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切削机自动换刀机构的缓冲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463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中心切削机自动换刀机构的缓冲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马达是带动换刀臂作180度旋转换刀动作,其中在马达机架下方的块体内横向开设二相通的液压室,各液压室中凸伸出一活塞,另于换刀臂上相对应一活塞位置设有一定位件。(*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以油压马达驱动换刀臂作换刀动作外,更可缓冲其至定位时的快速旋转撞击力量,以降低换刀振动及噪音的中心切削机自动换刀机构的缓冲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在如今,中心切削机在更换主轴的刀具时,是以自动换刀机构依预设的程序,自刀库中更换选取适当的切削刀具,在换刀机构的换刀过程中,其换刀臂运动的时序为原点→扣刀以夹住主轴及刀库上的刀具→再下降位移拔刀→作180度的旋转换刀→再上升位移插刀→而后反向旋转复位,因此,换刀臂的动作中基本包含有升降动作及旋转动作,其中,旋转动作目前大多由马达驱动,并配合一定位结构,令换刀臂于旋转换刀时确实定位,使二刀具分别位于主轴及刀库下方,以利进行拔刀及插刀动作,请参阅图1和2,起为换刀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是在一座体1的上方设有油压马达2,该油压马达2以转轴3衔接一换刀臂4,而换刀臂4上横向平行设有二具适当距离的定位柱5、6,另于座体1底面相对应换刀臂4其一限位柱6位置处纵向平行设有二挡柱7、8,藉此,请参阅图1和3图,在原始状态,换刀臂4的一定位柱6是顶置于座体1的一挡柱7侧方,当换刀臂4进行拔刀动作后,即以油压马达2驱动换刀臂4作180度旋转换刀,并令另一定位柱5顶抵于座体1的另一挡柱8而定位,使二刀具分别位于主轴及刀库下方,以供进行插刀动作,当插刀完毕后,油压马达2再带动换刀臂4反转复位,并令定位柱6顶置于座体1的挡柱7而定位;惟,由于油压马达2的旋转速度为单一速度,本身并无变速设计,当油压马达2带动换刀臂4快速旋转至换刀位置时,其定位柱5、6亦相对快速撞击挡柱7、8而顶抵定位,不仅造成定位柱5、6及挡柱7、8等组件受损,更易因快速撞击而产生振动及噪音,然虽可于油压马达2上加装电磁阀以具有变速功能,但换刀臂4的旋转换刀动作速度非常快,仅1~2秒,电磁阀根本反应不及,致使定位柱5、6仍快速撞击挡柱7、8而产生振动及噪音,故装设电磁阀实不具效益。本新型内容因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加以改进,而提供一种中心切削机自动换刀机构的缓冲定位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的中心切削机自动换刀机构的缓冲定位结构主要是在于一固设于油压马达机架下方的块体内横向开设二平行且相通的液压室,各液压室的前方凸伸有一活塞,而后方则螺设一调整螺栓,另于换刀臂上相对应一活塞位置设有定位件,进而换刀臂于原始状态时,系以定位件顶压一活塞内移,并使另一活塞受相通的液压油顶推而向外凸伸待位;藉此,当换刀臂于拔刀完毕后,即以油压马达驱动进行旋转换刀动作,并令定位件随的旋转而顶压相对应的活塞逐渐内移,进而缓冲换刀臂至定位时的快速旋转撞击力量,且以调整螺栓顶抵活塞限位,使换刀臂确实定位,反之,在插刀完毕后,油压马达则驱动换刀臂反转复位,并令定位件顶压相对应的活塞,亦可缓冲复位时的快速旋转撞击力量,因此,本技术不仅以低成本的油压马达驱动换刀臂,更具有降低旋转换刀时所产生的振动及噪音的实用效益。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在于二液压室相通的横向管路中螺设一调节螺栓,进而可调节液压油的流速,达到调整换刀臂定位件顶压活塞内移的缓冲速度使用效益。本技术的又一目的是在于使用者可调整液压室后方的调整螺栓的凸伸量,藉以调整活塞的内移量,达到控制换刀臂定位精度的使用效益。为对本申请的结构、功效作更进一步的了解,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详述。