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铭泽专利>正文

一种动力燃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33154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燃料,其特征是按重量百分比计,采用下述组分和含量:甲醇50~85%、纳米添加剂3~5%、芳烃3~15%、溶剂油5~30%;所述的纳米添加剂为二辛脂、醇油酸酯和异佛尔酮的混合物,所述的芳烃为甲苯和二甲苯的混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动力燃料的优点在于:组成简单,原料来源广泛,生产方便、成本低;储存时间可达一年以上,且不分层、不变质;所得汽油的辛烷值可达100~115,抗水性可达15%,燃烧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料。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全球能源日趋紧张,地球石油含量已十分有限,寻找石油替代能源成为各国的重量国家战略。为了解决能源短缺问题,一些汽油代用燃料如甲醇汽油、乙醇汽油、乳化柴油等应用而生。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汽油代用燃料属甲醇汽油最为引人瞩目,它以成本低廉、燃烧效果好,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被认为是比较理想的石油替代品。但是,目前使用的甲醇汽油其抗水性为1%左右;此外,由于其存在成本较高、储存期短等原因使其推广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成简单,生产方便、成本低,抗水性好,存放时间长且燃烧性能好的动力燃料。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的动力燃料,按重量百分比计,采用下述组分和含量: 甲醇50 85%、纳米添加剂3 5%、芳烃3 15%、溶剂油5 30% ; 所述的纳米添加剂为二辛脂、醇油酸酯和异佛尔酮的混合物,所述的芳烃为甲苯和二甲苯的混合物; 所述纳米添加剂中二辛脂、醇油酸酯和异佛尔酮的重量配比为任意比例,优选为1:1:1。所述芳烃中甲苯和二甲苯的重量配比为任意比例,优选为1:1。所述溶剂油优选为120 #溶剂油或150 #溶剂油。上述各组分优选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甲醇60 70%、纳米添加剂3 4%、芳烃8 12%、溶剂油15 25%,各组分的总和为100% ο上述各组分优选重量百分比含量为: 甲醇60%、纳米添加剂3%、芳烃12%、溶剂油25%。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动力燃料还可以包含轻质油,其重量百分比含量为:甲醇45 85%、纳米添加剂3 5%、芳烃3 15%、溶剂油5 30%、轻质油4 20%。加入轻质油后各组分的相互配比使得动力燃料的辛烷值变得更高。本专利技术所述动力燃料在含有轻质油组分时,各组分优选的重量百分比为: 甲醇50 70%、纳米添加剂3 4%、芳烃8 12%、溶剂油10 25%、轻质油8 15%,各组分的总和为100%。上述各组分最佳的重量百分比为:甲醇60%、纳米添加剂3%、芳烃12%、溶剂油15%、轻质油10%。本专利技术动力燃料的制备方法为:将配方中的各组分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纳米添加剂非水微乳液这一特殊体系,利用该体系中的纳米级极性液滴进行反应制备复合纳米粒子,确保了纳米粒子粒径的均一性,并可以避免粒子团聚。微乳液中表面活性剂分子都是由极性的亲水基和非极性的亲油基(憎水基)所组成,由此形成纳米水核内包裹多种改性剂组成纳米复合添加剂的催化加之醇燃料沸点都较低,燃烧时会产生“微爆”的二次雾化作用这一原理和醇燃料本身含氧,都会产生OH基,可提高燃料的充分燃烧性。包括燃料在内的许多物质的分子中有极性端和非极性端两部分,当燃料中的碳原子数变化时,其极性端和非极性端在整个分子中所占比例也变化,如果碳原子数少,则极性方面所占的分额大,或者说一OH所占的比例大,则亲水易与水混溶,例如低碳醇易与水混溶,如碳原子数多,则非极性端所占比例大,即一OH所占份额小,就不易与水相溶,而易与油类物质混溶。醇燃料中碳原子数愈多,就愈不易与水混溶,含11个碳以上的醇就不能与水相混溶。改变各组分的化学分 子式增强互溶,把一元醇转变为多元醇。本专利技术中的碳原子数较多,因此具有较好的抗水性。本专利技术由于加入了适量的芳烃类物质,所以辛烷值高,抗爆性能好,动力强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动力燃料的优点在于:组成简单,原料来源广泛,生产方便、成本低;储存时间可达一年以上,且不分层、不变质;所得汽油的辛烷值可达100 115,抗水性可达15%,燃烧性能好。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本专利技术的动力燃料,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混合配制而成: 甲醇60% ; 纳米添加剂3%,纳米添加剂采用重量配比为1:1:1的二辛脂、醇油酸酯和异佛尔酮; 芳烃12%,芳烃采用重量配比为1:1的甲苯和二甲苯; 200 #溶剂油25%。经测定,上述制得的动力燃料的辛烷值为112,抗水性达14%。实施例2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动力燃料,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混合配制而成: 甲醇70% ; 纳米添加剂3%,纳米添加剂采用重量配比为1: 2: 2的二辛脂、醇油酸酯和异佛尔酮; 芳烃8%,芳烃采用重量配比为1: 3的甲苯和二甲苯; 150 #溶剂油19%。