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温自增强机制的微孔聚合物隔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32911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高温自增强机制的微孔聚合物隔膜的制备方法。现有电池隔膜的力学性能不佳,电池隔膜安全性不好。该方法是首先选定一种孔隙率为35~85﹪、厚度为6~40μm的微孔聚合物隔膜作为底膜;将催化剂、引发剂和小分子单体加入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小分子单体溶液;将小分子单体溶液采用浸涂或喷淋涂覆在微孔聚合物隔膜的两个表面,得到涂层厚度为0.1~1μm的改性微孔聚合物隔膜;最后将改性微孔聚合物隔膜取出在常温下干燥4~24h,得到具有高温自增强机制的微孔聚合物隔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不会破坏微孔膜的结构和性能,且在高温下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有利于制造安全性更好的二次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随着信息、材料和能源技术的进步,二次锂电池技术及其相关材料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在二次电池中,微孔聚合物隔膜是锂电池的主要材料之一,其作用是将电池内部的阳极和阴极隔开以免短路,并且也要使离子能顺畅地通过隔离膜在两极之间迁移,形成电流,还要在电池工作出现异常情况时关闭离子通道,切断电流以确保电池安全。电池隔离膜又称为电池隔膜,其主要性能包括厚度、空隙率、孔径、孔径分布、强度、闭孔温度与膜破温度等。电池隔离膜的强度主要用拉伸强度和刺穿强度表征:拉伸强度表征了电池隔离膜在较大的外部应力作用下,隔离膜本身能保证不破膜,保持隔离膜的完整性时能承受的最大拉伸力;由于正负极材料间仅用隔离膜隔开,而正负极材料又是不平整的,因此不平整的电极材料又会刺穿电池隔离膜,刺穿强度表征电池隔离膜耐刺穿的性能。电池隔离膜的一个作用是使离子能顺畅地通过隔离膜在两极之间迁移,形成电流。但是为了防止电池过热产生例如爆炸等危险,要求该隔离膜中的微孔在温度上升至一定的程度后发生熔融闭合,以隔绝离子通过。因此,本领域将电池隔离膜的微孔发生熔融闭合以隔绝离子通过的温度称为闭孔温度。电池隔离膜的膜破温度是指当达到所述闭孔温度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高温自增强机制的微孔聚合物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定一种微孔聚合物隔膜作为底膜;步骤(2).将催化剂、引发剂和小分子单体加入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小分子单体溶液;每升溶剂加入10~100g小分子单体、0.04~0.5g催化剂和0.04~0.5g引发剂;步骤(3).将步骤(2)制备的小分子单体溶液涂覆在步骤(1)选定的微孔聚合物隔膜的两个表面,得到改性微孔聚合物隔膜,涂层厚度为0.1~1μm;涂覆采用浸涂或喷淋方法;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改性微孔聚合物隔膜取出在常温下干燥4~24h,小分子单体溶液在微孔聚合物隔膜内部孔隙表面及外部表面形成均一的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温自增强机制的微孔聚合物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选定一种微孔聚合物隔膜作为底膜; 步骤(2).将催化剂、引发剂和小分子单体加入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小分子单体溶液;每升溶剂加入10 IOOg小分子单体、0.04 0.5g催化剂和0.04 0.5g引发剂; 步骤(3).将步骤(2)制备的小分子单体溶液涂覆在步骤(I)选定的微孔聚合物隔膜的两个表面,得到改性微孔聚合物隔膜,涂层厚度为0.1 Iym ;涂覆采用浸涂或喷淋方法;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改性微孔聚合物隔膜取出在常温下干燥4 24h,小分子单体溶液在微孔聚合物隔膜内部孔隙表面及外部表面形成均一的涂层,得到具有高温自增强机制的微孔聚合物隔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温自增强机制的微孔聚合物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的微孔聚合物隔膜的孔隙率为35 85 %,厚度为6 40 μ 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温自增强机制的微孔聚合物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的微孔聚合物隔膜的材质为单一组分均聚物、多元共聚物或多组分共混物; 所述的单一组分均聚物为聚乙烯、聚丙烯或聚4-甲基-1-戊烯; 所述的多元共聚物为乙烯-α -烯烃共聚物、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兵杰丁交通杜月娟孙佳茜赵建敏邱倩姚利平顾群郅立鹏陈继朝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