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L-抗坏血酸-2-磷酸酯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32758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0:54
优化L-抗坏血酸-2-磷酸酯生产工艺,向反应罐中加入降温的纯化水和原料L-抗坏血酸,搅拌5~10min;缓慢均匀加入配置好的氢氧化钙悬浮液,调PH至4~5,反应温度不得超过25℃;加入三偏磷酸钠,过程控制PH不超过6.0,温度在20~30℃;添加结束后继续加入氢氧化钙悬浮液,控制温度在20~35℃;调整PH至10~12,待PH值无变化,再加入无水氯化钙后放料;物料静置4~5h后粉碎、干燥、筛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成品中L-抗坏血酸-2-磷酸酯的比例,减少了成品色差,提高了成品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维生素C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优化L-抗坏血酸-2-磷酸酯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L-抗坏血酸-2-磷酸酯生产过程中,影响最终成品质量的主要原因是反应过程控制,主要指各种反应时的PH和温度控制,要确保下维生素C在被氧化前大部份就参与磷酯化反应,由于维生素C在偏碱性条件下比偏酸性条件下更易氧化,在比对多数文献资料后,以及在生产维生素C钙盐时的生产数据,通过生产过程的试验,重新确认反应全过程的控制参数,最终成品质量有较明显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化L-抗坏血酸-2-磷酸酯生产工艺,以提高成品中L-抗坏血酸-2-磷酸酯的比例,减少成品色差,提高成品外观质量。 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优化L-抗坏血酸-2-磷酸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向反应罐中加入降温的纯化水和原料L-抗坏血酸,搅拌5 IOmin ;缓慢均匀加入配置好的氢氧化钙悬浮液,调PH至4 5,反应温度不得超过25°C ;加入三偏磷酸钠,过程控制PH不超过6.0,温度在20 30°C;添加结束后继续加入氢氧化钙悬浮液,控制温度在20 35°C;调整PH至10 12,待PH值无变化,再加入无水氯化钙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优化L?抗坏血酸?2?磷酸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向反应罐中加入降温的纯化水和原料L?抗坏血酸,搅拌5~10min;缓慢均匀加入配置好的氢氧化钙悬浮液,调PH至4~5,反应温度不得超过25℃;加入三偏磷酸钠,过程控制PH不超过6.0,温度在20~30℃;添加结束后继续加入氢氧化钙悬浮液,控制温度在20~35℃;调整PH至10~12,待PH值无变化,再加入无水氯化钙后放料;物料静置4~5h后粉碎、干燥、筛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文灿杜强闻东钱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