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频伺服加压直流电焊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5845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中频伺服加压直流电焊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机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加压机构,所述伺服加压机构包括伺服马达,所述伺服马达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丝杆,所述驱动丝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力轴,所述出力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设置有开设在伺服加压机构底部的输出口。该中频伺服加压直流电焊机,能快速补偿因焊点熔融而形成的压力空间,更符合焊接工艺的要求,能有效补偿在焊接过程中因焊轮损耗不均而形成的高度差,使缝焊压力保持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频伺服加压直流电焊机
本技术涉及汽车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中频伺服加压直流电焊机。
技术介绍
汽车配件加工是构成汽车配件加工整体的各单元及服务于汽车配件加工的产品,随着汽车配件加工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应用,国际汽车配件加工零部件行业近年来呈现出汽车配件加工产业转移速度加快的特点,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整车自主品牌与技术创新需要零部件作基础,零部件的自主创新又对整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他们是相互影响的。汽车零部件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零部件之间的焊接,目前电阻焊行业里,电极出力加压普遍采用气动加压的方式,气动加压方式存在出力精度低,动作速度不好控制的特点,虽然气动压力控制采用电气比例阀能有效提高出力精度,但还是不能完全满足一些特种行业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中频伺服加压直流电焊机,具备有效补偿在焊接过程中因焊轮损耗不均而形成的高度差等优点,解决了伺服马达硬性出力在焊接过程中压力补偿不及时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频伺服加压直流电焊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机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加压机构;所述伺服加压机构包括伺服马达;所述伺服马达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丝杆;所述驱动丝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力轴;所述出力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设置有开设在伺服加压机构底部的输出口所述伺服加压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电极;所述上电极的底部设置有焊接杆;所述焊接杆上设置有下电极;所述焊接杆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套杆;所述支撑套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伺服加压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可选地,所述散热孔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网。可选地,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弹簧对称设置在输出轴的底部。可选地,所述上电极与下电极的结构相互匹配。可选地,所述支撑套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套杆对称设置在焊接杆的底部。可选地,所述加强板为梯形加强板。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频伺服加压直流电焊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机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加压机构;所述伺服加压机构包括伺服马达;所述伺服马达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丝杆;所述驱动丝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力轴;所述出力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设置有开设在伺服加压机构底部的输出口所述伺服加压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电极;所述上电极的底部设置有焊接杆;所述焊接杆上设置有下电极;所述焊接杆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套杆;所述支撑套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伺服加压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本实施例中的中频伺服加压直流电焊机,焊机的焊接出力机构采用伺服马达出力的方式,伺服加压机构连接上电极,焊接工作时伺服马达动作推动上电极对工件加压焊接,伺服加压机构的出力轴和输出轴用弹簧组合柔性连接,弹簧顶压输出轴合能快速补偿因焊点熔融而形成的压力空间,更符合焊接工艺的要求,能有效补偿在焊接过程中因焊轮损耗不均而形成的高度差,使缝焊压力保持一致,解决伺服马达硬性出力在焊接过程中压力补偿不及时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中频伺服加压直流电焊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中频伺服加压直流电焊机的伺服加压机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中频伺服加压直流电焊机,具备有效补偿在焊接过程中因焊轮损耗不均而形成的高度差等优点,解决了伺服马达硬性出力在焊接过程中压力补偿不及时的问题。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中频伺服加压直流电焊机的一个实施例包括:请参阅图1-2,一种中频伺服加压直流电焊机,包括机身1,机身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2,控制箱2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孔10,散热孔10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网,通过设置的散热孔10,能够有效的将机身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排出,对控制箱2内部的零件进行保护,机身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加压机构3,伺服加压机构3包括伺服马达12,伺服马达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丝杆13,驱动丝杆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力轴14,出力轴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输出轴15,输出轴15的底部设置有弹簧16,弹簧16的数量为两个,而且两个弹簧16对称设置在输出轴15的底部,弹簧16的底部设置有开设在伺服加压机构3底部的输出口17,焊机的焊接出力机构采用伺服马达12出力的方式,伺服加压机构3连接上电极,焊接工作时伺服马达12动作推动上电极4对工件加压焊接,伺服加压机构3的出力轴14和输出轴15用弹簧16组合柔性连接,弹簧16顶压输出轴15合能快速补偿因焊点熔融而形成的压力空间,更符合焊接工艺的要求,能有效补偿在焊接过程中因焊轮损耗不均而形成的高度差,使缝焊压力保持一致,解决伺服马达12硬性出力在焊接过程中压力补偿不及时的问题,伺服加压机构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电极4,上电极4的底部设置有焊接杆5,焊接杆5上设置有下电极6,上电极4与下电极6的结构相互匹配,焊接杆5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套杆7,支撑套杆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套杆7对称设置在焊接杆5的底部,通过设置的支撑套杆7,能够有效的对焊接杆5进行支撑,保证焊接工作的正常运行,支撑套杆7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加强板8,加强板8为梯形板,加强板8的底部设置有底板9,伺服加压机构3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11。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综上所述,该中频伺服加压直流电焊机,焊机的焊接出力机构采用伺服马达12出力的方式,伺服加压机构3连接上电极,焊接工作时伺服马达12动作推动上电极4对工件加压焊接,伺服加压机构3的出力轴14和输出轴15用弹簧16组合柔性连接,弹簧16顶压输出轴15合能快速补偿因焊点熔融而形成的压力空间,更符合焊接工艺的要求,用在缝焊设备中时,能有效补偿在焊接过程中因焊轮损耗不均而形成的高度差,使缝焊压力保持一致,解决伺服马达12硬性出力在焊接过程中压力补偿不及时的问题,通过设置的支撑套杆7,能够有效的对焊接杆5进行支撑,保证焊接工作的正常运行,通过设置的散热孔10,能够有效的将机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中频伺服加压直流电焊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频伺服加压直流电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所述机身(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2);所述控制箱(2)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孔(10);所述机身(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加压机构(3);所述伺服加压机构(3)包括伺服马达(12);所述伺服马达(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丝杆(13);所述驱动丝杆(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力轴(14);所述出力轴(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输出轴(15);所述输出轴(15)设置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的底部设置有开设在伺服加压机构(3)底部的输出口(17),所述伺服加压机构(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电极(4);所述上电极(4)的底部设置有焊接杆(5);所述焊接杆(5)上设置有下电极(6);所述焊接杆(5)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套杆(7);所述支撑套杆(7)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加强板(8);所述加强板(8)的底部设置有底板(9);所述伺服加压机构(3)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频伺服加压直流电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所述机身(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2);所述控制箱(2)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孔(10);所述机身(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加压机构(3);所述伺服加压机构(3)包括伺服马达(12);所述伺服马达(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丝杆(13);所述驱动丝杆(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力轴(14);所述出力轴(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输出轴(15);所述输出轴(15)设置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的底部设置有开设在伺服加压机构(3)底部的输出口(17),所述伺服加压机构(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电极(4);所述上电极(4)的底部设置有焊接杆(5);所述焊接杆(5)上设置有下电极(6);所述焊接杆(5)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套杆(7);所述支撑套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旭祥黄育平唐闰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安达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