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行程气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72090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8 0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行程气缸,包括缸体、气缸轴、大活塞、小活塞、气缸端盖以及气嘴组件,气缸轴的后端部与小活塞连接,小活塞嵌装于大活塞的小活塞活动腔内,大活塞将大活塞活动腔分隔成第一气室、第二气室以及第三气室,小活塞将小活塞活动腔分隔成第四气室和第五气室,第二气室与第五气室连通,组成气嘴装置的第一气嘴、第二气嘴、第三气嘴以及第四气嘴分别与相应的第一气室、第二气室、第三气室以及第四气室连通。气缸轴伸出时,第三气嘴和第四气嘴分别往相应的第三气室和第四气室通气,第三气室和第四气室内的高压空气同时顶推气缸轴快速动作,可靠性好;气缸轴的行程由大活塞和小活塞共同决定,进而整体结构可以设计成较短的尺寸。(*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双行程气缸
本技术涉及气缸
,尤其涉及一种双行程气缸。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存在形式各样的双行程气缸,各种类型的双行程气缸实现倍力效果 的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别,主要以下述两种结构形式为主,具体为:第一种以专利号为 “ZL03200428.1”、名称为“钢筋成型机串联加压气缸”的技术专利为例,该钢筋成型机 串联加压气缸公开了一种通过串联的双气室结构来实现气缸倍力效果,然而,这种双行程 气缸存在整体结构长的缺陷;第二种以专利号为“ZL200820163158.0”、名称为“单动倍力 气缸”的技术专利为例,该单动倍力气缸通过弹簧的辅助作用来实现倍力效果,然而, 这种倍力气缸存在可靠性差、速度慢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双行程气缸,该双行程气 缸整体结构短、速度快且可靠性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行程气缸,包括有缸体、气缸轴以及活塞组件,缸体成型有大活塞活动腔, 活塞组件和气缸轴分别可相对活动地嵌装于大活塞活动腔内,活塞组件包括有大活塞和小 活塞,大活塞可相对活动地嵌装于大活塞活动腔内,大活塞开设有开口朝前的小活塞活动 腔,小活塞可相对活动地嵌装于小活塞活动腔内,大活塞于小活塞活动腔的开口处装设有 气缸端盖,气缸轴的后端部贯穿气缸端盖并延伸于小活塞活动腔内,气缸轴的后端部与小 活塞连接;大活塞活动腔的前端面与气缸端盖的前端面之间成型有第一气室,大活塞的侧 壁与大活塞活动腔的内周壁之间成型有第二气室,大活塞的后端面与大活塞活动腔的后端 面之间成型有第三气室,小活塞的后端面与小活塞活动腔的底面之间成型有第四气室,气 缸端盖与小活塞之间成型有第五气室,大活塞的侧壁开设有用于连通第二气室和第五气室 的通气孔;缸体配装有气嘴装置,气嘴装置包括有第一气嘴、第二气嘴、第三气嘴以及第四 气嘴,第一气嘴装设于缸体的前端部并与第一气室连通,第二气嘴装设于缸体的中部并与 第二气室连通,第三气嘴装设于缸体的后端部并与第三气室连通,缸体的后端部装设有进 气管,进气管的前端部贯穿大活塞的后端部并延伸至小活塞活动腔内,第四气嘴装设于进 气管的后端部,进气管的芯部开设有进气孔,第四气嘴、进气孔以及第四气室依次连通。其中,所述缸体包括有从前至后依次连接的气缸前盖、气缸筒以及气缸后盖,气缸 前盖、气缸筒以及气缸后盖共同围装成所述大活塞活动腔,所述第一气嘴装设于气缸筒的 前端部,所述第二气嘴装设于气缸筒的中部,所述第三气嘴和所述进气管分别装设于气缸 后盖。其中,所述气缸轴的芯部开设有开口朝后的盲孔,所述进气管的前端部可相对活 动地嵌装于盲孔内,所述进气孔、盲孔以及所述第四气室依次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气室于所述气缸前盖的后端部装设有第一止动块。