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嘴真空精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84795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0:00
一种单嘴真空精炼装置,属于钢铁冶金炉外精炼技术领域。该装置主要由真空室、挡墙、钢包及吹气口组成。挡墙设置在真空室的下部将单浸入管隔断成第一浸入管和第二浸入管,吹气口位于第一浸入管的下方,距底部的距离为挡墙高度的0.1~0.5;双浸入管横截面为半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挡墙高度H约为真空室高度H0的0.3~0.7,浸入管半径R为真空室半径R0的0.5~1.0。本装置能够有效避免钢液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的返混引起的混合不均,缩短混匀时间以及最大限度减少钢包内钢液流动死区,延长钢液在真空室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精炼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嘴真空精炼装置
本技术技术涉及炉外精炼
,具体是给出了一种新型单嘴真空精炼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对市场对钢铁产品纯净度要求的提高及产品多样化的需求,炉外精炼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炼钢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真空提升脱气法DH和真空循环脱气法RH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炉外精炼技术。DH法依赖于压力平衡的原理,真空室抽成真空状态后,钢液沿吸嘴上升进入到真空室脱气,然后下降钢包或者提升真空室,脱气后的钢液重新返回钢包内。RH法在DH法的基础上由单一浸入管发展为两条浸入管,即一条上升管和一条下降管,通过在上升管下部吹气实现钢液的循环上升和下降,这样大大简化了 DH法中复杂的液压升降机构。但其缺点为浸入管直径小,循环流量低,精炼压力大,且真空室内易粘结残钢和残渣,这些都制约了炉外精炼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之后出现的单嘴精炼炉是在DH的基础上,改为在钢包底部偏心底吹气体,实现钢液在真空室和钢包内的循环,但由于钢包底吹造成的钢液和渣的搅动,造成真空室耐火材料冲蚀和浸蚀现象严重,使用寿命始终是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技术即是针对传统单嘴真空精炼炉浸入管耐材使用寿命短及RH双浸入管内径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嘴真空精炼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真空室(1)、挡墙(2)、钢包(3)和吹气口(4)组成,挡墙(2)设置在真空室(1)的下部将单浸入管隔断成第一浸入管(5)和第二浸入管(6),吹气口(4)位于第一浸入管(5)的下部,钢包(3)位于真空室(1)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峰李菲王升千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