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积极退绕式捻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5002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0:05
一种非积极退绕式捻线机,其机架上方的纱架的架杆上至少设置一组锭架;车面上方两侧对称设置罗拉座,罗拉座中部内侧设置导纱杆,导纱杆一侧设置导纱钩,罗拉座外侧设置下罗拉,罗拉座上端设置工字架,工字架上方中部设置上罗拉,上罗拉对应下罗拉设置。车面下方两侧对称设置叶子板;机架下部固定架的两端设置钢领座,机架下方对称设置下横梁;机架下部的钢领座中设置钢领圈,钢领圈内侧设置钢领钩,钢领座一侧设置气圈环,气圈环对应钢领圈设置;机架下方的下横梁一侧设置龙筋,龙筋上面预留轴孔,轴孔中设置锭子,锭子对应机架的传动系统设置锭带,锭子上方设置纱管,纱管的中心对应气圈环与钢领圈中心设置。设计合理,布局结构简单紧凑,性能可靠,操作方便,卷装量可达6Kg左右,降低了劳动强度,延长了整机使用寿命,提高纱线质量,满足了市场需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尤其是一种非积极退绕式捻线机,广泛应用于退解或加捻玻纤、化纤、棉或混纺纤维的的成型工艺需要。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非积极退绕式的捻线机有以下不足:卷装量有0.3Kg、0.6Kg、lKg、2Kg、4Kg的,还没有卷装量6Kg的,也没有与之配套的机架、纱管、钢领座、钢领圈、气圈环等结构,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结构限制,不适合较大纱线密度多股纱的退绕;工字架结构不合理,导致上罗拉外侧导出的纱线与锭子中心的距离或夹角过大,加大了纱线与叶子板导纱钩的磨损,降低了叶子板导纱钩的使用寿命,使纱线的张力损失较大;导纱钩结构不合理,在退绕时纱线很容易从导纱钩中跳出来,造成导纱杆和上罗拉意外损坏,被拉出沟槽;上罗拉结构在退绕较大纱线密度多股纱时,易使上罗拉一侧抬起而压不住纱线,使纱线滑移,造成失捻。鉴于上述的诸多原因,需要改进现有非积极退绕式捻线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合理的设计,提供一种非积极退绕式捻线机,卷装量可达6Kg,适合较大纱线密度多股纱的退绕,满足了市场需求。为了实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非积极退绕式捻线机,是由纱架、导纱钩、导纱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积极退绕式捻线机,是由纱架(1)、导纱钩(2)、导纱杆(3)、工字架(4)、上罗拉(5)、下罗拉(6)、罗拉座(7)、车面(8)、叶子板(9)、纱管(10)、气圈环(11)、钢领钩(12)、钢领圈(13)、钢领座(14)、锭子(15)、锭带(16)、锭带张力盘(17)、龙筋(18)、下横梁(19)构成,其特征在于:机架上方设置车面(8),车面(8)中部上方设置纱架(1),纱架(1)的架杆上至少设置一组锭架;车面(8)上方两侧对称设置罗拉座(7),车面(8)下方两侧对称设置叶子板(9),机架下部设置固定架,固定架两端设置钢领座(14),机架下方对称设置下横梁(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积极退绕式捻线机,是由纱架(I)、导纱钩(2)、导纱杆(3)、工字架(4)、上罗拉(5)、下罗拉(6)、罗拉座(7)、车面(8)、叶子板(9)、纱管(10)、气圈环(11)、钢领钩(12)、钢领圈(13)、钢领座(14)、锭子(15)、锭带(16)、锭带张力盘(17)、龙筋(18)、下横梁(19)构成,其特征在于:机架上方设置车面(8),车面(8)中部上方设置纱架(1),纱架(I)的架杆上至少设置一组锭架;车面(8)上方两侧对称设置罗拉座(7),车面(8)下方两侧对称设置叶子板(9),机架下部设置固定架,固定架两端设置钢领座(14),机架下方对称设置下横梁(19)。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非积极退绕式捻线机,其特征在于:罗拉座(7)中部内侧设置导纱杆(3),导纱杆(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帅印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纺织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