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手紧钻夹头。它包括钻体、丝母、前套、后套、夹爪,钻体后端设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外圆设有与快换接头相配合的环形凹槽。所述连接柱可以是螺纹连接于钻体也可是钻体向后延伸的一段。连接柱的内圆周壁上可设有与机床和电钻连接的螺纹孔或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零件加工容易,制造成本低,可与不同钻夹头进行快速接换,并且,更为突出的是又可直接与机床、气动钻、手枪电钻等直接连接,极大地方便用户的使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手紧钻夹头,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机械加工设备例如钻床上的手紧钻夹头。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手紧钻夹头一般包括钻体、夹爪、丝母、前套及后套。钻夹头与机床或电钻是靠螺纹连接,而在需要更换不同钻夹头时,其装上和卸下都很不方便,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陷的改进的手紧钻夹头。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钻体、丝母、前套、后套、夹爪,钻体后端设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外圆设有与快换接头相配合的环形凹槽。所述连接柱可以是螺纹连接于钻体也可是钻体向后延伸的一段。连接柱的内圆周壁上可设有与机床和电钻连接的螺纹孔或锥孔。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零件加工容易,制造成本低,可与不同钻夹头进行快速接换,并且,更为突出的是又可直接与机床、气动钻、手枪电钻等直接连接,极大地方便用户的使用。连接柱上可设有扭力环,扭力环上设有传递扭矩的凹槽或凸键或边。采用这种方式传递扭距,更可靠更利于提高加工精度,方便制造,利于提高打孔精度。传递扭距也可采用以下结构钻体向后延伸出一段,其延伸段外圆周面上开有能传递扭矩的凹槽或凸键或边。连接柱后端可设有导引斜面。这样,当本技术与连接头配合使用时,能更方便本技术的装卸操作。钻体前端套有驱动套,驱动套和丝母过盈配合,驱动套上设有与前套配合的传递扭矩及对前套轴向定位的开口。采用该结构向钻头传递扭距结构稳固可靠,制造和装配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改进的手紧钻夹头的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示出该钻夹头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状;图2为图1中实施例的俯视图,示出传递扭矩的结构;图3为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改进的手紧钻夹头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示出该钻夹头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状;图4为图3中实施例的俯视图,示出传递扭矩的结构;图5为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改进的手紧钻夹头的第三种实施例的剖视图,示出该钻夹头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状;图6为图5中实施例的俯视图,示出传递扭矩的结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技术包括钻体1、丝母3、前套2、后套7、夹爪4,钻体后端设有连接柱20,连接柱的外圆设有与快换接头相配合的环形凹槽12。本实施例连接柱是钻体向后延伸的一段圆柱。连接柱的内圆周壁上设有与机床和电钻连接的螺纹孔11。连接柱后端可设有导引斜面13。斜面13是为连接柱插入快换接头时更容易进入。在所述钻体1中部台阶面上设有一扭力环9,扭力环套9与圆柱体紧配,所述扭力环套9后端加工有起传递扭矩的凸起91,参见图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如图所示的改进手紧钻夹头,所述钻体1内沿周向等间距地设有三个倾斜的斜孔,每一斜孔内可滑动地安装有一夹爪4,所述钻体1的中部设置有一丝母3,该丝母3与每一所述夹爪4通过螺纹相互连接在一起,所述丝母3为两半式结构,其外周表面套有一驱动套8,所述驱动套8沿所述钻体1前端延伸,使所述钻体1前端封闭于其内,所述驱动套8与所述丝母3之间过盈配合,与所述钻体1间为间隙配合,所述前套2与所述驱动套8之间设有传递扭矩的结构,在本技术给出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套8的外圆表面上开设有若干开口,所述前套2内部相应地成形有与之相配合的凸起。当旋转前套2时,通过上述开口与凸起将扭矩传递给驱动套8,由于驱动套8与丝母3过盈配合,从而带动丝母3旋转。所述丝母后端设有减少磨擦的滚珠轴承5和垫圈6。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参见图3、图4,所述钻体1中部的外圆台阶向后延伸出一段9a,其外圆周面上开有能传递扭矩的凹槽92,其余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贅述。作为本技术的又一种实施例,参见图5、图6,所述钻体1中部的外圆台阶向后延伸出一段9b,其外圆周面上加工有能传递扭矩的边93,其余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贅述。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手紧钻夹头,包括钻体、丝母、前套、后套、夹爪,其特征在于钻体后端设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外圆设有与快换接头相配合的环形凹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手紧钻夹头,其特征在于连接柱的内圆周壁上设有与机床和电钻连接的螺纹孔或锥孔。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手紧钻夹头,其特征在于连接柱上设有扭力环,扭力环上设有传递扭矩的凹槽或凸键或边。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手紧钻夹头,其特征在于钻体向后延伸出一段,其延伸段外圆周面上开有能传递扭矩的凹槽或凸键或边。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手紧钻夹头,其特征在于连接柱后端设有导引斜面。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手紧钻夹头,其特征在于钻体前端套有驱动套,驱动套和丝母过盈配合,驱动套上设有与前套配合的传递扭矩及对前套轴向定位的开口。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手紧钻夹头。它包括钻体、丝母、前套、后套、夹爪,钻体后端设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外圆设有与快换接头相配合的环形凹槽。所述连接柱可以是螺纹连接于钻体也可是钻体向后延伸的一段。连接柱的内圆周壁上可设有与机床和电钻连接的螺纹孔或锥孔。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零件加工容易,制造成本低,可与不同钻夹头进行快速接换,并且,更为突出的是又可直接与机床、气动钻、手枪电钻等直接连接,极大地方便用户的使用。文档编号B23Q3/00GK2734380SQ20042001388公开日2005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0日专利技术者周文德 申请人:浙江三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手紧钻夹头,包括钻体、丝母、前套、后套、夹爪,其特征在于钻体后端设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外圆设有与快换接头相配合的环形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