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宫野利治专利>正文

一种加工细长工件的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7421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加工细长工件的系统。系统包括:第一加工单元,其可对处于第一工位的细长工件进行第一加工操作;第二加工单元,其可对处于所述第一工位之上的第二工位的细长工件进行第二加工操作。此系统还包括第一供应单元,多个所述细长工件可放置在第一供应单元的存储位置中。传送组件可和处于存储位置中的细长工件相接合,并将与传送组件相接合的细长工件选择性地传送到第一和第二工位中的一个。(*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工件进行加工操作的加工单元,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多个加工单元对细长工件进行加工的系统。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利用此系统加工细长工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加工设备中,希望能够以有效的方式进行多种加工操作,同时使加工设备对空间的要求最小。一般来说,机床组件/加工单元设置在同一水平的地面上,更普遍的是水平地排列。进行占地面积设计时应考虑这一点每一台水平放置的机床组件的底座决定了此机床组件所需占地面积的数量。在实用上,底座上方没有被机床组件占据的空间均为浪费的空间。已经知道可以通过垂直地设置机床组件来更好地利用垂直空间。在本申请人的美国专利No.6081986中公布了一个这种设置的例子。虽然这种设置可以更好地利用垂直空间,但它还是具有一些缺点。首先,如果不采用在水平方向排列的话,一些机床组件很容易发生变形。也就是说,设置成金字塔形结构的许多系统通过堆叠从下到上重量变小的部件可以保持其稳定性和精度。这种垂直排列的机床组件可能会引起协同操作的部件之间无法对准,从而降低系统性能。如同水平的系统一样,垂直排列的各个机床组件上方的空间在实用上都被浪费了。虽然理想的是能在同一顶部下同时进行许多加工操作,但是这些操作的数目通常受到支撑机床组件的地表面积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种结构形式中,本专利技术是指一种加工细长工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加工单元,其可对处于第一工位的细长工件进行第一加工操作;第二加工单元,其可对与第一工位垂直隔开的第二工位的细长工件进行第二加工操作。此系统还包括第一供应单元,多个细长工件可放置在第一供应单元的存储位置中。传送组件可和处于存储位置的细长工件相接合,并将与传送组件相接合的细长工件选择性地传送到第一和第二工位中的一个。在一种结构形式中,传送组件包括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垂直移动的往复运送组件,往复运动组件上的细长工件可以从第一位置传送到第一工位,往复运动组件上的细长工件可以从第二位置传送到第二工位。传送组件还可包括用于将细长工件从存储位置引向到往复运动组件上的夹持位置的第一装料单元。往复运动组件还可包括可在输送位置和第一传送位置之间重新定位的细长工件夹具。此系统还包括第一导向面,当往复运动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处于夹持位置的细长工件可被传送到第一导向面上并朝向第一工位引导。第一导向面朝向第一工位倾斜。在一种结构形式中,细长工件夹具包括至少一个表面,当工件夹具处于输送位置时,所述表面形成了处于夹持位置的细长工件的容槽;在工件夹具从输送位置向第一传送位置运动时,所述表面可引导处于夹持位置的细长工件在第一导向面上运动。细长工件夹具可在输送位置和第一传送位置之间枢轴转动。此系统还包括第三加工单元,用于对处于与第一和第二工位隔开的第三工位上的细长工件的进行第三加工操作。在一种结构形式中,细长工件夹具可重新定位到第二传送位置,系统包括第三导向面;在工件夹具从输送位置向第二传送位置运动时,细长工件夹具上的所述至少一个表面可引导处于夹持位置的细长工件在第三导向面上运动。第一和第三工位基本处于相同高度。此系统还包括导向组件,可引导往复运动组件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垂直运动。在一种结构形式中,装料单元包括可以在拾取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的拾取台肩,在拾取台肩从拾取位置向释放位置移动时,拾取台肩可与存储位置中的细长工件相接合,并使处于所述存储位置的细长工件向所述细长工件夹具移动。台肩可在拾取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枢轴转动。在一种结构形式中,供应单元包括倾斜的输送表面,细长工件可沿输送表面被重力推向拾取位置。在一种结构形式中,第一装料单元还包括阻挡表面,当拾取台肩和工件一起从拾取位置运动到释放位置时,阻挡表面可以阻挡细长工件移动到拾取位置中。