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俭丰专利>正文

数控车床中工作滑台处的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5221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控车床中工作滑台处的改进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数控车床在工作过程中切削下来的金属碎屑以及工作液容易影响车床正常工作,易于磨损,缩短使用寿命等的技术问题。本数控车床中工作滑台处的改进结构设置在车床的主轴一侧,包括两根平行的水平导轨,所述的这两根水平导轨沿一个垂直面设置,车床的工作滑台设于水平导轨上且可沿水平导轨滑动。该数控车床中工作滑台处的改进结构使得切削下来的金属碎屑不会落到工作滑台的滑动机构上,能够防止运行时发生故障,减少磨损,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它不仅能防止工作台卡死、减少磨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车床运行平稳。(*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数控车床中工作滑台处的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卧式金属切削机床一般由床身、主轴、工作滑台组成,主轴和工作滑台安装在床身上。加工工件夹持在主轴上作旋转运动,而刀具作切削进给运动完成加工过程。目前,工作滑台导轨分水平面和斜面放置两种类型。水平面和斜面放置导轨的金属切削车床主要存在下述缺陷导轨防护困难,切削下来的金属碎屑容易粘结在导轨上,工作液也会流到导轨上,当工作台在导轨上滑动时很有可能造成工作台在导轨上卡死。另一方面,导轨上粘结的金属碎屑会使得导轨表面粗糙,容易磨损,缩短使用寿命,并对工件的加工精度造成影响。此外,水平面和斜面放置导轨的金属切削车床在加工大型工件时,由于刀具处在操作者和工件之间,因此需要纵向移离刀具,让出装夹工件的空间,这样操作起来就十分不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人申请了名为带燕尾形导轨镶块的数控工作滑台(申请号CN03235816.4)的专利。它是由上数控工作滑台和下数控工作滑台组成,上下滑台呈十字形布置,运动方向为十字形,在上滑台的上滑台底座与上滑动工作台之间用螺钉安装燕尾形导轨镶块和镶条,在下滑台的下滑台底座与下滑动工作台之间也用螺钉安装燕尾形导轨镶块和镶条。燕尾形导轨镶块和镶条是用合金钢40Cr制造的,并经调质,淬火、氮碳共渗、离子氮化热处理。合金钢制造的燕尾镶块和镶条,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的特点。这种方案通过采用特殊的材料提高强度,克服了上述的部分缺陷。但是,结构复杂,材料以及造价成本都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强度高,能够有效防止金属碎屑对车床的影响,防止工作台卡死,延长使用寿命的数控车床中工作滑台处的改进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切削下来的金属碎屑以及工作液容易影响车床正常工作,易于磨损,缩短使用寿命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操作,节省工件的夹装时间,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数控车床中工作滑台处的改进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刀具处在操作者和工件之间,需要纵向移动才能完成夹装,操作烦琐,工作效率低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再有一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加工精度高,制作成本低,运行平稳的数控车床中工作滑台处的改进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精度容易受到影响,成本较高,稳定性较差等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数控车床中工作滑台处的改进结构,设置在车床的主轴一侧,包括两根平行的水平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这两根水平导轨沿一个垂直面设置,车床的工作滑台设于水平导轨上且可沿水平导轨滑动。本技术创造性地将工作滑台由原来的水平或者倾斜设置改变成垂直设置,这样在切削下来的金属碎屑不会落到工作滑台的滑动机构上,能够防止运行时发生故障,减少磨损,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另一方面,工件处于操作者旁,未隔着刀具,因此装夹大工件时只需横向移动而无需纵向移动工作滑台,节省了装夹时间,提高机床效率。