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换刀机构的局部结构前视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换刀机构的局部结构俯视图;图3是现有技术的换刀臂的使用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换刀机构的前视图;图5是本技术换刀机构的局部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换刀机构的侧视图;图7是本技术换刀机构与主轴、刀库的配置图;图8是本技术换刀臂扣刀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换刀机构的拔刀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换刀机构的旋转换刀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换刀机构的插刀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换刀机构的复位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调整缓冲速度及定位精度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另一结构的使用示意图(一);图15是本技术另一结构的使用示意图(二)。件号说明现有技术座体1 油压马达2 转轴3换刀臂4 定位柱5、6 挡柱7、8本技术机架10 油压缸11 活塞杆12活动机架13 油压马达14 导杆15齿轮组16换刀臂17 块体18液压室19A、19B 横向管路19C、19D活塞20A、20B 调整螺栓21A、21B调节螺栓22 定位件23 主轴头30主轴31 刀库40 刀具50、60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6图,本技术的机架10上装设有一油压缸11,该油压缸11的活塞杆12向下连结另一活动机架13,该活动机架13上装设有油压马达14及二导杆15,并令其贯穿凸伸于机架10外,又油压马达14的转轴连结一齿轮组16,该齿轮组16以转轴衔接一换刀臂17,其中,该活动机架13的下方装设有一块体18,该块体18内部横向平行设有二相通且装设有液压油的液压室19A、19B,各液压室19A、19B的前方设置有一活塞20A、20B,而后方则螺设有一限位件,该限位件可为一调整螺栓21A、21B,并于贯通二液压室19A、19B的横向管路19C中螺设一调节螺栓22,另于换刀臂17上相对应一活塞20A位置处锁固一定位件23;请参阅图6、7和8,该换刀机构是装设于主轴头30及刀库40间,而换刀臂17的二夹爪并分别位于主轴头30的主轴31下方及刀库40的下方,以进行自动换刀作业,首先,换刀臂17系进行扣刀动作,以分别扣住主轴31及刀库40的刀具50、60,而定位件23则顶压相对应的活塞20A,使活塞20A内移并压缩此液压室19A中的液压油,令液压油流向另一侧的液压室19B,以推动另一活塞20B向外凸伸适当长度;请参阅图9图,当换刀臂17扣刀后,即可驱动油压缸11凸伸活塞杆12,以带动活动机架13及装设于上的油压马达14、导杆15、及换刀臂17等下降位移,使换刀臂17进行拔刀动作;请参阅图4和10,当换刀臂17拔刀后,即驱动油压马达14带动齿轮组16旋转,该齿轮组16则带动连结的换刀臂17旋转进行换刀动作,而换刀臂17的定位件23亦随的旋转,并于旋转接近至180度时,是顶置另一侧凸伸的活塞20B逐渐内移,进而缓冲换刀臂17的快速旋转撞击力量,而降低快速撞击时产生的振动及噪音,当活塞20B退位受调整螺栓21B顶置限位时,换刀臂17即旋转至180度定位,进而变换二刀具50、60的所在位置,又该活塞20B于内移时,并压缩液压室19B中的液压油,使液压油流向另一侧的液压室19A,以顶推该液压室19A内的活塞20A向外凸伸复位;请参阅图11,当换刀臂17旋转换刀后,油压缸11即驱动活塞杆12内缩,以带动活动机架13、油压马达14、导杆15、及换刀臂17等反向上升位移,使换刀臂17进行插刀动作;因此,请参阅图12,当换刀臂17插刀后,油压马达14即带动换刀臂17反向旋转复位,并令定位件23于旋转接近至180度时,顶置相对应的活塞20A内移,亦可缓冲换刀臂17复位时的快速旋转撞击力量,而降低换刀时的振动及噪音,而活塞20A并受调整螺栓21A顶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金昌黄耀德
申请(专利权)人:德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