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体分段翻身辅助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2758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船体分段翻身辅助工装,由底座、翻身架和转轴座组成,转轴座安装在底座的轴向中间处,翻身架安装在转轴座上、且可绕该转轴座转动。使用船体分段翻身辅助工装,不会造成船体分段在落地翻身的情况下因受力不均而变形,或者油漆破坏,整个翻身过程平稳、简单,安全性较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体分段翻身辅助工装
本技术涉及船体工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船体分段翻身辅助工装。
技术介绍
随着IMO组织《船舶专用海水压载舱和散货船双舷侧处所保护涂层性能标准》 (PSPC)规范的强制实施,众多船舶企业为适应PSPC新涂层规范,多将船体分段划分较大以 保证船体结构的完整性,分段预舾装也最大限度的安装舾装件,虽然能减少区域舾装和船 台舾装的工作量,减少对分段涂装后的涂层破坏,提高船舶建造效率,但分段的体积和重量 也大大增加。对于一般船舶企业,船台起吊设备和可用的翻身空间有限,超宽超重分段只能落 地翻身,或者租借大型车吊翻身辅助。分段落地翻身由于受力不均,不仅船体结构容易产生 变形,而且还会对油漆涂层产生破坏;租借大型吊车辅助翻身,将会增加船台周期和建造成 本,尤其是批量建造的系列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船台起吊能力及翻身空间不足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船体分段翻身辅助工装,由底座、翻身架和 转轴座组成,转轴座安装在底座的轴向中间处,翻身架安装在转轴座上、且可绕该转轴座转 动。上述底座包括两平行且沿纵向延伸的支撑部、多个彼此平行且垂直设置在该两个 支撑部之间连接部、连接相邻的两个连接部及其与所述两个支撑部围城的矩形的两个对角 的对角连接部,该对角连接部是多个,且相邻的两个对角连接部成90°夹角。上述底座的两端各设有一横跨在所述两个支撑部上的矩形支墩。上述支撑部由槽钢构成,所述连接部和对角连接部由角钢构成。翻身架由互成90°的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构成,该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的连接部 通过销轴与转轴座联接。上述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均由三个平行的横杆和多个垂直设置在该三个横杆之 间的纵杆构成。上述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至少是两层,上下层之间通过沿其横向排列的多个立柱 连接。相邻的立柱之间设置有连接处于对角位置上的立柱的端部的拉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会造成船体分段在落地翻身的情况下因受力不均而 变形,或者油漆破坏,整个翻身过程平稳、简单,安全性较高。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船体分段翻身辅助工装示意图。图2为翻身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5的C向视图。图4为底座结构不意图。图5为图2的A向视图。图6为图2的B-B剖视图。图7为船体吊装示意图。图中:1 一底座;2—翻身架;3—转轴座;4一销轴;5—钢支墩;6、7,支撑部;8、9, 连接部;10、矩形;11、对角连接部;12、第一托架;13、第二托架;14、连接部;15、16、17,横 杆;18、纵杆;19、立柱;20、拉杆;21、船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决船台起吊能力及翻身空间不足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1所示的 船体分段翻身辅助工装,由底座1、翻身架2和转轴座3组成,转轴座3安装在底座I的轴向 (即图示的水平方向)中间处,翻身架2通过销轴4与转轴座3联接,借助图2清晰可见翻身 架2由互成90°的第一托架12和第二托架13构成,第一托架12和第二托架13的连接部 14通过销轴4与转轴座3联接。由图3可见,第一托架12和第二托架13均由三个平行的横杆15、16、17和多个垂 直设置在该三个横杆15、16、17之间的纵杆18构成。由图2不难看出,第一托架12和第二托架13至少是两层(可以保证翻身架2的强 度),上下层之间通过沿其横向排列的多个立柱19连接,相邻的立柱19之间设置有连接处 于对角位置上的立柱19的端部的拉杆20。翻身架2可以是由由角钢等型材拼接而成的两层结构,组合成两个相互垂直的支 撑座(本实施例称之为托架)。底座I的构成如图5所示,包括两平行且沿纵向(即图示的水平方向)延伸的支撑 部6、7、多个彼此平行且垂直设置在该两个支撑部6、7之间的连接部8、9(实际上多余2个, 此图中只示意出2个连接部)、连接相邻的两个连接部8、9及其与两个支撑部6、7围城的矩 形10的两个对角的对角连接部11,该对角连接部11是多个,且相邻的两个对角连接部11 成90°夹角。由图4或5可见,底座I的两端各设有一横跨在两个支撑部6、7上的矩形支墩5。 支撑部6、7由槽钢构成,连接部8、9和对角连接部11由角钢构成。底座I可以是由槽钢和 角钢等型材拼接而成的一种钢结构基座,矩形支墩5为钢墩,以保证分段放置和翻身时的平稳。船体分段上船台上翻身时,因为起重能力及空间的限制,大型超长超重的分段无 法完全用吊车在空中翻身,如果落地翻身,又因为受力不均匀的问题,导致船体分段变形或 者摩擦导致油漆破坏,所以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的船体分段翻身辅助工装配合吊机完成翻 身的具体过程如下:首先将需要翻身的船体21 (见图7)分段吊装到翻身架2上放稳靠住, 接触支承点上做好油漆涂层保护,并在分段两侧的合拢口处与翻身辅助工装做简单的防滑 加强;然后将吊车钢丝绳换置到翻身吊耳上,操作吊机进行翻身,翻身架2在船体分段重量产生的压力和摩擦力作用下,无需动力拉动,可以绕转轴座3上的销轴4旋转,因为有翻身 架3以及底座I两边矩形支墩5的支撑,不会造成船体分段在落地翻身的情况下因受力不 均而变形,或者油漆破坏,整个翻身过程平稳、简单,安全性较高。按照实施例一的操作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利用船台吊机及空间进行大型超重船体 分段的翻身,而且效率更高。以往用使用吊机翻身,落地翻身后分段容易造成变形,后期耗 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矫正,租用大型吊车进行辅助翻身,每次费用至少上万元,而使用本实 施例提供的船体分段翻身辅助工装配合吊机完成船体分段翻身,仅需4 5人作业约I小 时便可以达到要求,安全性也较高。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 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 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体分段翻身辅助工装,其特征是:该船体分段翻身辅助工装由底座(1)、翻身架(2)和转轴座(3)组成,所述转轴座(3)安装在底座(1)的轴向中间处,翻身架(2)安装在转轴座(3)上、且可绕该转轴座(3)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体分段翻身辅助工装,其特征是:该船体分段翻身辅助工装由底座(I)、翻身 架(2 )和转轴座(3 )组成,所述转轴座(3 )安装在底座(I)的轴向中间处,翻身架(2 )安装 在转轴座(3)上、且可绕该转轴座(3)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体分段翻身辅助工装,其特征是:所述底座(I)包括两平 行且沿纵向延伸的支撑部(6、7)、多个彼此平行且垂直设置在该两个支撑部(6、7)之间连 接部(8、9)、连接相邻的两个连接部(8、9)及其与所述两个支撑部(6、7)围城的矩形(10)的 两个对角的对角连接部(11),该对角连接部(11)是多个,且相邻的两个对角连接部(11)成 90°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体分段翻身辅助工装,其特征是:所述底座(I)的两端各设 有一横跨在所述两个支撑部(6、7)上的矩形支墩(5)。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船体分段翻身辅助工装,其特征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邝权威余勇钟发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