其中,所述第三气室于所述气缸后盖的前端部装设有第二止动块。其中,所述第四气室于所述小活塞活动腔的底部装设有第三止动块。其中,所述第五气室于所述小活塞的前端部装设有第四止动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行程气缸,包括有缸体、气缸轴、大活塞、小活塞、气缸端盖以及气嘴组件,气缸轴的后端部贯穿气缸端盖并与小活塞连接,小活塞嵌装于大活塞的小活塞活动腔内,大活塞将大活塞活动腔分隔成第一气室、第二气室以及第三气室,小活塞将小活塞活动腔分隔成第四气室和第五气室,大活塞的通气孔将第二气室和第五气室连通,组成气嘴装置的第一气嘴、第二气嘴以及第三气嘴分别直接与相应的第一气室、第二气室以及第三气室连通,第四气嘴通过进气管与第四气室连通。气缸轴收缩时,第一气嘴往第一气室通气并通过高压气体顶推大活塞相对缸体朝后移动,同时,第二气嘴依次通过第二气室和通气孔往第五气室通气并通过高压气体顶推小活塞相对大活塞朝后移动;气缸轴伸出时,第三气嘴往第三气室通气并通过高压气体顶推大活塞相对缸体朝前移动,同时,第四气嘴通过进气管的进气孔往第四气室通气并通过高压气体顶推小活塞相对大活塞朝前移动,第三气室和第四气室内的高压空气同时顶推气缸轴进而实现倍力效果并实现气缸轴快速动作;气缸轴的行程由大活塞和小活塞共同决定,进而缸体的整体结构可以设计成较短的尺寸;综合上述情况可知,本技术具有气缸整体结构短、 速度快且可靠性好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包括有:1-缸体11-大活塞活动腔12-气缸前盖13——气缸筒14——气缸后盖2——气缸轴21 盲孔3 活塞组件31 大活塞311——小活塞活动腔312——通气孔32——小活塞33——气缸端盖41——第一气室42——第二气室43——第三气室44——第四气室45——第五气室51——第一气嘴52——第二气嘴53——第三气嘴54—第四气嘴6—进气管61——进气孔71——第一止动块72——第二止动块73——第三止动块74——第四止动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双行程气缸,包括有缸体1、气缸轴2以及活塞组件3,缸体I成型有大活塞活动腔11,活塞组件3和气缸轴2分别可相对活动地嵌装于大活塞活动腔11内,活塞组件3包括有大活塞31和小活塞32,大活塞31可相对活动地嵌装于大活塞活动腔11 内,大活塞31开设有开口朝前的小活塞活动腔311,小活塞32可相对活动地嵌装于小活塞 活动腔311内,大活塞31于小活塞活动腔311的开口处装设有气缸端盖33,气缸轴2的后 端部贯穿气缸端盖33并延伸于小活塞活动腔311内,气缸轴2的后端部与小活塞32连接; 大活塞活动腔11的前端面与气缸端盖33的前端面之间成型有第一气室41,大活塞31的 侧壁与大活塞活动腔11的内周壁之间成型有第二气室42,大活塞31的后端面与大活塞活 动腔11的后端面之间成型有第三气室43,小活塞32的后端面与小活塞活动腔311的底面 之间成型有第四气室44,气缸端盖33与小活塞32之间成型有第五气室45,大活塞31的侧 壁开设有用于连通第二气室42和第五气室45的通气孔312 ;缸体I配装有气嘴装置,气嘴 装置包括有第一气嘴51、第二气嘴52、第三气嘴53以及第四气嘴54,第一气嘴51装设于 缸体I的前端部并与第一气室41连通,第二气嘴52装设于缸体I的中部并与第二气室42 连通,第三气嘴53装设于缸体I的后端部并与第三气室43连通,缸体I的后端部装设有进 气管6,进气管6的前端部贯穿大活塞31的后端部并延伸至小活塞活动腔311内,第四气嘴 54装设于进气管6的后端部,进气管6的芯部开设有进气孔61,第四气嘴54、进气孔61以 及第四气室44依次连通。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缸体I包括有从前至后依次连接的气缸前盖12、气缸筒13 以及气缸后盖14,气缸前盖12、气缸筒13以及气缸后盖14共同围装成大活塞活动腔11,第 一气嘴51装设于气缸筒13的前端部,第二气嘴52装设于气缸筒13的中部,第三气嘴53 和进气管6分别装设于气缸后盖14。