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碳化硼陶瓷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到具有较高硼含量的碳化硼陶瓷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碳化硼具有一系列优良的性能,如密度低,理论密度仅为2.52g/cm3,硬度高,莫氏硬度为9.3,显微硬度为55飞7 GPa,是仅次于金刚石和立方BN的最硬材料,化学性质稳定,碳化硼在常温下不与酸、碱和大多数无机化合物反应,仅在氢氟酸-硫酸、氢氟酸-硝酸混合物中有缓慢的腐蚀,是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化合物之一。同时碳化硼还有很强的吸收中子的能力。基于这些优良的特性,碳化硼在耐磨、耐腐蚀器件、防弹装甲、核能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B与C原子半径很相近,两者电负性差值很小,形成很强的共价键,纯碳化硼的致密化烧结极其困难。在无压或热压烧结时,往往通过添加烧结助剂来降低烧结温度,提高烧结体致密度。但是烧结助剂的使用,往往导致第二相的生成,对于碳化硼陶瓷的力学行为产生的影响。最著名的烧结剂是碳,以碳粉或有机裂解碳为碳源,可显著提高碳化硼陶瓷的致密度,但由于会产生石墨相,对B4C的力学性能如硬度产生影响。因而,制备具有较高硼含量(近理论硼碳比值或富硼)的碳化硼陶瓷时,有利于近一步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化硼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普通工艺将碳化硼陶瓷粉体、粘结剂、分散剂、增塑剂、润滑剂与去离子水混合,通过高速搅拌、球磨或超声分散,配制成粘度不大于5dpa.s的均一浆料,然后通过蠕动泵通入离心式喷雾塔内喷雾造粒;步骤二、经过筛网过筛后,将步骤一获得的造粒粉单向加压或等静压成型;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素坯烧结成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四、通过压片或流延工艺形成硼或氮化硼试片;步骤五、将步骤三和步骤四得到的碳化硼和硼或氮化硼试片经叠层形成以碳化硼为中心,上下被硼或氮化硼包围的结构,经过压力或常压烧结后,制得产品;或向步骤三得到的碳化硼周围填充硼粉或氮化硼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硼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普通工艺将碳化硼陶瓷粉体、粘结剂、分散剂、增塑剂、润滑剂与去离子水混合,通过高速搅拌、球磨或超声分散,配制成粘度不大于5dpa.s的均一衆料,然后通过螺动泵通入离心式喷雾塔内喷雾造粒; 步骤二、经过筛网过筛后,将步骤一获得的造粒粉单向加压或等静压成型;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素坯烧结成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四、通过压片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军,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华融太阳能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