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自动换刀机构,详而言之乃是指一种高速两端支撑自动刀具交换机构。按,自动刀具交换机构运用于综合加工机的设计与发展已有数十年历史,是以种类、式样亦为繁多。或从早期藉主轴或刀库移动来达换刀的设计,发展至今或用机械手臂结构、或以换刀臂方式,是为油压式传动,或为摇臂连杆传动及齿轮齿条等传动机构,其目的都是为提高刀具交换速度及其稳定性与安全性。以缩短机械的非切削加工时间,进而提高其生产效率。往昔为达缩短刀具交换时间,进而增加机构的复杂度,以致提高机构成本。或为降低材料成本,却也忽略生产组装的容易度及故障维修调整的方便性,间接造成更长停机损失。举例而言,附图说明图1、图2机构为日本2-53331专利案,其刀臂采两端支撑结构,本可获得较高的换刀速度,然其整个传动机构以油压方式进行,如图1所示以油压缸1来达拔刀与插刀功能,而刀臂2回转换刀同时,整个刀臂移动机构(油压缸1,滑动座3,滑动杆4,及心轴5等)亦随之转动,造成极大惯力,因而换刀速度及稳定性则大打折扣。而又传动机构以油压缸方式,如图2示,由多支油压缸6、7搭配齿轮、齿条组传动、组装、校正不易,又油压速度调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两端支撑自动刀具交换机构,其特征在于,于一箱体内设有一驱动马达、一凸轮组、一传动轮组、一连杆组及一换刀臂组所组合;其中该驱动马达是经该凸轮组及该传动轮组,使该换刀臂组产生旋转运动者;又该驱动马达经该传动轮组及该连杆组,使该换刀臂组产生直线位移运动者;该换刀臂组具有一多槽轴穴座、一多槽轴及一换刀臂,其中该多槽轴穴座,是由该传动轮组所驱动并枢设于该箱体一侧壁上;该多槽轴一端是滑设于该多槽轴穴座,另一端是穿经该箱体另一侧壁而衔接于该连杆组上;该换刀臂是固设于该多槽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锡晴,邱垂升,林燕松,萧锡鸿,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