需进一步解释,气缸端盖33将第一气室41与第五气室45分开,即大活塞31和小 活塞32可于相应的第一气室41和第五气室45内相对独立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行程气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缸体(1)、气缸轴(2)以及活塞组件(3),缸体(1)成型有大活塞活动腔(11),活塞组件(3)和气缸轴(2)分别可相对活动地嵌装于大活塞活动腔(11)内,活塞组件(3)包括有大活塞(31)和小活塞(32),大活塞(31)可相对活动地嵌装于大活塞活动腔(11)内,大活塞(31)开设有开口朝前的小活塞活动腔(311),小活塞(32)可相对活动地嵌装于小活塞活动腔(311)内,大活塞(31)于小活塞活动腔(311)的开口处装设有气缸端盖(33),气缸轴(2)的后端部贯穿气缸端盖(33)并延伸于小活塞活动腔(311)内,气缸轴(2)的后端部与小活塞(32)连接;大活塞活动腔(11)的前端面与气缸端盖(33)的前端面之间成型有第一气室(41),大活塞(31)的侧壁与大活塞活动腔(11)的内周壁之间成型有第二气室(42),大活塞(31)的后端面与大活塞活动腔(11)的后端面之间成型有第三气室(43),小活塞(32)的后端面与小活塞活动腔(311)的底面之间成型有第四气室(44),气缸端盖(33)与小活塞(32)之间成型有第五气室(45),大活塞(31)的侧壁开设有用于连通第二气室(42)和第五气室(45)的通气孔(312);缸体(1)配装有气嘴装置,气嘴装置包括有第一气嘴(51)、第二气嘴(52)、第三气嘴(53)以及第四气嘴(54),第一气嘴(51)装设于缸体(1)的前端部并与第一气室(41)连通,第二气嘴(52)装设于缸体(1)的中部并与第二气室(42)连通,第三气嘴(53)装设于缸体(1)的后端部并与第三气室(43)连通,缸体(1)的后端部装设有进气管(6),进气管(6)的前端部贯穿大活塞(31)的后端部并延伸至小活塞活动腔(311)内,第四气嘴(54)装设于进气管(6)的后端部,进气管(6)的芯部开设有进气孔(61),第四气嘴(54)、进气孔(61) 以及第四气室(44)依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行程气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缸体(I)、气缸轴(2)以及活塞组件(3),缸体(I)成型有大活塞活动腔(11),活塞组件(3)和气缸轴(2)分别可相对活动地嵌装于大活塞活动腔(11)内,活塞组件(3)包括有大活塞(31)和小活塞(32),大活塞(31)可相对活动地嵌装于大活塞活动腔(11)内,大活塞(31)开设有开口朝前的小活塞活动腔(311),小活塞(32)可相对活动地嵌装于小活塞活动腔(311)内,大活塞(31)于小活塞活动腔(311) 的开口处装设有气缸端盖(33),气缸轴(2)的后端部贯穿气缸端盖(33)并延伸于小活塞活动腔(311)内,气缸轴(2)的后端部与小活塞(32)连接;大活塞活动腔(11)的前端面与气缸端盖(33)的前端面之间成型有第一气室(41),大活塞(31)的侧壁与大活塞活动腔(11) 的内周壁之间成型有第二气室(42),大活塞(31)的后端面与大活塞活动腔(11)的后端面之间成型有第三气室(43),小活塞(32)的后端面与小活塞活动腔(311)的底面之间成型有第四气室(44),气缸端盖(33)与小活塞(32)之间成型有第五气室(45),大活塞(31)的侧壁开设有用于连通第二气室(42)和第五气室(45)的通气孔(312);缸体(I)配装有气嘴装置,气嘴装置包括有第一气嘴(51)、第二气嘴(52)、第三气嘴(53)以及第四气嘴(54),第一气嘴(51)装设于缸体(I)的前端部并与第一气室(41)连通,第二气嘴(52)装设于缸体(I)的中部并与第二气室(42)连通,第三气嘴(53)装设于缸体(I)的后端部并与第三气室 (43)连通,缸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旭祥冯卓异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安达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