经测定,上述制得的动力燃料的辛烷值为110,抗水性达15%。实施例3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动力燃料,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混合配制而成: 甲醇85% ; 纳米添加剂5%,纳米添加剂采用重量配比为5: I: 6的二辛脂、醇油酸酯和异佛尔酮; 芳烃5%,芳烃采用重量配比为9: I的甲苯和二甲苯; 120 #溶剂油5% ο经测定,上述制得的动力燃料的辛烷值为106,抗水性达11%。实施例4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动力燃料,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混合配制而成: 甲醇50% ; 纳米添加剂5%,纳米添加剂采用重量配比为15: I: 5的二辛脂、醇油酸酯和异佛尔酮; 芳烃15%,芳烃采用重量配比为9: I的甲苯和二甲苯; 150 #溶剂油30%ο 经测定,上述制得的动力燃料的辛烷值为102,抗水性达10%。实施例5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动力燃料,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混合配制而成: 甲醇65% ; 纳米添加剂5%,纳米添加剂采用重量配比为5: 10: I的二辛脂、醇油酸酯和异佛尔酮; 芳烃15%,芳烃采用重量配比为9: I的甲苯和二甲苯; 120 #溶剂油15%。经测定,上述制得的动力燃料的辛烷值为100,抗水性达10%。实施例6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动力燃料,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混合配制而成: 甲醇63% ; 纳米添加剂4%,纳米添加剂采用重量配比为1: 3: 20的二辛脂、醇油酸酯和异佛尔酮; 芳烃3%,芳烃采用重量配比为9: I的甲苯和二甲苯; 150 #溶剂油30%ο经测定,上述制得的动力燃料的辛烷值为113,抗水性达13%。实施例7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动力燃料,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混合配制而成: 甲醇50% ; 纳米添加剂4%,纳米添加剂采用重量配比为3: I: 5的二辛脂、醇油酸酯和异佛尔酮; 芳烃12%,芳烃采用重量配比为5: 3的甲苯和二甲苯; 150 #溶剂油30% ;轻质油4%。经测定,上述制得的动力燃料的辛烷值为113,抗水性达13%。实施例8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动力燃料,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混合配制而成: 甲醇60% ; 纳米添加剂3%,纳米添加剂采用重量配比为7: 2: 5的二辛脂、醇油酸酯和异佛尔酮; 芳烃12%,芳烃采用重量配比为5: I的甲苯和二甲苯; 150 #溶剂油15% ; 轻质油10%。经测定,上述制得的动力燃料的辛烷值为115,抗水性达15%。实施例9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动力燃料,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混合配制而成:甲醇70% ; 纳米添加剂5%,纳米添加剂采用重量配比为1: 2: 3的二辛脂、醇油酸酯和异佛尔酮; 芳烃5%,芳烃采用重量配比为2: 3的甲苯和二甲苯; 150 #溶剂油10% ; 轻质油10%。经测定,上述制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燃料,其特征是按重量百分比计,采用下述组分和含量:甲醇50~85%、纳米添加剂3~5%、芳烃3~15%、溶剂油5~30%;所述的纳米添加剂为二辛脂、醇油酸酯和异佛尔酮的混合物,所述的芳烃为甲苯和二甲苯的混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燃料,其特征是按重量百分比计,采用下述组分和含量: 甲醇50 85%、纳米添加剂3 5%、芳烃3 15%、溶剂油5 30% ; 所述的纳米添加剂为二辛脂、醇油酸酯和异佛尔酮的混合物,所述的芳烃为甲苯和二甲苯的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燃料,其特征是所述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 甲醇60 70%、纳米添加剂3 4%、芳烃8 12%、溶剂油15 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燃料,其特征是所述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 甲醇60%、纳米添加剂3%、芳烃12%、溶剂油25%。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动力燃料,其特征是所述纳米添加剂中二辛脂、醇油酸酯和异佛尔酮的重量配比为1:1:1 ;所述芳烃中甲苯和二甲苯的重量配比为1:1;所述溶剂油为120 #溶剂油或150 #溶剂油。5.一种动力燃料,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铭泽
申请(专利权)人:袁铭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