箱受到撞击、震动后,可以防止电池直接受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动力电池组的抗冲击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也逐渐得到了广大生产厂商和消费者的认可。动力电池组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源,已成为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动力电池组本身的特点和应用场合比较特殊,用户对其容量、倍率、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十分严格。目前,高容量和倍率性能好、成本可以接受、适合量产的动力电池还是锂离子系列电池,如磷酸铁锂、钛酸锂、镍钴锰酸锂等。但是,锂离子电池都怕撞击、震动,电芯受到撞击、刺破、震动,否则就会有性能下降、短路、进而爆炸起火的危险。因此,防撞击、震动是对动力电池组的安全性的基本要求。在实际车辆行驶时电池性能下降的现象和各种碰撞实验都说明电池的保护不足是电动车发展的瓶颈,目前也缺乏针对动力单体电池的抗冲击、震动,针对动力电池组的抗冲击等技术,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安全性能的动力电池组抗冲击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安全性能的动力电池组抗冲击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力电池组抗冲击结构,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电池,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型材框架,所述型材框架对应电池的位置设置有框架孔。为了便于型材框架的定位和安装,所述箱体内侧边沿设置有用于支撑型材框架的固定柱位。为了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所述型材框架和固定柱位之间设置有减震垫块。为了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和便于安装,所述减震垫块的形状设计为U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抗冲击、震动主体零部件是型材和减震垫片,在电池箱受到撞击、震动后,可以防止电池直接受力;2.工艺简单,易于实现量产:电池、型材、减震垫片和箱体之间都可以通过螺栓、胶粘等实现装配,降低了制作难度和安装难度;3.抗冲击、震动效果理想的型材组成框架,使用减震垫片悬浮安装于箱体内,电池固定在框架内,冲击、震动力不能直接作用于电池;4.成本低,使用范围宽,而且寿命长,并考虑了 pack制作工序和电动车的工作状况。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箱体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型材框架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减震垫块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图3、图4。一种动力电池组抗冲击结构,包括箱体I和设置在箱体I内的电池2,所述箱体I内设置有型材框架3,所述型材框架3对应电池2的位置设置有框架孔31,通过型材框架3对电池2与箱体I进行固定,并隔离电池2与箱体I之间的直接接触,避免冲击力直接作用于电池2,其中型材框架3可以采用抗震的型材,可以为合金、塑钢等原材料,型材框架3的内外表面均设有防腐层,如防腐漆层、镀镍等,必要时,可以根据包覆的防腐材料层的强度,适当减少型材框架3主体材料金属层的厚度,以达到期望的机械强度。所述箱体I内侧边沿设置有用于支撑型材框架3的固定柱位4,使型材框架3固定在预定高度和位置。参照图2、图5。所述型材框架3和固定柱位4之间设置有减震垫块5,通过减震垫片隔离震源,所述减震垫块5的形状设计为U型,既可以与箱体更好地连接,也有助于提高减震效果,型材框架3、固定柱位4和减震垫块5之间可采用螺母加螺杆的方式进行固定。根据上述原理,本技术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例如型材框架3可采用卡块卡接的安装、减震垫块5采用通用垫片代替等等。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实践证明,采用上述抗冲击结构,在高震动环境里使用,未发现内部的电池2移动现象。但是,在相同条件下,采用原有方式则有明显移动迹象甚至损坏现象,表明本技术动力电池组抗冲击方案和装置型材框架3有良好的抗冲击、震动性能,对电池2起到良好保护作用。结合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动力电池组抗冲击结构具有以下优点:结构和工艺简单,易于实现量产;抗冲击、震动效果理想,成本低,寿命长,维修保养方便,使用范围广,适合于在动力电池组模块结构和技术上大量推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电池组抗冲击结构,包括箱体(1)和设置在箱体(1)内的电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型材框架(3),所述型材框架(3)对应电池(2)的位置设置有框架孔(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组抗冲击结构,包括箱体(I)和设置在箱体(I)内的电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I)内设置有型材框架(3),所述型材框架(3)对应电池(2)的位置设置有框架孔(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组抗冲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I)内侧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利陈洁玲艾群吉冈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精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