在一种结构形式中,在第一导向面上设有止动台肩,细长工件可以沿第一导向面向下运动到靠在止动台肩上,并保持沿第一导向面向下连贯地运动到靠在止动台肩的预定位置上的细长工件。在一种结构形式中,传送组件包括倾斜的第一导向面,可以将来自第一供应单元的细长工件朝向第一工位引导,传送组件还包括倾斜的第二导向面,可以将来自第一供应单元的细长工件朝向第二工位引导。当往复运送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往复运动组件上的工件可以沿第一导向面传送,第一导向面可在重力的作用下引导工件向第一工位运动。当往复运送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往复运动组件上的细长工件可以沿第二导向面传送,第二导向面可在重力的作用下引导工件向第二工位运动。此系统还可包括推动组件,可使工件与第一加工单元形成操作关系。在一种结构形式中,第一加工单元具有旋转操作轴,推动组件可沿与旋转操作轴基本重合的线推动细长工件。此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位于第一供应单元的存储位置中的细长工件。本专利技术还指一种用于加工细长工件的方法,包括步骤将多个细长工件存储在第一供应单元中;将第一细长工件从第一供应单元传送到第一工位;对处于第一工位的第一细长工件进行第一加工操作;将第二细长工件从第一供应单元传送到与第一工位垂直隔开的第二工位;和对处于第二工位的第二细长工件进行第二加工操作。所述方法还包括从第一供应单元中移走第一细长工件,并阻挡从第一供应单元移走另一细长工件的步骤。传送第一细长工件的步骤包括沿第一倾斜导向面传送第一细长工件,使得第一细长工件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第一倾斜导向面向第一工位运动。传送第二细长工件的步骤包括沿第二倾斜导向面传送第二细长工件,使得第二细长工件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第二倾斜导向面向第二工位运动。存储多个细长工件的步骤包括将多个工件存储在倾斜的输送表面上,使得多个细长工件在重力的作用下被推动到一个压一个的堆积状态。所述方法还包括将第一细长工件从第一供应单元引导到第一工件夹具上的步骤。所述方法还包括重新定位第一工件夹具,从而将第一细长工件从第一工件夹具引向第一工位的步骤。所述方法还包括将第三细长工件从第一供应单元引向第一工件夹具并重新定位第一工件夹具,从而将第三细长工件从第一工件夹具引向第三工位的步骤。所述方法还包括将第三细长工件传送到第三工位,并在第三工位处对第三细长工件进行第三加工操作的步骤。所述方法还包括将第一细长工件从第一工件夹具中穿过而引向第二工件夹具并重新定位第二工件夹具,从而将第一细长工件从第二工件夹具引向第一工位的步骤。所述方法还包括将第三细长工件从第一工件夹具中穿过而引向第二工件夹具并重新定位第二工件夹具,从而将第三细长工件从第二工件夹具引向第三工位的步骤。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将第一工件夹具设为夹持状态,将第一细长工件引入第一工件夹具的夹持位置,将第一工件夹具从夹持状态改变为释放状态,重新定位第一工件夹具,从而在第一工件夹具处于释放状态时将第一细长工件引向第一工位。所述方法还包括将第一工件夹具设为释放状态,引导第三细长工件通过第一工件夹具到第二工件夹具上的夹持位置中的步骤。所述方法还包括重新定位第二工件夹具,从而将第三细长工件引向第三工位的步骤。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机床组件的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机床组件的侧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床组件的透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机床组件的侧视图;图5是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两个图3和4所示机床组件的透视图,此二机床组件可操作地固定在一个基座上; 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改进形式的基座的缩小透视图,在基座的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加工细长工件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加工单元,其可对处于第一工位的细长工件进行第一加工操作;第二加工单元,其可对处于所述第一工位之上的第二工位的细长工件进行第二加工操作;第一供应单元,多个所述细长工件可放置在所述第一供 应单元的存储位置中;和传送组件,其可和处于所述存储位置中的所述细长工件相接合,并可将与所述传送组件相接合的细长工件选择性地传送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工位中的一个。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野利治
申请(专利权)人:宫野利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