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组的电池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61009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0 08:39
一种动力电池组的电池模块,包括: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具有电池容纳腔和风道单元;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装于外壳组件的电池容纳腔内,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极耳分别焊接有正、负极引流金属条,正、负极引流金属条露出外壳组件;热交换系统,热交换系统包括集热平板、热管和鳍片,集热平板装于外壳组件的电池容纳腔内,且与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表面紧密贴合,热管固定在集热平板上,且热管具有延伸至集热平板之外的第一段,鳍片装在第一段上,且鳍片位于风道单元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动力电池组的电池模块,解决了目前电动汽车、电动大巴车、电动公交车所使用的动力电池散热不好或温度过低造成的无法充电、放电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组的电池模块
技术介绍
现有动力电池的电池组基本使用单体电池直接连接、或添加防护外壳,散热速度取决于电池的防护材料的热传导速度,如果使用纯粹的塑料电池外壳,热量将很难从电池本体上散出,同时电池的极耳因充放电倍率的升高而温度急剧升高,造成电池极耳与电池铝塑膜之间的粘接塑胶融化,使电池漏液,发生电池失效或起火的危险。使用金属外壳的模块电池,其组成的电池箱重量将十分沉重,不具备实际使用的优点,且金属外壳易造成电池箱内部短路,从而发生火灾等隐患。目前,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小汽车、电动大巴车、电动公交车所使用的动力电池组多为风冷、水冷或自然冷却的电池组,且使用的温度范围受到电池本身自有的使用温度的范围限制,会发生电池组在温度寒冷的地区无法充电或者无法放电的情况;在温度高的地区电池组控制系统保护同样造成无法充电或者放电,情况严重的轻则电池组损坏,重则整车损坏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组的电池模块,解决目前电动汽车、电动大巴车、电动公交车所使用的动力电池散热不好或温度过低造成的无法充电、放电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组的电池模块,包括: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具有电池容纳腔和风道单元;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所述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装于所述外壳组件的电池容纳腔内,所述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分别焊接有正极引流金属条和负极引流金属条,所述正极弓I流金属条和所述负极弓I流金属条露出所述外壳组件;热交换系统,所述热交换系统包括集热平板、热管和鳍片,所述集热平板装于所述外壳组件的电池容纳腔内,且与所述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表面紧密贴合,所述热管固定在所述集热平板上,且所述热管具有延伸至所述集热平板之外的第一段,所述鳍片装在所述第一段上,且所述鳍片位于所述风道单元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管还包括第二段,所述第二段与所述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极耳或负极极耳相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沿横向延伸,所述第二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段连接,所述热管还包括自所述第二段的第二端沿纵向延伸至所述集热平板中部的第三段以及自第三段端部沿横向向背对所述第二段侧延伸至所述集热平板边缘的第四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热平板与所述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接触面之间设置有绝缘导热材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热平板与所述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极耳或负极极耳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绝缘导热硅胶垫。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两个所述风道单元和两个所述热交换系统,两个所述风道单元分别位于所述电池容纳腔的两侧,两个所述热交换系统分别位于所述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热交换系统的所述鳍片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风道单元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组件与所述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极耳或负极极耳相对的位置设置有耐高温橡胶垫。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相扣合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且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焊接在一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组件的顶部设置有装配防转螺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组件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螺柱的预埋防转螺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组的电池模块,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交换系统传导到电池外部,使用强制空气流动的方法散发到模块外部;同时针对于寒冷地区,锂离子电池无法充电、无法放电的弊端,使用外部热量通过热交换系统给电池加热,使单体电池处于最佳的工作温度,从而有效改善寒冷地区电动车辆无法充电放电的问题。综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组的电池模块,通过热交换系统对电池组内电池的整体降温或者整体加温,从而保证电池组工作最佳的温度范围内,使电池发挥最好的性能,使整车达到最优性能。本专利技术附加技术特征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将在本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组去掉顶面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组去掉顶面板、正面面板及背面面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组的电池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组的电池模块的局部剖视图;图6和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组的第一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为从外朝内看的状态,图7为从内朝外看的状态;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组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组的热交换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和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组的正面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0为从内朝外看的状态,图11为从外朝内看的状态。附图标记说明:10-电池模块;11-外壳组件;11a-电池容纳腔;lib-风道单元;111-第一外壳;112-第二外壳;12-软包装锂离子电池;13-预埋防转螺母;14-装配防转螺母;15-正极引流金属条;16-热交换系统;16a_集热平板;16b_热管;16bl_第一段;16b2_第二段;16b3-第三段;16b4-第四段;16c-鳍片;17-绝缘导热硅胶垫;18-耐高温橡胶垫;19-负极引流金属条;20-动力电池组;21-正面面板;21a-正面进风口;21b-正面出风口 ;21c_正面固定孔;22-背面面板;22a-背面进风口; 22b-背面出风口 ;22c_背面固定孔;23-顶面板;24-导风罩;25-风机;26-加热装置;27-总正极金属板;28-总负极金属板;29-螺柱;30、金属绑扎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组20包括若干电池模块10、正面面板21、背面面板22、顶面板23、强制通风散热及电池组加热装置、总正极金属板27及总负极金属板28,若干电池模块10叠置在一起,并通过三条金属绑扎带30固定。如图4-9所示,电池模块10主要由外壳组件11、软包装锂离子电池12及两个热交换系统16组成,其中,所述外壳组件11由第一外壳111和第二外壳112扣合在一起,并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两者之间形成电池容纳腔11a和风道单元lib。较优地,风道单元lib为两个,两个风道单元lib分别位于电池容纳腔11a的两侧,若干电池模块10叠置在一起后,所有电池模块10的风道单元lib组成两个风道,电池模块10之间的空隙使用密封圈(图中未示出)进行密封,防止风压下降。所述软包装锂离子电池12装于所述外壳组件11的电池容纳腔11a内,所述软包装锂离子电池12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分别焊接有正极引流金属条15和负极引流金属条19,所述正极引流金属条15和所述负极引流金属条19露出所述外壳组件11;两个所述热交换系统16分别位于软包装锂离子电池12的两侧,热交换系统16包括集热平板16a、热管16b和鳍片16c,所述集热平板16a采用铝材料制成,所述集热平板16a的大小与软包装锂离子电池12的大小一致,所述集热平板16a与所述软包装锂离子电池12—侧的表面紧密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动力电池组的电池模块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电池组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组件(11),所述外壳组件(11)具有电池容纳腔(11a)和风道单元(11b);软包装锂离子电池(12),所述软包装锂离子电池(12)装于所述外壳组件(11)的电池容纳腔(11a)内,所述软包装锂离子电池(12)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分别焊接有正极引流金属条(15)和负极引流金属条(19),所述正极引流金属条(15)和所述负极引流金属条(19)露出所述外壳组件(11);及热交换系统(16),所述热交换系统(16)包括集热平板(16a)、热管(16b)和鳍片(16c),所述集热平板(16a)装于所述外壳组件(11)的电池容纳腔(11a)内,且与所述软包装锂离子电池(12)表面紧密贴合,所述热管(16b)固定在所述集热平板(16a)上,且所述热管(16b)具有延伸至所述集热平板(16a)之外的第一段(16a1),所述鳍片(16c)装在所述第一段(16a1)上,且所述鳍片(16c)位于所述风道单元(11b)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德雷蔡惠群李海军詹世英魏银仓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