在上述的数控车床中工作滑台处的改进结构中,所述的工作滑台是由大拖板、小拖板和刀架所组成;大拖板与所述的水平导轨接触且可沿水平导轨滑动,小拖板和大拖板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小拖板可沿大拖板垂直滑动,刀架固定于小拖板上。大拖板在导轨上水平滑动,小拖板在大拖板上下滑动,由于刀架固定于小拖板上,因此配合机床主轴的运动就可对工件进行加工。在上述的数控车床中工作滑台处的改进结构中,所述的大拖板上设有与水平导轨相对应的通孔,水平导轨穿过通孔,且大拖板可沿水平导轨滑动。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数控车床中工作滑台处的改进结构中,所述的水平导轨的截面呈燕尾形或者矩形,在大拖板小设有与水平导轨相适应的形状,且大拖板可沿水平导轨滑动。又一种方案是,在上述的数控车床中工作滑台处的改进结构中,所述的水平导轨为线性导轨,在大拖板上设有与水平导轨相适应的结构,且大拖板可沿水平导轨滑动。在上述的数控车床中工作滑台处的改进结构中,所述的工作滑台上设有两根平行的垂直导轨,小拖板上设有与垂直导轨相对应的通孔,垂直导轨穿过通孔,且小拖板可沿垂直导轨在大拖板上滑动。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数控车床中工作滑台处的改进结构中,所述的小拖板可沿一个垂直面在大拖板上滑动,所述的大拖板和小拖板之间通过分别设置在大拖板和小拖板上的燕尾楔和燕尾槽相连。在上述的数控车床中工作滑台处的改进结构中,所述的大拖板与一根水平丝杆相连,在水平丝杆的一端连接有电机;所述的小拖板与一根垂直丝杆相连,在垂直丝杆的一端连接有电机。在上述的数控车床中工作滑台处的改进结构中,所述的大拖板上设有一个螺套,水平丝杆与该螺套相啮合;所述的小拖板上设有另一螺套,所述的垂直丝杆与该螺套相啮合。在上述的数控车床中工作滑台处的改进结构中,所述的水平导轨固定在滑台座上,所述的滑台座与床身固连。在上述的数控车床中工作滑台处的改进结构中,与垂直丝杆相连的电机通过一个电机座设置在大拖板的顶部。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数控车床中工作滑台处的改进结构的优点在于1.结构设计独特,防止金属碎屑和冲洗液对车床的影响,避免出现卡死,减少磨损。2.保障车床运行平稳,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同时可以延长使用寿命。3.工件位于操作者旁,没有隔着刀具,在装夹大工件时只需横向移动而无需纵向移动工作滑台,节省了装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数控车床中工作滑台处的改进结构应用在车床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数控车床中工作滑台处的改进结构应用在车床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数控车床中工作滑台处的改进结构应用在车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轴1、工作滑台2、滑台座3、导轨4、燕尾楔5、燕尾槽6、大拖板7、小拖板8、刀架9、螺套10、水平丝杆11、电机12、垂直丝杆13、电机座14、床身15。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数控车床中工作滑台处的改进结构设置在车床的主轴1一侧,包括两根平行的水平导轨4。这两根水平导轨4沿一个垂直面设置。水平导轨4固定在滑台座3上,滑台座3与床身15固连。车床的工作滑台2设于水平导轨4上且可沿水平导轨4滑动。工作滑台2是由大拖板7、小拖板8和刀架9所组成的。如图1和图2所示,大拖板7与水平导轨4接触且可沿水平导轨4滑动。大拖板7上设有与水平导轨4相对应的精密通孔,水平导轨4穿过通孔。如图3所示,小拖板8和大拖板7之间滑动连接,小拖板8可沿大拖板7垂直滑动,刀架9固定于小拖板8上。大拖板7和小拖板8之间通过分别设置在大拖板7和小拖板8上的燕尾楔5和燕尾槽6相连。如图1所示,大拖板7与一根水平丝杆11相连,在水平丝杆11的一端连接有电机12。在大拖板7上设有一个螺套10,水平丝杆11与该螺套10相啮合。小拖板8与一根垂直丝杆13相连,在垂直丝杆13的一端连接有电机12。小拖板8上设有另一螺套10,垂直丝杆13与该螺套10相啮合。与垂直丝杆13相连的电机12通过一个电机座14设置在大拖板7的顶部。与水平丝杆11相连的电机12固定在滑台座3的一端。工作时,由电机12带动水平丝杆11和垂直丝杆13转动,再由水平丝杆11和垂直丝杆13带动螺套10,从而实现大拖板7的水平移动和小拖板8的上下垂直运动。这样就可以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控车床中工作滑台处的改进结构,它设置在车床的主轴(1)一侧,包括两根平行的水平导轨(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这两根水平导轨(4)沿一个垂直面设置,车床的工作滑台(2)设于水平导轨(4)上且可沿水平导轨(4)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俭丰
申请(专利权)人:林俭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